張瑜
摘 要:在實際教學中,思想品德教材并不是通行版,新課標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進行了創新,對不斷更新、調整思想品德教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思想品德新教材在初中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新課改中也要不斷創新教學策略。針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創新進行分析,對其中的更新、調整對照現有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進行了深入探究,得到了有關教材創新的啟發。
關鍵詞:知識內容;設問;事例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要立足于學生生活,根據學生發展的需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政治理論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
一、新課標對思想品德教材創新的作用
1.課程性質上的調整
對于課程性質,在思想方面新課標增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和科學發展觀的內容;在實踐和綜合方面更加強調實踐和認識的有機結合,對不同學習之間的綜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貼近實際生活,有利于增長學生見識,拓展學生知識面,讓他們懂得更多的生活常識和生活理論,也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體驗生活,可以更好地規劃未來。例如,在學習“感受社會變化”的時候,我們可以走進社會,讓學生感受社會的進步,我們可以運用發生在生活中的事例學習推動社會進步的偉大人物,使其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更加貼合時代主題,更科學合理。
2.課程內容上的創新設置
新課標中的課程內容分為“課程內容”和“活動建議”兩大塊,縱向上由“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和集體”“我與國家和社會”三大板塊組成。對于“成長中的我”主要就是將教材和實際生活相結合,更新落后的觀念,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增強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在第二板塊“我與他人和集體”,調整學生對自我的認識,更加清晰地理解其中的關系,增加教材內容的連貫性。在“我與國家和社會”這一板塊所做的調整是在“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部分,密切聯系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的主題,增設合理利用互聯網等傳播媒介,初步培養積極的媒介批評能力,學會理性利用現代媒介參與社會公共生活,“承擔社會責任”的內容整合歸并到了這里。初中思想品德與現實社會問題相結合,體現了思想品德課的時代特征。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最好的刺激方法就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介紹學生日常生活中所喜好的東西,這些就是學生興趣的源泉,還可以列舉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事例。對于思想品德課堂上的主題,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引導出來,以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和熱情,同時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
二、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創新思想品德教材
1.知識內容的綜合性、滲透性
對照課程標準,我們發現,無論教材的版本是否相同,教科書中的內容呈現都有一個共同點,對知識的講解并不是按照新課程標準的框架進行,而是按照章節或者按照邏輯對教材進行有機結合。把新課標的三大板塊內容分布在思想品德的教材中,學生在不同階段對知識的認識不同,掌握知識的能力也就不同,所以我們在對教材創新時要對知識進行綜合并對不同的內容進行滲透性的整合。在對待知識時我們要充分理解,將新課標列入教學大綱,整理構建清晰的知識體系,這樣有助于學生充分地掌握知識。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十課的標題是“有朋自遠方來”,其中涉及“相互尊重,促進交往”的內容,介紹了國際交往禮儀,包括握手禮、國外的一些習俗和禁忌等,豐富了課程內容,體現了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科綜合性,這是新課標所提倡的,符合新課改的時代性思路。
2.設問的導向性、明確性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問題設置讓人不知所云,無法了解其與相關知識的關聯性,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例如,七年級上冊活動C后的問題:父母職務、工作的不同說明了什么?這個問題與活動C“撿到書包歸還”關聯不明顯(不直接),且與本課“學會尊重別人”之間的聯系不是很明確。因此,設問要增強導向性和明確性。以教材為基礎提高學生的感悟,切實提高學生參與現實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理論和實際的結合能力。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不是要求學生對理論進行強記,而是讓學生具有靈活的思維,對于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在教材中應該準確地掌握教學內容,把握問題的最終目標,提高學生對知識掌握的能力。
3.事例的時代性、有效性
學習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對生活進行解釋,而是改變生活,發展生活,因此思想品德教學要源于生活,同時又要注重教育的提高,讓學生參與生活,對其中的理論知識進行總結,反復地應用生活現象,不斷提升生活素材的理論價值,注重高于生活。在列舉教材事例的時候,我們要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創新,保證事例的可行性,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很好地運用,提高事例的有效性,用所學理論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逐步具備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應有的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和態度。
新課標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創新主要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將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更加豐富了教材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對思想品德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王燕.新課標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創新的啟發[J].南京師范大學,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