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華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為了適應高品質住房要求,設計的建筑物內部結構愈加復雜,在發生火災時很可能危及人們的財物和生命安全。為了有效避免火災或使火災的危險性降到最低,各建筑企業將大量的財力、物力與人力投入在建筑消防設施中,但因為沒有得到科學、合理的管理和維護,這些設施并未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因此,本文針對建筑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建筑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
引言
改革開放推動了我國建筑業的發展,興建了大量居民住房和公共建筑。隨著建筑規模的擴大,出現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多,火災就是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主要災害之一。各建筑企業和物業應建立健全建筑消防設施的管理制度,并對消防設施的維護和保養工作加以重視,從而使火災事故得到有效避免,公民的財產安全與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一、培訓物業管理人員的消防安全知識和能力
物業管理人員在火災發生時應變的實際能力以及對消防安全專業知識的學習都需要在他們進入到自己崗位之前進行專業的培訓,經過培訓的管理人員進入到自己的崗位后,需要和老安全員進行學習,一般都是經驗豐富的師傅單獨對一個新人進行輔導,這能夠使剛進入崗位的管理人員快速的掌握使用各種消防設備的方法。為了能夠使公司人員處理消防事故的技術水平得到整體的提高,公司可以通過定期的消防應急演練和培訓學習專業的消防安全知識來達到這一目的,除此之外還要嚴格的選取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員,沒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一律不能到本職位上崗。要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對建筑消防設施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同時對防火的巡查要進行加強,管理人員要把每天的建筑消防設施的檢查記錄做好,及時整改發現的安全隱患,使消防設施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提高群眾的火災防控意識,使其及時發現、舉報火災隱患
剛剛發生的火災在開始的時候能夠被迅速的撲滅,防止火災繼續發展,對消防安全進行有效的監督,可以在火災發生初期能夠第一時間做出相關的措施。講座、演講等形式是群眾集體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學習的有效手段,群眾對消防安全的監督也能促使管理人員更好的進行監督。消防安全知識學習能讓群眾了解到火災發生時必要的應急措施,使群眾的防控火災的意識得到極大的提高。“96119”是舉報火災隱患的公共平臺,充分對其進行宣傳和利用,使群眾能夠積極的參加火災安全隱患的舉報,充分利用這個權利進行火災安全隱患的監督。公安消防機構需要對群眾提供的火災安全隱患信息進行及時的核查,確認信息是否準確,對于一些重要的信息,例如疏散通道的堵塞、占用以及消防設施的停用等問題必須要在24小時之內進行核查處理,在處理后,將核查處理的結果向舉報次信息的人進行說明,讓群眾放心,對于與之相關的建筑管理單位進行通告,限期讓建筑管理單位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整改,并且也要對其進行立案,同時根據情節的嚴重情況做出處罰[1]。
三、由專人負責管理消防設施的工作
高速發展的全球化經濟和電子信息化,使建筑消防產品變得越來越健全,建筑需要根據本事的實際需求對多種多樣的消防產品進行引進。但是,由于有些建筑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不扎實,不能很好的對維護保養消防設施的工作進行全面的了解,這就導致建筑消防設施的一些問題仍然存在,并且在工作人員平時的值班巡查中不能被及時的發現,因此專人進行消防設施管理的工作有著重大的意義,所以必須落實好這一工作。在建筑真正遇到火災的時候,由于一些保養維護的機構人員對消防維護保養技術了解的不夠充分,就會導致建筑消防設備不能很好的對火災進行處理,建筑內的人員得不到有序的疏散,從而使建筑的消防安保工作低效率的運作。
四、制定維護保養和管理消防設施的制度,并認真執行
物業的管理公司常常會遇到用專業設備對某些建筑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保養,這也是維護保養工作中的一大難點。針對這一問題,需要簽訂一份維護保養的合同,這份合同需要維護保養的中介機構和具有自動消防設施的建筑管理單位進行簽訂,對于維護保養的職責需要維保公司認真的去履行,消防設施需要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一般每個季度或者每個月進行一次,在維護保養后做好記錄,為了防止定期的檢查過于形式化,建筑管理單位需要對維保公司的定期檢查進行督促,對消防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建筑管理單位對于那些上報上來存在問題的消防設施要進行及時的替換。維護保養公司的維護保養結果需要專門的機構對其進行檢查,一般是公安消防機構來完成。在檢查時對于出現的造假現象要對維保公司進行立案查處,嚴格的對其進行處罰,按情節的嚴重進行降低或者氣消其公司的維護保養的資質[2]。
五、加大力度監督,對火災隱患進行及時查處
消防監督要在公安消防機構組織下進行全面抽查,這個全面抽查需要每個季度或者每年進行一次抽查,建筑工程的消防栓系統、火災發生時自動噴水滅火的系統以及火災發生時自動報警的系統都需要定期進行檢查,在一定期限內整改發現的安全隱患問題,如果有的公司不予重視,拒絕提出的限期整改,要對這樣的公司給予立案處罰,通過媒體等方式對其進行全社會的公布,把群眾身邊存在的建筑消防設施隱患進行透明化,使群眾清楚的了解自己周圍消防設施配置的情況。經過消防檢測機構檢測合格的建筑才能正常投入使用,對建筑的驗收工作,公安消防機構必須進行嚴格的技術審核,只有通過驗收的建筑工程才能頒發給驗收合格的意見書,不能放任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工程投入使用。經過驗收合格,并正在進行商業裝修的建筑,需要公安消防機構對原有建筑的消防設施進行當場檢查,裝修的過程中不能使原有的建筑消防設施改變,必須滿足地方或者國家的裝修標準,把檢驗不合格的建筑裝修進行整頓修改。
六、采用先進消防設施設備,使建筑的火災防御能力全面提高
為了使建筑物的整體的消防水平得到切實提高,相關人員在管理建筑物消防設施的過程中應關注國內外動態,及時將先進的設施和設備引入。現階段自動報警滅火設施是主要的消防滅火設施,而且比較先進。將火災自動處理系統大量引入,并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進行完善,當發生火災的時候會立即觸發火災感應器,警報訊號在整棟建筑物中響起,激活高壓水槍,并在第一時間啟用有效的滅火設施。在使用先進消防栓系統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水流量,而且這樣不會銹蝕整個系統,使消防系統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得以保證。
將消防設施系統引入建筑物中,使建筑物防御火災的能力提高時必須注意應有效聯動建筑物中的消防栓系統、自動消防噴水系統以及自動報警系統,使這三者能夠相互配合,互相支撐,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保證,從而使火災突發對建筑物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或得到避免,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護群眾的財產安全與生命安全。與此同時,除了上述系統還可以采用先進的火災防御設施,完善消防、防煙和排煙設備,預防發生火災時逃生的群眾受到濃煙的傷害,甚至耽誤逃生過程,對身體產生更大危害。另外應定期組織消防演習,使居民對發生火災的應變能力提高[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必須要嚴格遵守《建筑工程消防監督審核管理規定》,從各方面做起為社會提供保障,而公安消防機構必須更應該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條例,遵循機構轉變職能、分權運行、監督制約、有效激勵原則,從內部監督管理與激勵機制著手,構建推動社會不斷發展的建筑消防管理運行機制。
參考文獻:
[1]關柳玉.試論建筑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J].科技風,2013(04):163.
[2]馬鑫.探討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隱患及預防[J].科技創業家,2013(05):53.
[3]王小山.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問題探究[J].科技創業家,2013(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