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功夫靠練,文章靠念”,讀,在語文教學中起著巨大的作用,也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朗讀可以發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情感,學生會在朗讀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僅要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味語言情感,理解語言韻味。
一、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親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的重要手段,要想讓學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就應該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樂于朗讀、喜歡朗讀。因此在學習河大版初中語文教材時,我采取了這樣的措施:
1.注重朗讀示范
要想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就應該做好示范準備,特別是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他們的朗讀技巧還不健全,對一些生字詞還很陌生,對一些長句還不能正確地停頓,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總是把自己的最佳朗讀水平展示出來,讓學生在聽讀過程中受到感染,產生朗讀欲望。
2.培養朗讀信心
初中學生雖說具有一定的朗讀能力,可是,他們并不愿意朗讀,有的怕讀不好被人笑話,有的基礎本來就差,這時,我總是用真誠的話語、親切的眼神熱情鼓勵,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他們想讀、愿讀。
二、培養學生朗讀能力
我們的河大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生動形象,有感染力,讀起來朗朗上口,好多文章通過讀就能理解內容,同學們也是對“讀”分外青睞,很多孩子在課堂上爭先恐后。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們的朗讀水平還不高,朗讀能力還不強。因此,我采取了這樣的做法:
1.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朗讀時間
新課改強調,把讀書時間還給學生,這就充分說明了要想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沒有時間做保證是不行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總是精心設計問題,去掉那些繁瑣的文章分析,盡量騰出時間來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味。
2.采用豐富多樣的朗讀形式
朗讀是一種技巧,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創造活動,這種能力是需要反復訓練的。因此,在學習河大版初中語文教材時,我常常采用小組比賽法、分角色朗讀法、齊讀法、自由朗讀法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綜上所述,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活動,學生只有在朗讀中才能體會作品的優美意境,才能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所以說,語文教學要從朗讀開始。
參考文獻:
[1]叢星星.用朗讀評價 提高朗讀能力.小學時代:教師版,2010(2).
[2]胡艷.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成才之路,2010(2).
[3]廖雁妮.提高語文朗讀能力的教學建議.教育科研論壇,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