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信息化的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學校培養出與其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門教學科目,面向全體學生課堂教學的美術課程,必然要打破過去以培養少數畫家為目的的傳統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近年來,隨著國外兒童美術教育觀的滲入和影響,隨著素質教育觀的提出,教育界、美術界普遍認為:學習繪畫技巧、繪畫形成,不應是少兒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少兒美術教育應將培養和提高兒童的綜合能力為目的,尤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一、目前在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同先進城市和發達地區相比,農村中小學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對藝術教育的認識尚有一定的差距。其嚴重滯后的思想觀念、落伍有限的設備投入、陳舊呆板的教育方式與城市藝術教育形成巨大的反差。由于觀念未轉變,致使部分教師至今仍認為藝術教育是學科之外的輔助手段。為此,學校在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應用上,常以“語、數、外”三大基礎學科為核心。而且,受應試教育的誤導,藝術教育成了掛在墻上、吊在嘴上、寫在紙上的一種“虛景”;學生藝術活動的時間被擠占,空間逐漸縮小,使學校藝術教育成了名存實亡的虛假學科。即使在有限的美術課進行美術活動時,教師也僅僅是引導學生去“畫”,認為美術課就是“畫畫”,而且是教師在黑板上畫什么,學生就照著在紙上畫什么,畫得越像越好,不能有絲毫的改動。長此以往,學生也就厭倦上美術課,對藝術沒有了興趣。面對這樣的情形,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認識水平當屬目前農村藝術教育發展的首要任務。
二、創造能力及想象能力在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術教育被公認為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然而,想象又是創新的核心,二者關系密切。想象力越豐富,創造力就越強。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已成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標。學校藝術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藝術教育如果缺乏對學生思維方式的正確引導與培養,如果離開了創新思維、創新精神也就失去了根基。更新觀念,摒棄單一技能訓練的教學觀念,樹立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觀,對美術教師是極為重要的。
藝術在本質上就是十分個性化的,它需要個人的感悟,它直接受到個體自身經驗的影響。藝術教育最忌的就是統一、劃一的培養模式。新的藝術課程繼續強調藝術的這種特征,強調個性化的藝術學習。因此,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個性化(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創造)的藝術活動。
(一)萌發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以記憶為原材料的智力活動,在美術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象,進行一些能引起學生聯想的、發揮想象的創新活動。要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進行創作。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就是從蘋果落地中想象而來,學生只有異想天開時,才能真正開啟思維的閘門。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設想,對同一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思路,使之有所發現、有所創新。著名的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則中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不能將兒童美術教育簡單地理解為教孩子學畫畫,要在教學活動中萌發孩子的想象意識。
想象的空間具有無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識、科學定律、傳統觀念、道德習慣、規則制度的限制,也可打破現實,物象中真實的限制,絕不是現實的機械翻版。
(二)啟迪學生的創造力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首先要開發他們的創新意識。開發創新意識,應強化學生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引導學生自己觀察現象、比較異同、找到聯系、認識關系、總結規律、想出辦法。要改變傳統的“依葫蘆畫瓢”的美術教學方式。因為這種教法把現成的知識和技法生硬地塞給學生,會導致學生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不會有創新意識的,只能扼殺學生的創造能力。因此,我們不僅要為學生創設想象情境,培養他們的想象力,還要創設交流情境,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給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發展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畢加索曾經感嘆到:“我花了終身的時間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边@正是由于兒童單純、天真,他們拿起筆來毫無顧慮,由著自己的性情來畫,儼然一位藝術大師,充滿創造性,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客觀現象的限制,他們的作品往往、稚拙、夢幻,甚至荒誕。作為教師的我們如果不能解放自己的思想,不采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去啟發孩子的創造靈感,給孩子們套上些條條框框,要求他們把線條畫得直直的,把太陽車畫得圓圓的,卻讓他們用橡皮反復擦,反悔修改,那孩子們的畫難免死板,毫無生氣。
總之,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小心靈對世界的探索,想象之奇特,構思之膽大,手法之自由,盡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約束,這正是兒童作品最動人最精彩的價值。學生的創作各有獨具魅力的地方,盡管有些作品從技巧上比較欠缺,但是,當你換一種角度去欣賞的時候,就會發現它也是很完美的。因此,我們在指導兒童創作的過程中,應盡量讓兒童作為美術活動的主體,讓他們自己去發現生活的樂趣,畫他們最想畫的事物,老師只能是事先做一些啟發式的引導,讓兒童自己去想象,然后老師再做一些修正式的補充,這樣能讓他有一種成就感,樹立自己的信心。有了信心,孩子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飛翔,創作出精彩的一幕。我們作為學生走上美術創作之路的啟蒙者,就需要用真誠的心去點亮孩子心靈的蒼穹,燃起藝術的火花,在人生的這段行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展示自己的才華。
作者簡介:高雅,女,1981年11月生,學歷:本科,就職學校:甘肅省隴南市成縣陜西師范大學成州中學,中小學美術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