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岳嘯
摘 要:城市綜合體基本具備了現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稱為“城中之城”。大型城市綜合體適合經濟發達的大都會和經濟發達城市,在功能選擇上要根據城市經濟特點有所側重,一般來說,酒店功能或者寫字樓跟購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組合。城市綜合體與多功能建筑的差別在于,多功能建筑是數量與種類上的積累綜合,這種綜合不構成新系統的產生,局部增減無關整體大局。而城市綜合體則是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優化組合,并共同存在于一個有機系統之中。
關鍵詞:城市綜合體;建筑設計;現代城市規劃
1 城市綜合體的特征
城市綜合體從外觀組成上可以是一個完整的街區,也可以是一座體量巨大的綜合樓或一組緊湊的建筑群體,有其自身的特征。①城市綜合體具有整體統一性。城市綜合體中的各單體的建筑物風格協調一致,建筑外部和局部內部空間和城市空間能形成一體化的效果。②城市綜合體具有功能復合性。城市綜合體內的建筑群體功能互補,相互促進,形成一個集購物、娛樂、辦公、居住等生活場景在內的完整的生活場所。③城市綜合體具有時空連貫性。城市綜合體中建筑的規模較大,形成較大區域或幾個街區的連續,區域范圍內的任何隔斷都會為整體設計帶來較大的阻礙,而影響到整體效果。④城市綜合體具有交通立體化的特點。城市綜合體具有優越的地理區位和交通環境,在一定的時間內能夠聚集大量的人流和車流,為了避免在有限的地塊內出現人車混雜的現象,城市綜合體常采用立體化的交通模式,以應對大量人、車流在有限地塊上出現。
2 城市綜合體的城市價值
土地集約化利用。城市本身就是一個聚集體,當人口聚集、用地緊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這個區域的核心部分就會出現這樣一種綜合物業。
提升城市形象。應用現代城市設計、環境與行為理論進行景觀與環境設計是城市綜合體的重要特征。運用對建筑群體的深度表現打破傳統建筑立面概念,通過標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鋪裝、照明等手段形成豐富的景觀與宜人的環境。使建筑群體成為景觀的主體,同時又承載著城市文明與經濟發展的歷史責任。
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居住是城市開發的基本成分,城市綜合體是解決市中心居住問題,避免每天上下班長途跋涉造成交通擁擠和能源浪費的有效辦法。
積聚區域價值。城市綜合體的各種業態刺激經濟發展,能提升稅收收益,促進城市發展;同時,城市綜合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工業化生產以及產品的多樣化之上,這就帶動城市其他行業的發展,并創造就業機會。
改變夜間空城現象。城市綜合體將不同時間段的功能組織在一起,各功能在時間上的銜接,使其保持24h的繁榮,提高了綜合體的使用效益。尤其在市中心地區,城市綜合體將居住、娛樂活動注入其中,使那些在非工作時間“死去”了的區域的功能得到完善。
3 城市綜合體的規劃布局
成功的城市綜合體有很多有利于城市發展的城市價值,然而失敗的案例在國內也屢見不鮮,失敗的城市綜合體不能聚集人氣,不僅上述的城市價值無法實現,反而會帶來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如何打造成功的城市綜合體就成了我們必須研究的問題。造就成功的城市綜合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結合實際設計工作,僅從建筑規劃設計的角度予以分析——綜合體設計一定要有合理的規劃布局。
(1)規劃布局以商業設計為核心:商業設計是對商家、對消費者,包括對以后商業地產運營的綜合的專業性的考慮和提出要求,然后建筑設計,包括將來的內部空間設計都是為商業來服務的,所以,我們認為商業設計是規劃設計的核心,也就是說它是指導規劃和建筑設計的基礎條件。
(2)規劃布局以研究綜合體外交通結構體系為基礎:城市綜合體外的交通體系包含城市道路、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城市軌道交通等,它是將人流和物流從城市有效組織到綜合體內的交通體系。
(3)規劃布局以內部動線設計為依托:好的綜合體動線設計能引導和方便消費者購物,能延長消費者在綜合體內的停留時間,帶動品牌人流量和購買率的提升,所以,綜合體在布局規劃初期就應重點放在內部動線規劃上。
4 城市綜合體設計的具體建議
目前我國城市建設中出現的城市綜合體主要有三類:城市中心區城市綜合體;與城市交通系統耦合的城市綜合體以及地下城市綜合體,下面就分別探討一下這三類綜合體設計的具體措施。
4.1 城中心區城市綜合體的具體設計要點
城市中心區綜合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為復興舊城中心區或舊街區核心地段而建的城市綜合體;另一類是在新的城市中心區的城市綜合體。
舊城中心區城市綜合體設計時應該注意兩點:①要通過合理的社會需求調研,確定新植入的建筑功能體,并運用立體化的組織方式向豎向發展,以實現土地利用的集約化。②城市綜合體的建筑應呼應周圍原有的城市因素,從建筑體量、建筑風格等方面做到和原有城市的融合,將新增建筑功能體的巨大體量向地下發展,以取得和周圍城市尺度、肌理的協調。
在新城區中城市綜合體所承擔的主要任務是提供適應中心區發展要求的復雜功能體系,同時能夠代表一定城市形象,是集高標準的商務功能、餐飲、居住、購物、展覽、會議、娛樂于一體的復雜城市綜合體。這類綜合體設計時要注意:①城市綜合體的功能設置應能適應中心區的發展要求,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②新中心區周圍環境對建筑的制約因素較小,城市綜合體建筑規模龐大,故在建筑風格、材料選擇等方面應能體現城市新形象的角色。③要妥善設計城市綜合體中復雜功能的流線并與城市交通有機銜接。使城市綜合體能夠把人流向水平和垂直方向分流,很快地吸收掉人流,避免進入城市綜合體的大量人群和從城市綜合體出來的人群在同一方向上的沖突,為塑造良好的城市交通環境奠定基礎。
4.2 與城市交通系統耦合的城市綜合體的設計要點
這類城市綜合體的主要特點是城市公共空間和建筑空間的高度統一,通過對土地的混合利用和立體開發,將城市中商業、辦公、酒店等和城市交通職能組織在一起,而與城市交通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統一體,不但增強了城市的活力,而且促進了城市、建筑、交通的綜合發展。
在建設與城市交通系統耦合的城市綜合體時,應該注意在建筑的內部提供必要的城市化公共空間,這不僅是建筑本身公共空間秩序中的一個節點或區域,同時又是和城市交通連接的公共空間。在城市綜合體中可以通過建筑中庭將人群引入到地下層的地鐵系統,或可以通過在建筑中某些標高層設置轉換大廳,實現城市人流在建筑空間內部的轉換。
4.3 地下城市綜合體的設計要點
地下城市綜合體主要是利用城市地下空間來擴大城市空間容量和提高城市環境質量,作為對地面上部分功能的補充或緩解,既為地面良好公共空間環境的產生提供了可能,也可以和城市一些突發性災害結合起來充當避難場所。
地下綜合體具有很多的優點,但作為一項復雜系統的地下工程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要點:首先,應合理布置地下綜合體中的經營業態。地下綜合體能因全天候的經營條件及結合交通樞紐引入的大量人流而獲得較高的商業價值,但下城市綜合體開發中的商業經營并不是開展的越多越好,應通過合理的調研分析來制定地下綜合體中的經營業態。其次,應合理組織地下綜合體的空間構成。在地下綜合體空間中,單一的空間環境容易造成單調、沉悶的效果。可以運用節點、路線、領域等人流定位的基本要素,對地下綜合體中的空間進行組織,以形成豐富的空間環境。
5 結束語
城市綜合體規劃設計的不是僅由規劃或者建筑專業主導完成的一項設計工作,而是一個過程,是一個能讓商業策劃、業態規劃、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燈光設計、廣告設計、VI設計等多專業共同參與并相互協作的過程。通過對城市綜合體規劃設計的研究,以期在未來的綜合體規劃設計中創作出積聚區域價值,提升城市活力的優秀的城市綜合體,并以其復合效應與整合能力,將彰顯并抬升整個城市的投資和商業價值,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