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網絡與通信技術朝著高速智能的發展中,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智能生活已經擴大到了整個城市建設中。智能家居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和人文居住環境通過技術手段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的綜合體,目的是為了人們在家庭生活環境中提供更舒適、安全、環保、節能以及高品位的生活服務,實現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多功能的技術系統,智能家居要求以技術為基礎,服務為手段,為客戶需求而量身定制,新的形式下,廣電網絡對智能家居的發展更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撐和支持。
【關鍵詞】廣電;網絡通信;智能家居
1.廣電網絡對智能家居的發展狀況
1.1 國外智能家居的發展狀況
智能家居最早由1984年美國第一幢智能建筑問世后,在歐洲、加拿大、東南亞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先后應用并提出了相關的概念。
智能家居是智能住宅中的核心部分,是為了供舒適安全的便捷生活而提供的一系列的智能系統服務,它是一項綜合服務,結合了網絡配置和通訊功能,在家庭設備中以科技為動力在整個家居生活中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
然而,有關智能家居的定義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在美國電子工業協會1988年編制的第1個適用于家庭住宅的電氣設計表中,即《家庭自動化系統與通訊標準》,也稱為家庭總線系標準(HBS);我國也從1997年初開始制定《小康住宅電氣設計(標準)導則》(討論稿)。[1]
在1998年5月新加坡舉辦的“98亞洲家庭電氣與電子消費品國際展覽會”上,通過在場模擬“未來之家”,推動了新加坡模式的家庭只能話系統。該系統功能主要涵蓋了安防報警功能、可視對講功能、三表抄送功能、家電控制功能、監控中心功能、住戶信息留言功能、家電有限電視接入和電話接入、家庭智能控制面板、寬帶網接入、智能布線箱和軟件配置等。該展覽會的舉辦成功的將智能家居得到廣泛關注和應用。
2003年,新加坡在場模擬之后,進入了實踐階段,有近30個社區中大約有5000戶家庭采用了“家庭智能化體統”,該類系統更是完善了早先提出的十項技能,更是將舒適和安全放在了重中之重,新增了網絡接入系統、級長供冷熱系統、室內電器自動控制管理以及開發系統、消防報警系統、煤氣泄漏系統、防盜報警系統、可視電話對講門禁區系統、緊急求助系統;同時,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生活快節奏的要求,醫療系統也植入進了智能家居中,從而展開了遠程醫療診斷和護理系統;隨著人類對辦公生活的需要,網上購物系統、語音及傳真(電子郵件)服務系統、付費電視與視屏點播、網絡教育、網上娛樂以及股票操作系統等等各種需求也如雨后春筍出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1.2 國外智能家居的發展狀況
我國引進和研制智能家居起步相比歐美國家雖然較晚,但發展速度則相比較快,經過十幾年來不斷引進國外技術和努力自行研發智能系統,也有了一定實力和能力與國外智能系統產品相較。
目前,我國將住宅小區智能化定義為:利用4C(計算機、通訊與網絡、自控、IC卡)技術,通過有效的傳輸網絡,將多元信息服務與管理、物業管理與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統集成,為住宅小區的服務與管理提供高技術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實現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務與管理,提供安全舒適的家居環境。我國在2013年將泰州作為國家智能城市的試點,結合政府信息發布平臺、社區管理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以及自身技術優勢對智能家庭服務提供了積極的貢獻。
2.廣電網絡面對智能家居的建設與發展
廣電在寬帶網絡運營中充分促進了智能家居的發展和建設,城市智能化的今天,廣電采用同軸電纜作為有線網絡的主要介質,強大的寬帶和FTTH建設符合了NGB需求中的有線網絡雙向數字整改,為用戶提供了充足的寬帶。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3年1-11月,我國寬帶接入用戶凈增1822.1萬戶,用戶總數1.88億。4M以上帶寬用戶總數1.46億,占比77.66%;8M以上帶寬用戶3967.5萬,占比21.1%;光纖接入用戶新增1843.1萬,總數達到3881.2萬,占比突破20%。
有線電視所采用的同軸電纜本身就具備承載寬帶網絡的能力,其帶寬可高達700M,遠超目前主流的帶寬需求。
由于我國的國情和需求來看,中國家庭住宅建設中以實用和舒適為主,作為一次性投資的商品,與住宅配套的智能技術也應當適應當地的主流市場和需求。在我國,智能家居系統以利用4C技術,即自動控制、計算機網絡、無線通信、IC卡這四項技術通過有效的傳輸網絡,將多元信息服務與管理、安全防護與物業管理、住宅智能化系統集成,提供高技術的智能化住宅小區的服務于管理為手段,以實現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務和管理,同時為安全舒適的家居環境提供保障。
作為一個性價比高的寬帶產品,廣電在整體市場中擁有著一批忠實的粉絲和支持者。打破傳統電視業務,廣電以高清影音娛樂展開互聯網視頻(包括OTT視頻),為家庭娛樂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同時,針對社交原則屬性,為家庭成員中不同的需求提供了中間樞紐,以媒體為聯系中心,關聯家庭成員與智能生活。本質上,廣電作為一個服務大眾的窗口,在整體市場中,相比聯通、移動。電信ADSL寬帶同等條件下資費較低,服務于大眾,惠顧于群眾,增加了CDN,提供用戶的應用體驗,滿足用戶使用需求。
智能家居從本質上說是了為了人類生存家居環境更加方便安全,廣電為智能家居的服務更是在進入智能家居的窗口,在家庭網絡與運營商聯系,建立互通性,改造網絡雙向渠道,開展多媒體、多平臺信息的有機整合,提供智能家居的可能與發展。
廣電運營商通過采集用戶第一手資料,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情況下,進行數據資源深入分析,研究用戶的使用習慣和不同家庭模式下的使用率和活動方向,開展了對內容和信息的分類與方向性,同時,也對內容和網絡的可控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為客戶的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為智能家居的數據源提供了源頭的保護與分析利用。
智慧城市服務在本質上就是多媒體在家庭使用環境中,與電視業務結合的解決方案更易于為廣大用戶(尤其是中老年用戶)所接受。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高銳視訊就表示,在國內許多智慧城市建設案例(如安徽蚌埠和湖南岳陽)中,基于電視平臺的解決方案普遍獲得了不錯的反響。高銳視訊以云媒體解決方案為基礎,通過構建具有新媒體交換能力的云媒體企業信息總線,形成了對多種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都適用的資源統一共享的技術支撐系統,將智慧城市所有的支撐功能置入統一的云媒體集成播控平臺——“媒體云”中,提供融合物聯網、視頻、語音、數據等綜合服務,在解決方案層面上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廣電運營商可利用大數據資源深入分析用戶的使用習慣,并在信息/內容推薦與廣告投放方面能有更具針對性的部署,從而改善商業模式,實現可持續的運營。
對家庭網絡來說,智能家居化的生活是要能夠通過網絡對各種家用電器實現互相兼容和連接的,能夠將家電的運行處在一個智能方向上,并且是可控制調整的。這就要求了家庭網絡對家庭用戶的需求有一定程度的關聯和智能水平。
結合當前我國智能家居發展情況,做到這一步,廣電網絡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精進與提升。從家電功能來看,需要達到的智能水平也有很大的差異,要針對不同的功能要求,設計不同家電的智能水平(比如說,如果讓電燈也共享Internet資源,顯然沒有必要,但是家中的攝像監控設備則需要較高的智能水平)。從價格要求來說,需要把網絡組建費用降低到能被廣大家庭用戶需要和認可的水平,持續一個大眾化消費的觀點,采用一個大眾化消費水平為智能家居提供經濟可能性。從用戶使用角度來說,簡單易上手的操作方式才是被接受和認可最快的捷徑,統一家電的操作方法,通過統一的遙控功能或者控制功能對家庭用電設備進行一個統一管理和一站式操作服務。在監控方面,需要網絡對外在的抗干擾性以及穩定性,通過保護家庭內部成員的數據信息,將家庭網絡與政府安全監管系統結合,對家庭網絡起到一個保護作用。
3.廣電網絡面對智能家居的挑戰
隨著聯網家電成倍的增長,作為未來消費市場的主流趨勢,廣電網絡終端的應用就是為未來用戶提供主要需求,將互聯網與物聯網跨終端應用聯系起來,成為未來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目前而言,廣電網絡對用戶的引導還不能夠朝著這方面發展,一個是技術上的限制,另一方面則是對家庭智能的考慮不夠長遠,追求現階段用戶產品需求的比例過大,沒有有效的轉變思維,引導用戶使用習慣,開發用戶需求。
廣電網絡數字化雙向改造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早前的終端設備也進入生命周期問題,沒有一個升級系統和對智能家庭生活中家電聯系的總終端控制,這是廣電網絡對智能家居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大臺階,面對這樣一個即充滿了機遇有充滿了挑戰的事件,廣電網絡需要完善和改進的亟待探討。
參考文獻
[1]廣電運營商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優勢與劣勢探討.
[2]廣電網絡“智慧社區”建設探析.
[3]國內外智能家居發展現狀.
[4]智能家居現狀和內涵.
[5]宋超.智能家居系統及其關關鍵技術研究.
作者簡介:侯志華(1963—),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工程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