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廳
全面實施對口援疆,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部署,是促進形成西部大開發新的增長極、提高各族群眾生活水平,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大舉措。浙江省科技廳為貫徹落實中央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全力支持新疆的科技工作,特別是全國第三次科技援疆工作會議以來,進一步加大了援疆工作力度,在資金、項目、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對口支援新疆,拓寬援疆領域,創新援疆方法,深化援疆內涵,為促進新疆經濟、科技、社會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浙江省科技廳作為省對口援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多次參與了省援疆指揮部組織的赴新疆實地調研工作,參與《浙江省對口支援新疆阿克蘇地區、新疆建設兵團農一師(阿拉爾市)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將科技援疆作為規劃中主要內容之一,并將“阿克蘇市生態農業科技園建設”、“拜城縣農業高科技示范園”等多個項目列入省對口援疆規劃,計劃安排資助資金6400萬。另外,省科技廳還組織專家協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編制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總體規劃”,并成功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級園區。
省科技廳還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廳簽定了《關于兩省區全面開展科技合作交流的協議》,開展全面科技合作與交流。在科技規劃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聯合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組織雙方的科研機構、高校、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在優勢領域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設立重點產業技術研發平臺。
杭州市科委和阿克蘇市科技局簽訂了科技項目合作協議、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科技合作協議,兩市生產力促進中心簽訂了科技資源共享意向書。嘉興市科技局與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科技局簽訂了《嘉興市科技局沙雅縣科技局科技合作框架協議》,組織技術成果在沙雅縣轉化產業化;“十二五”期間設立科技援沙雅縣專項資金,每年安排科技經費30~50萬元,用于嘉興市科技成果在沙雅縣轉化。根據工作需要,互派干部進行短期掛職工作,以增進雙方了解,擴大科技合作,共同推進援助地方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全面提升。
“十一五”以來,省科技廳積極協調和組織本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圍繞新疆當地產業發展,制定年度計劃,落實援助項目和經費,與新疆開展科技合作、交流。通過幾年來的不懈努力,科技援疆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08年以來每年將援疆項目列入省科技廳的科技計劃,援疆項目總撥款資金570多萬元。項目的安排立足于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重點安排糧食、棉花、林果、畜牧等項目,“適合新疆機械化收獲的專用棉新品種選育及其應用”、“棉粕高效生物發酵脫毒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等項目的實施,對促進新疆的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10年援疆項目“庫車白杏貯藏保鮮技術研究與開發”,在浙江省農科院和新疆庫車科賽果品有限公司同時開展試驗,通過對白杏生理特性和保鮮技術以及白杏軟化衰老控制技術研究,明確了白杏在采收、分級、預冷、包裝、貯藏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和必要的操作規程,初步建立了一套簡單易行、操作性強、運行成本低的白杏保鮮綜合技術。2011年援疆項目“新疆紅棗產地商品化處理與精加工提升技術研究應用”,以阿克蘇主產的紅棗為研究對象,系統開展了不同品種、不同貯藏條件下新鮮紅棗貯藏期生理生化和內在品質變化規律研究,篩選適宜的新鮮紅棗貯運技術。下一步將開展紅棗貯藏、干燥技術研究與推廣,繼續開展紅棗功能成份提取及副產物的綜合利用研究。

臺州市援疆指揮部與師市農科所實施優質耐儲存鮮棗品種選育項目,通過品種選育和相關技術開發,爭取使紅棗預冷時間減少15%~20%,儲藏期延長15%~25%,損耗降低5%~10%,腐爛率降低40%~50%。
浙江大學長期以來與新疆有合作關系。為構建“科技支疆”新機制,建立開放融合的技術轉移機制,浙江大學于2008年開始建設浙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西部分中心,加強與新疆的合作,以項目為載體,促進新疆資源優勢向產業和經濟優勢轉化。國家科技支疆行動啟動后,浙江大學與新疆展開了更加廣泛的合作,2010年9月,浙江大學與新疆塔里木大學簽署對口支援合作協議,全面啟動了雙方合作工作,開展科研平臺建設、科研項目合作、科技成果推廣與轉化,加強學術交流。截至目前,浙江大學與新疆新簽署了80多個科技合作項目協議,合作領域涵蓋資源勘探、能源開發、石油化工、農業等。如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等合作開展了“塔西南昆侖山前復雜構造建模與模擬分析”、“塔河油田東南斜坡區奧陶系油田水分布規律及開發潛力研究”、“準噶爾盆地北緣油氣成藏條件及勘探方向研究”等9個項目研究,并在塔里木盆地利用前陸褶皺沖斷帶復雜構造建模技術,構建了庫車凹陷復雜構造帶的三維構造地質模型,為我國西氣東輸的主力氣源——克拉2特大型氣田的發現提供了合理的構造地質模型,為新疆把特色優勢資源轉化為產業和經濟優勢做出了貢獻。
科技援疆,關鍵在于為當地培養人才。在科技援疆的過程中,省科技廳堅持把人才培養任務擺在突出位置加以落實。近年來浙江省共安排援疆培訓經費228萬元,舉辦了“新疆兵團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人才培訓班”、“新疆企事業知識產權培訓班”、“新疆阿克蘇地區和兵團一師科技管理創新人才培訓班”等22期培訓班,受訓達1000余人次,其中在新疆舉辦11期,770余人次,在杭州舉辦11期,400余人次。每期培訓班為期兩周到一個月。培訓班采用理論授課與案例分析相結合、實地考察與交流答疑相結合的方式,課程內容涉及科技經濟發展、浙江科技創新管理、浙江科技創新載體建設、浙江省知識產權發展概況和趨勢、品牌培育與商標管理、浙江省保護工作現狀、專利標準化中的政府和企業行為等內容。同時,結合課程內容安排實地考察交流。通過培訓使學員對浙江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拓寬了學員們的思路,為新疆的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的理念。
今后,浙江省科技援疆工作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的統一部署,不斷加大科技援疆的力度,圍繞新疆阿克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推進科技進步,加快促進當地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改善、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努力推進新疆和浙江實現共同發展、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