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花蘭
所謂“男女之別”,首當其沖就是生理結構之別,其次才是心理、社會分工之別。而在男女皆有的常見疾病領域,“男女之別”也體現明顯。有研究發現,并非生理結構不同以及性激素水平所致,而主要是男性扮演的社會角色以及個人喜好讓他們在不良生活作息、飲食方式上增大了患病風險。
人體大腸病變有著明顯的男女高下之分。大腸癌包括直腸癌與結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它在男性中比較多見,男女之比為1.65∶1,發病年齡75%集中在31-60歲,發病高峰期在45歲左右。有調查指出,男性腰臀比如果大于0.9,數字越高,患大腸癌的危險越大。臨床發現,很多大腹便便、運動少、吃得多、久坐不動的男性,尤其是應酬多且以車代步的高級白領、老板、領導等,在患病人群中占較大比例。
飲食結構也影響著男女發病幾率。總體來說,和女性相比,男性往往會攝取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質,而較缺乏蔬菜、水果以及粗糧。西化飲食正是誘發大腸癌的一個重要原因,醫學研究表明,在缺少含充分的纖維素食物的同時食用過多脂肪和蛋白質,會讓腸癌發生率大增。男性肥胖人群應積極減肥,將腰臀比縮減到0.9以下、同時應多補充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麥麩、玉米、小麥等粗糧以及擴大新鮮蔬果在進餐中的比例,適當減少高脂高熱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