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文 孫爽
摘 要:儒家思想被廣泛地運用在商業經營活動中,形成了獨特的儒商文化。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儒商文化和現代企業經營之道有契合之處,可以做到古為今用,對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儒商;儒商文化;企業經營
儒學與商人的結合,孕育著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秉承儒學基本倫理觀念,在商業活動中堅守的道德準則、崇尚的價值取向以及追求的理想境界都是以儒學的核心價值為指導,以提升自我和兼善天下為己任,實現道德與功利的和諧統一。他們就是我們所說的“儒商”。儒商在長期的商業活動中形成了具有儒家特色的商業文化,其中包括“重誠守信”、“義利合一”、“革故鼎新”、“經世濟民”、“自強不息”等等,代表了我國古代商業文化的發展方向。本文旨在通過淺析儒商文化與企業經營的關系,以期有益于當今的企業發展。
一、企業經營的立足之本:重誠守信
重誠守信是企業經營的立足之本。誠是真誠、信守不欺的意思,信有信用、信譽、守信之意。孔子曾曰:“誠者,天之道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貘之幫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等等。儒商秉承這一立場,始終把“重誠守信”作為立人之本,在人際交往和商業活動中以誠相見、言而有信。
在企業經營中,如果不講信用,通過買假售假、坑蒙拐騙、敲詐勒索等低劣手段謀取利益,雖有可能得逞于一時,卻總不能長久。企業失去了誠信,自己也就變成了孤家寡人,正所謂“無信不立”。商品的質量是企業對消費者最大的誠信。儒商都把“貨真價實”作為企業經營的經營原則,貨物地道,價格適宜,他們絕不會缺斤少兩,以次充好,而是童叟無欺,做到對消費者負責。儒商不只是把誠信作為企業經營的準則,某種程度上把誠信上升到精神信仰,不因一時的得失而失信,哪怕是為了誠信做出了犧牲。當今不少企業對商品做出鄭重承諾,并努力實施,這正是儒商文化“重誠守信”的現實寫照。
二、企業經營的行為準繩:義利合一
儒家雖講義利之辨,但他們并不否定正當的利的存在。經商的目的在于聚財致富,儒商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儒商始終遵循儒家“義利之辨”的觀點,他們提倡的乃是“見利思義”、“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認為絕不能把利絕對化,應當講利而不忘義,講義而然后取利,強調以義制利,對利要有所取、有所不取,其根本標準在于是否符合于義,做到了正確處理道德和利益之間的關系。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競爭的商業環境中,企業經營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但是企業行為一旦超越了企業的道德責任,便成了奸商?!胺庞诶?,多怨”,為了獲取利益而忘乎所以,最終會招致更多的怨恨,企業也就寸步難行,更談不上企業的長遠發展。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說:“我的經營中雖飽含辛苦和慘淡,但遵孔子之教,據《論語》之旨,故使經營獲得了成功”,“《論語》和算盤,換言之是道德和經濟的合一?!盵1]由此看出,能夠正確處理義和利的關系對企業經營至關重要。
三、企業經營的發展理念:革故鼎新
《周易·雜卦傳》曾記載:“革,去故也,取新也?!备?,有改變、革除之意?!案锕识π隆敝v的就是革除舊弊,創立新制,體現了儒商重視變革的企業經營理念。此外,《周易》提出了“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通變之謂事”等變革思想,在儒商身上產生了深刻影響。可以說,革故鼎新是儒商的特質之一,儒商并不是墨守成規,他們認為只有通過變革才能實現企業的發展。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碑斒挛锇l展到極點,就要發生變化,只有發生變化才能使事物發展通暢,進而事物才能不斷地發展。儒商在危急關頭,一般不會消極懈怠,或是激烈對抗,而是通過變革來創新體制,尋求企業的突圍。發源于山西的晉商是儒商的代表,他們在商號規模迅速擴大、分號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在其先前貸金制、朋合制和伙計制經營方式的基礎上,逐漸創制出了中國式的股份制經營方式,是儒商“革故鼎新”下的又一創舉,促進了晉商的迅速發展。
四、企業經營的最終目標:經世濟民
商業經營在儒商看來,其目的不是獲利,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即“經世濟民”。儒學講究“仁愛”,孔子所說的“泛眾愛”,孟子的“仁民愛物”或是韓愈的“博愛之謂仁”等等,都強調要以愛己之心親愛、關懷一切人。儒商正是在“仁愛”思想指導下,樹立了經世濟民的理想和目標,把商業謀利和兼善天下結合起來,時時不忘愛心,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敖浭罎瘛钡纳虡I理想,體現了儒商崇高的精神境界,為歷代儒商所遵循。
企業不應把利潤看作是企業經營唯一的動力和最終目標。古有范蠡,不僅生財有道,而且兼善天下,人們不僅驚嘆他的經商才智,更多的是敬仰他的德商風范?,F代企業在經營中要學習范蠡的風范,樹立“經世濟民”的商業理想,不僅能夠增強企業員工的忠誠和熱愛,也能夠為企業發展培育良好的外部環境,保障企業的健康發展。把企業的經營目的與國家的興旺、人民的幸福聯系起來,在企業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回饋社會,是企業公益化經營的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1] 澀澤榮一.當論語遇上算盤[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