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睿
摘 要:闡述了高速公路環境保護投資的范圍界定,并對環境保護投資產生的效益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考慮了生態環境資源的價值損失值對高速公路環境保護投資與效益進行評價。
關鍵詞:高速公路;環保投資;投資效益
高速公路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開發建設活動,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我國高速公路發展迅速,為了減少不利影響,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應采取一定的保護,加強環境保護的投入,提高環保投資的決策水平,使高速公路環保投資與效益達到最優。對于高速公路交通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有利于我國高速公路交通事業堅持科學發展觀和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高速公路環境保護投資
(一)環境保護投資的分類。根據高速公路建設不同階段的環境保護投資分類,可以把高速公路環境保護投資可以分為:建設前期的環保投資,施工期的環保投資,運營期的環保投資。
(二)施工前期的環保投資。建設前期的環保投資包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環境保護總體的方案設計、環境保護工程設計等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工作的投資。建設前期環保投資的主要內容有環保科研費、環境規劃費、環境評價費、環境保護總體方案設計費、環保工程設計費、其他環保工作費。其中環境評價費由三部分組成:戰略環評費、規劃環評費、環境影響評價費。
(三)施工期的環保投資。施工期的環保投資主要是指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施工期以環境保護為目的而開進行的各項工作。主要包括施工期采取的各項環保措施、環境工程、環境管理、環境監測等工作的投資。所以施工環保投資主要有:環保單項工程費、環保污染防治費、環保科研費、環境監測費、生態環境保護費、環境管理費、環保驗收費、其他環保工作費。
(四)運營期環保投資。運營期的環保投資主要是指各項環保設施的運營、保養、養護、維修以及環境管理、環境監測等工作的投資。運營期環保投資主要有:環境后評價費、環境管理費、環境監測費、環保工程養護費、環保設施維護費、增建環保設施費、環保科研費、應急措施費、其他環保工作費。
高速公路在建設前期、施工期和運營期的環保投資額相差比較大,通過查閱資料。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施工前期環保投資額僅占環保總投資額的約1%,施工期環保投資額占環保總投資額的80%左右,而運營期管理、維護、監測等環保投資費用約為19%。所以加強施工期環保投資的管理,提高施工單位環保的積極性,保證環保投資在施工期的有效使用,對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環保投資效益最大化起重要作用。
二、高速公路環境投資效益
高速公路工程環境投資效益分為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一)環境效益。環境效益指的是人類的活動給生態系統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以及整個生態系統造成的某種影響而產生的效應,即環境效益是指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質量變化,對人和其他生物產生影響的效果。
環境效益有正效益和負效益之分。例如,植樹造林會顯著提高生態環境,使空氣清新,氣候正常,其為正環境效益。像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三廢”污染水體、土壤、大氣,降低環境質量。這就是負環境效益,也稱為環境損失。
(二)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就是人類為達到一定的目的而進行的生產活動所占用及消耗的勞動,與所產生的滿足社會需要的勞動成果的對比關系。即產出與投入的比較。
(三)社會效益。社會效益是指某項活動所產生的社會效果或貢獻。通常,人的活動可以產生直接效果和間接效果。直接效果又稱為內部效果,一般可以計量。活動對社會產生的非直接效果稱為外部效果,外部效果分為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以及一些間接經濟效益。外部效果有些在經濟上可計量,但大部分在經濟上不可計量。
三、高速公路環保投資效益--費用評價法
效益——費用評價法是高速公路環境效益評價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度量高速公路項目總體效益的一種系統方法。它是在效益和費用的量值大小的基礎上,評價高速公路環境保護投資的資源配置效率性的一種方法。
高速公路環境保護投資效益——費用評價分析步驟如下:
(a)確定分析環境保護投資的類型和范圍。確定高速公路環境損益后評價問題的范圍與邊界,以避免分析范圍過大,無法達到評價目的,或評價范圍過小,不能反映投資的實際效果。( b)預計后果。投資項目的費用包括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等;效益包括經濟、環境、社會效益等。要利用科學的方法預測項目實施后,效益和費用產生的定量影響。( c)確定方案的各種費用和效益價值。環境保護投資往往時間跨越較長,因此效益和費用發生的時間不盡相同,要通過一定的社會貼現率把不同時期的價值折算成現值。(d)綜合評價各種效益和費用的現值。綜合效益評價有凈效益和效益費用比兩種評判方式,其計算表達式為:凈效益=總效益-總費用,效益費用比=總效益/總費用。
本文在考慮了EC(生態環境資源的價值損失值)和貨幣的時間價值的基礎上,對效益——費用評價方法進行應用。
(1)效費比。 總效益與總費用之比,記作BCR。用公式表示為:BCR=■。 在考慮了生態環境資源價值時,其價值直接作為費用被計入工程的總體費用,效費比的公式變為
BCR=■。EC為生態環境資源的價值損失現值,當效費比BCR>1,表明項目或方案的效益大于支出的費用,項目或方案可以接受:當BCR (2)凈效益。凈效益是總效益減去總費用的差額,記作PVNB,用公式表示為: PVNB=PVTB—PVTC。在考慮了生態環境資源的價值損失時,工程的凈效益變為: PVNB=PVTB—(PVTC+EC)。當凈效益PVNB>0時,表示項目或方案的所得大于所失,項目或方案是可接受。該方法的優點是可以避免負效益或費用的節約的歸屬處理不當所造成的錯誤;當凈效益PVNB<0,表示則項目或方案不可取。
根據資料統計,現階段我國把高速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水土流失:路基開挖和填筑、橋梁工程、表土臨時堆存點、工程棄渣、取土(料)場等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
2. 林地、耕地、濕地:林地、耕地和濕地面積占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 施工期環境:工程施工期對生態的影響較多,重點是非污染性的生態破壞,比如占用農田,林地資源的破壞等等。
4. 生物多樣性:臨時占地與施工活動也會干擾破壞周圍的植物多樣性,使群落結構受到破壞,且可能造成林窗效應和邊緣效應,而由于植被的破壞,導致土地裸露面積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動物的棲息地,這也是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因素之一。
5. 草地:草地具有很多功能價值,如產草,蓄水等。工程修建也會對其產生影響。
6. 景觀:項目對沿線重要的文物資源均給予了避讓。大部分路段不涉及重要的省級和市級以上文物保護點位。
7. 環境地質:在不良地質條件下可能造成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8. 水環境:項目的建設會對沿線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9.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項目對沿線植被的破壞導致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喪失或降低。
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是高速公路環境投資效益評價更準確,在使用效益費用法評價時,計算其生態環境資源的價值損失EC均采用的現值,這里價值損失現值是用社會貼現
率將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生態環境資源損失折算到建設起點的現值之和。由于貨幣的時間價值,現在的資金比一年后等量的資金更有價值。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產生的破壞發生在當時,但是生態環境因其破壞而產生的價值損失卻是持續的,為了能夠綜合判斷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對生態環境的整體影響,所以把其價值損失貼現到基年。
貼現率的選擇也比較重要,選擇高的貼現率時,未來環境效益與現在相比就變小了,未來環境成本的重要程度也下降。所以高貼現率對環境保護不利。我國國家計委和建設部頒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參數》中規定規定我國社會貼現率為12%。在計算環境影響時,運營期一般按20年計算。
EC的折算過程按下計算:
EC=■[1+■+■+…+■]
式中:EC為總損失價值現值;
P為基準年影響損失值;
r為社會折現率;
m為當前年與基準年的差值
n為運行(影響)年限。
由于各影響因子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時間段不同:水土流失與施工環境影響期為施工期間;而對耕地、林地、濕地、生物多樣性以及草地的影響期則為施工期及高速公路營運期。應分別進行折算計算。而且對于水土流失防護費用、水環境的影響損失這樣的一次性投資不用進行折算。在高速公路環保投資效益費用評價法時也要把投資費用和環境效益折算為現值。
結束語: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保證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環保投資投入的同時還要提高人們進行高速公路環境保護投資的積極性,并且通過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環境投資的效益,使其效益達到最優。
參考文獻:
[1] 陳紅,魏風虎.公路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法研究[J].中國公路學報. 2004,17(4):89一92
[2] 李煒農,楊軍.綠色道路:路面可持續性評價系統[J].中外公路,2010,30(1): 1-5.
[3] 王帆.城市高速公路環境保護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西安:丙安建筑科
技大學.2008. 6.
[4] 李麗慧,尚世寧.公路工程綠色施工的評價[J].北方交通,2008 (7): 75-85.
[5] 張玉芬.道路交通環境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6] 林洪,馮成祥. 關于我國高速公路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的幾點思考[J]. 科技資訊,2008(23):137-138
[7] 孫喬寶.高速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恢復[J1.昆明理工大學學報,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