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0月13日-17日)受12只新股批量來襲等消息影響,市場波動明顯加劇。盤面上看,市場實質性的炒作熱點匱乏,場外資金流入不明顯。從券商策略來看,多數券商認為近期股指大幅向上或向下突破的可能性都不大,操作上建議以主動防御為主,從容選股。
國泰君安建議關注“新成長股”。國泰君安表示,從經濟總量、制造業產值、貿易進出口總額、外匯儲備等綜合指標看,中國已成為世界大國。黨的十八大明確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確立了由世界大國向世界強國轉變的戰略發展目標。十八屆四中全會將為強國成長提供政治保障。國泰君安稱,改革圖強主題下,“新成長”股將迎來高速發展。大國時期“舊成長”的企業“護城河”來自技術的進步和生產方式的革新。然而在強國時代,“新成長”的企業“護城河”則更多地來自商業模式顛覆和制度變革紅利。后者引發市場空間的變化對于企業成長性的重要性第一次超過了生產力、技術等成長“硬約束”。衛星導航、高鐵、再教育、體育等領域的上市公司在面臨改革的機遇時,更容易出現商業模式的顛覆。強國時代這些“新成長”公司具有爆發式的主題投資機會。
申銀萬國相對比較謹慎,但仍認為A股短期調整向下空間不大。申銀萬國指出,與9月以后股指連續上漲的格局不同,10月市場開局似乎還可以,但短暫沖高后就出現了連續調整,日K線呈現頭部三角形的組合,這令很多看好10月行情的投資者頗為不安。但就目前的市況而言,由于并沒有大幅向下空間,市場更多表現出以時間換空間的格局。這實際上也是一個看好后市的投資者從容選股的時期,畢竟在震蕩整理中,更能夠顯現出個股強弱。在繼續看好大盤在下一個階段表現的前提下,利用這段行情整理的機會,調整持股結構、優化倉位,一定要比在盲目悲觀中恐慌性賣出股票更具理性和操作價值。
國都證券也持類似觀點,認為A 股走勢更多取決于自身內部因素,催生本輪A 股行情驅動力,即“利率回落+改革提速”組合動力仍存,中長期估值修復行情有望延續。但從10月中下旬起,市場面臨“數據考驗+預期兌現+IPO 加碼”的沖擊,市場或存在獲利了結與回調壓力。因此建議風格宜偏向防御性,以消費藍籌與白馬成長股配置為主,重點圍繞國資國企改革+兼并重組+新產業新業態新經濟(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智能制造、環保新能源、教育傳媒、養老旅游體育大健康產業等)挖掘優質個股。
愛建證券認為“風險上升、局部機會”,認為2014 年前三個季度,股票二級市場出現較大幅度上漲,上證指數最大漲幅20%左右,對上半年經濟增速上升已經做出了比較充分的反映。因此,在經濟增長速度呈現放緩趨勢的背景下,2014 年四季度,A股大盤指數上漲空間預計不大。愛建證券還稱,2014 年四季度上證指數等大盤指數下跌的空間預計也不大。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基于大盤股票市凈率估值仍然處于歷史低位,上證指數走勢遠遠落后于國際主要股票指數。
德邦證券則表達了“短期調整不改中期向上”的觀點。認為短期的調整主要是今年最大漲幅達到20%的情況下,短期獲利回吐所至,但仍然看好市場的中期行情,相信中國四中全會的改革預期和10月份即將啟動的滬港通都將有助于港股進一步上漲。行業方面,德邦證券則看好行業獨特的博彩股,還有相比A 股有估值優勢的軟件與服務、服裝、零售、油氣設備、餐飲、大眾食品等方面都有較多的優質標的,可供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