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朝鮮、韓國特派特約記者 程維丹 張 濤 ●王曉雄聯合國朝鮮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達魯斯曼28日向聯合國大會提交報告,要求以戰爭罪將朝鮮訴諸國際刑事法庭,此前報告中備受關注的“點名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內容被刪除。聯合國安理會將于11月底就朝鮮人權問題投票表決。最近,多國正展開外交角力。分析認為,朝鮮被送上國際刑事法庭的可能性不大,但一些國家意在施壓。據美聯社報道,朝鮮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達魯斯曼28日向聯大提交有關朝鮮人權問題的年度報告。報告建議,將朝鮮人權問題提交國際刑事法庭,有針對性地制裁朝鮮國內“最應為違反人權負責的相關責任人”。報告還敦促聯合國193個成員國參與調查和起訴朝鮮人權侵犯者。韓國KBS電視臺稱,當天部分“脫北者”配合歐美國家,手持“應將朝鮮反人道主義罪行移交國際刑事法庭審理”的標語,在朝鮮駐聯合國代表處前舉行示威。朝鮮有關方面為阻止議案通過,正在紐約進行多邊外交活動,其中包括親自接觸達魯斯曼等。就在達魯斯曼提交報告的前一天,朝鮮駐聯合國代表金城與達魯斯曼舉行會晤。法新社稱,兩人就“未來在人權領域的合作”進行討論,朝鮮還提出邀請達魯斯曼訪問朝鮮,但要求其放棄向國際刑事法庭提交朝鮮人權問題。聯合國朝鮮人權狀況調查委員會此前曾警告,可能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告上國際刑事法庭。韓國YTN電視臺28日報道稱,達魯斯曼的報告“將點名金正恩的內容刪除”。報道稱,除美歐日等“同盟國家”外,還有相當多國家反對直接點名金正恩。本月早些時候,日本和歐盟還向聯合國成員國散發一份決議草案,敦促聯合國安理會將朝鮮人權問題提交國際刑事法庭,有43個國家在草案上簽字支持。《紐約時報》稱,該草案是對美國國務卿克里上月在聯大主持特別會議,要求加大關注朝鮮人權問題的回應。22日,美國駐聯合國代表薩曼莎·鮑爾又為今年2月發表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朝鮮人權狀況國際調查委員會報告的首席作者、澳大利亞退休法官柯比頒發特別獎項。面對一些國家的密集施壓,朝鮮內閣機關報《民主朝鮮》28日發表署名文章譴責美國利用朝鮮人權狀況展開的反朝行動日益嚴重,指出國際社會不應容許美國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及“有選擇性地使用雙重標準”。文章指責美國以人權問題為借口干涉朝鮮內政,企圖破壞朝鮮的思想與制度,但其自身卻存在著非常嚴重的人權問題且不知反省,應當走上國際人權審判臺的不是朝鮮而恰恰是美國。朝鮮國防委員會25日嚴詞批評美國對朝人權攻勢走向極端,稱朝鮮將以核武力及海陸空等各種尖端打擊手段向美國發起“強硬對應戰”。韓國YTN電視臺認為,盡管美歐等國家要求用人權對朝鮮強力施壓,但這一提案很難越過安理會的門檻,因為中國擁有否決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3日曾就此問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將人權問題提交國際刑事法庭無助于改善一國人權狀況。另外,朝鮮不是國際刑事法庭的加入國,沒有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誰也無法硬將朝鮮高官送上法庭懲處。不少韓國專家認為,盡管提交國際刑事法庭的可能性很低,但這種做法重在施壓,“具有很大意義”。遼寧社科院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呂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西方明知朝鮮領導人不可能出庭,仍執意將朝鮮人權問題提交國際刑事法庭,意在詆毀朝鮮國際聲譽,從而為其對朝政策尋找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