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馬鞍山智能紡織機械產業園規劃發布會暨投資說明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會長王樹田、副會長顧平,馬鞍山市副市長季翔,馬鞍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郝軼琦以及國內紡機企業代表出席了發布會。
馬鞍山智能紡織機械產業園是馬鞍山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密切合作,共同打造的集紡織機械器材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和會展于一體的產業基地,為紡機行業的產業升級與轉型提供平臺支撐。
會上,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會長王樹田發布了馬鞍山智能紡織機械產業園規劃。王樹田說,建設好馬鞍山智能紡織機械產業園,為紡機行業轉型升級提供平臺,符合行業發展需求。因此在馬鞍山市人民政府、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對馬鞍山智能紡織機械產業園的發展做了詳細規劃。
季翔在發布會上說,馬鞍山智能紡織機械產業園規劃是一個高起點、高標準的規劃。今后,馬鞍山將以“成就客商、成就合作伙伴”為目標,重點在新材料、鑄造新技術、智能化控制系統、人才資源等方面加強投入和研發力度,千方百計為企業做好服務。同時,希望各位企業家以提供市場最需要的產品和最滿意的服務為目標搶抓先機、搶占市場、推動戰略轉移,歡迎更多優質的紡織機械企業同馬鞍山智能紡織機械產業園共謀發展。
2015春夏“藝之卉”天絲?女裝面料開發創新研討會在上海成功舉辦
6月13日,2015春夏“藝之卉“天絲?女裝面料開發創新研討會在上海松江服裝品牌創業園成功舉辦。本次會議依托于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與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共同發起的紡織產品開發創新聯盟平臺,圍繞2015春夏“藝之卉”品牌針對天絲?女裝面料的采購需求,通過品牌設計師和企業面對面針對天絲?產品女裝面料創新的探討,提升面料企業對品牌采購模式和面料需求把握的同時,促進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集成創新,實現品牌與企業的合作共贏。
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任李斌紅、藝之卉品牌首席設計師趙卉洲,以及來自山東聯潤、華孚色紡、蘇州金科達、吳江漢通、江蘇丹毛、浙江松井、浙江匯麗、杭州新生、浙江嘉名和無錫天佳等10家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企業的總裁和開發人員共20余人參加了會議,與會基地企業涵蓋了紗線、色紡紗、織造、針織、印染等整個產業鏈。
紡織產品開發創新聯盟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和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共同發起,以實現服裝品牌面料采購需求、提升面料生產企業開發創新能力、促進產業鏈集成創新為目的,一方面致力于幫助服裝品牌針對品牌需求進行季節性、系列化產品組合開發,增強服裝面料的表現力,塑造品牌風格;另一方面致力于幫助面料生產企業了解下游服裝品牌需求,把握細分市場的產品流行趨勢和產品開發方向,提高面料設計的針對性,提升產品開發的效率和效益。
針對目前天絲?產品差別化開發的局限性,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從原料運用、織物風格、技術工藝、服裝呈現等方面介紹了天絲?產品在女裝面料上的開發方向,為提高產品的時尚吸引力與附加值提供引導。在原料運用上,一方面要體現天絲?的天然環保特性,另一方面要突破天絲與棉、羊毛、亞麻等天然纖維的混紡,可與尼龍等化纖交織開發時尚輕薄面料,并延伸到女裝領域;在產品風格創新上,從柔美誘惑、細致靈動、時尚針織、光滑細膩、垂墜飄逸、輕柔精細、提花、竹節、雙層等12個關鍵點剖析了天絲?女裝面料的創新方向,并從技術工藝實現方面提出了新建議,為企業進行產品開發拓展了新思路。
2015/16中國家用紡織品流行趨勢主題概念發布
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流行趨勢研究與推廣工作室、康斯坦丁時尚設計策劃集團合作推出的“2015/16中國家用紡織品流行趨勢”,已完成趨勢概念的研究,將于2014年8月27日在上海“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上舉辦發布展。
“2015/16中國家用紡織品流行趨勢”通過對國內外市場的充分調研分析,從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出發,推出了“奇幻重生”、“回歸自我”、“概念自然”、“科技詩篇”四大趨勢主題,向行業及大眾傳達新一季家紡流行風尚的同時,引導企業產品研發,促進家紡行業的設計創新。
自5月1日起,流行趨勢產品征集活動已面向全行業展開,廣大企業、院校、設計工作室和設計師可針對“2015/16中國家用紡織品流行趨勢主題概念”挑選符合趨勢的產品,附上“參選產品登記表”寄送至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流行趨勢研究與推廣工作室,并按照指定格式準備好相關文字和圖片發送到主辦方電子郵箱。主辦方將在“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W3館的主通道上設立320 m2的2014/15流行趨勢發布區,為入選趨勢的優秀產品做免費推介。
本季趨勢在上海發布后,還將在“中國家紡流行趨勢推廣基地 —— 江蘇海門工業園區疊石橋家紡市場”進行長期的展示推廣。
《紡織機械》雜志全新改版
6月16日,正值“2014年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開幕第 1 天,《紡織機械》雜志改版新聞發布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副會長夏令敏等出席了此次發布會。會上,合作雙方的領導——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會長王樹田及《紡織服裝周刊》社長錢晉就合作事宜簽署了協議。
《紡織機械》雜志作為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會刊,為紡織產業的技術升級提供了一個信息交流的權威平臺。為了更好地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新改版的《紡織機械》將以產經新聞的視角,立足于服務行業上下游的產需對接,關注行業產業技術發展,總結行業技術發展規律,關注下游用戶市場變化,以創新技術引領市場,為紡織行業產業升級提供更具價值的技術資訊。據介紹,改版后的《紡織機械》將從形態展示到欄目設置進行詳細梳理。在原有報道基礎上,從產經報道的角度增加宏觀層面和中觀層面報道內容,延伸和增強技術報道的領域和范圍。同時根據產業發展現狀,更有針對性地對促進行業發展有推廣意義的企業、人物、模式、案例、經驗、智慧進行深入挖掘。目前其新改版的首期雜志《紡織機械?ITMA特刊》已于6月10日出版。
美國欣賽寶公司發布專利維權聲明
近日,美國欣賽寶科技公司(Nu Cybertek,Inc.)就其專利產品PhabrOmeter?system(中文譯為“法寶儀”或“法寶系統”)被侵權一事發布了維權聲明。
法寶儀是由美國欣賽寶科技公司(以下簡稱“欣賽寶”)研發的一套用于軟材料感官性能評價的新型測量系統,可測試的材料包括一般纖維片狀制品,如機織布、非織造布、針織品、紙張及皮革產品等。法寶儀于2007年成功商業化,客戶遍及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比利時、荷蘭、南非、沙特阿拉伯、日本等國。2013年,法寶儀成為美國AATCC手感測試標準指定儀器。
欣賽寶在其維權聲明中表明,最近從幾方面確認,澳大利亞羊毛工業創新合作研究中心等機構違背與欣賽寶簽署的協議,復制了欣賽寶具有中國發明專利保護的法寶儀,推出“毛針織物手感儀”(Wool HandleMeter),并宣布該儀器已在南京的金澳檢驗有限公司開始商業化服務。欣賽寶認為澳方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法律相關規定,構成了直接侵犯其知識產權行為。
在欣賽寶與澳方交涉中,澳方辨稱其使用的噴嘴探頭裝置測量織物手感的方法由來已久,專利保護無從談起。欣賽寶認為之前所有使用噴嘴裝置測量織物手感的方法均使用織物抽出法,此方法的致命問題是織物在抽取過程中處于無約束自由狀態,導致測量數據重現性差,數據離散太大,無法實際使用。而欣賽寶專利(ZL201110260522.1)的關鍵是采用壓力砝碼控制被測織物,由推桿向下移動從而推動被測織物通過噴嘴,使織物在抽取過程中完全處于被控狀態,從而極大地改進測量靈敏度和重現性,減少數據離散度,使得這種探頭方法的儀器化和實際應用成為可能。欣賽寶認為澳方正是基于此點而購買了兩臺法寶儀,并與其簽署協議以便在毛針織物行業轉售法寶儀。然而,澳方卻在其后違背協議,推出侵犯專利權的“毛針織物手感儀”。
欣賽寶在聲明中表示,其已向中國專利保護部門投訴,同時嚴正要求澳方及南京金澳檢驗有限公司停止一切相關侵權行動,并保留采取其他進一步措施以保護權益的權利。今后,欣賽寶仍將毫不妥協地采取行動堅決打擊任何侵犯其專利權的行為。
邦飛利推出新款中型平行和螺旋傘齒輪減速電機
Bonfiglioli(邦飛利)HDP和HDO重型平行和螺旋傘齒輪減速電機由于新增125型號而更具競爭力。HDP 125和HDO 125分為兩級、三級及四級,減速比范圍為19 ~ 1 500。其特點是輸出扭矩達49 kN?m,進一步增強了40 kN?m(HDP 120)和70 kN?m(HDP 130)系列產品,這是邦飛利在螺桿、升降系統、泵、輸送帶、混合機和混合機-攪拌機等應用領域客戶的基礎。
125型號還擁有HDP和HDO系列產品眾所周知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它擁有全新的外觀設計,未來還將用于整個系列中。這一型號在剛結束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首次面向客戶。HDP 125樣品已展示給客戶和參觀者。
“MySTeP”加入OEKO-TEX?認證體系
OEKO-TEX?協會從2014年夏天起,將提供一項附加服務,以滿足優化供應鏈管理的產業需求。注冊用戶可以通過MySTeP在線數據庫,使用相關關鍵績效指標KPI,分析和比較現有供應商的可持續發展程度。全新數據庫平臺對所有紡織業內企業開放,無論其是否持有OEKO-TEX?證書。有意在試運行階段體驗MySTeP數據庫優勢和能力范圍的企業,可向OEKO-TEX?國際環保紡織協會在中國的唯一官方代表機構TESTEX瑞士紡織檢定有限公司申請注冊。
MySTeP工具中的數據包括經OEKO-TEX?協會STeP認證評估和現場審核確認過的企業的可持續生產情況,及OEKO-TEX? Standard 100認證信息,獲證企業產品經有害物質檢驗,也包括未經OEKO-TEX?認證的企業提供的第三方數據。登錄MySTeP數據庫前,用戶須先在平臺注冊,根據使用用戶的數量,提供多種組合選擇。
成功創建MySTeP賬號后,用戶可以在系統內聯系STeP獲證企業,也可要求其提供更多數據信息。STeP獲證工廠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展示數據,展示哪些數據,例如完整的聯系信息、生產類型(紡紗廠、織造廠、后整理工廠或成品制造)、STeP證書有效期、各生產區域的評分和評估結果。STeP獲證工廠也可展示其他附加信息,如審核報告。
用戶可以根據不同參數對MySTeP數據庫中的供應商進行對比,如地區、國家、企業規模、生產階段。以公開化的KPI指標作為標準,不僅可以簡化新供應商的篩選,還有助于發現和排除現有供應鏈中的潛在風險。最后,對于注冊用戶,MySTeP提供驗證OEKO-TEX?證書有效期的服務,并在證書即將到期時自動通知用戶,以支持OEKO-TEX?證書的透明管理。
MySTeP的功能及優勢非常明顯。首先,基于互聯網的服務平臺使用戶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登錄,而且支持多名注冊企業員工在不同終端上同時登錄操作。OEKO-TEX?數據庫幫助用戶集中管理數據,監控不同組件的可持續性,尤其適合尚未建立供應鏈監控系統的企業。其次,數據庫具有自動提醒功能,注冊用戶會在證書到期前收到通知。用戶也可以搜索和跟進單張證書,有效監控證書的有效性,方便簡單清晰的OEKO-TEX?證書管理。再次,MySTeP綜合分析和評估現有供應鏈體系,可對供應商的服務進行有針對性的比較,基于其在化學品、環境績效、環境管理、質量管理、社會責任、安全方面可持續發展水平的評級。另外,MySTeP有助于統計分析和評估企業供應鏈。MySTeP清晰的基準體系能將單個供應商與全球平均水平、地區最佳企業間進行比較,或就單個KPI指標將其與其他公司進行比較?;贛ySTeP可獲得的KPI指標,企業可針對自身供應鏈設定具體的目標。MySTeP系統使得企業可與供應商交流其可持續發展目標。若需要,MySTeP系統可以以可視化形式呈現現有供應鏈單個生產工廠的詳細信息。
第53屆多恩比恩人造纖維大會將于9月10—12日召開
在通訊網絡加速發展、周期性變化日益明顯的全球化背景下,第53屆多恩比恩國際人造纖維大會(DornbirnMFC)設定了新的主題,即“創新、效率和競爭力”。金融和經濟領域的這些挑戰成為決定歐洲人造纖維工業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它們影響創新(投入市場的時間)、效率(資源、原料消耗、能源、可持續性、回收利用等)及競爭力(單位價格、USPs)。這將促成跨界合作的新系統。對整個加工鏈的生命周期分析也變得非常重要。
開幕日,全體大會將以奧地利人造纖維研究院院長Weninger先生的講座開場,接下來歐洲人造纖維協會(CIRFS)進行一場題為“歐洲人造纖維工業——全球挑戰和機構變化”的講座。隨后,將頒發Paul-Schlack/Wilhelm Albrecht獎。德國仿生學戰略(Bionic Strategy)機構將進行一場題為“世界魅力重現——以品牌作為一個精心設計的世界中現代講故事人的生存戰略”的講座。之后,歐洲吸收性衛生用品與非織造布協會(EDANA)將進行一場關于全球非織造布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的講座。經合組織、工業微生物服務有限公司將進行一場題為“測定經抗微生物整理的紡織品的效率”的講座。
通過大約100場講座,主辦方希望在兩天半的時間里縱覽人造纖維領域的多樣性。詳情可訪問大會的官方網站www. dornbirn-mfc.com。
分場講座的新亮點體現在下列主題:(1)應對變化的全球戰略(市場特殊性/新經濟模式):介紹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方面的一些案例;(2)關鍵技術:探討在整理、涂層、紡絲/擠壓機及產學研合作方面的最新成果。其它主題還包括纖維/長絲領域的創新、非織造布/過濾、汽車用紡織品等。
2013年新紡機交易總量略有下降
2013年,全球紡機交易量盡管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大多數產品種類交易量下降。與2012年相比,新短纖紡錠的全球交易量增長了10%,但轉杯紡的交易量略降2%,長纖紡錠的交易量則下降了45%。另外,新拉伸-變形錠子的交貨數易量下降了29%,新無梭織機的交貨數量下降了4%,新電子橫機的交貨數量下降了24%。2013年新大圓機的交易量與2012年持平。
以上是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ITMF)剛剛發布的第36期《國際紡織機械年度交易統計數據》中的主要結果。該報告包括 6 種類型的紡織機械,即紡紗機械、拉伸變形機、織機、大圓機、針織橫機和后整理機械。2013年的統計數字是與117家紡機制造商合作的結果,代表了對全球產量的一個綜合估量。
紡紗機械
新短纖紡錠的交易量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別下降33%和17%之后,于2010年猛增75%,2011年繼續增長了15%,達到1 433萬錠,創歷史最高水平。2012年,短纖紡錠的交易量下降了27%,為1 051萬錠,而2013年增長了10%,達1 156萬錠。2013年交貨的短纖紡錠中,93%運往亞洲(1 072萬錠),其中,中國占54%,為621萬錠;其次為印度、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分別為219、75.7、56.6和54.6萬錠,各占全球總交易量的19%、6.6%、4.9%和4.7%。
2013年,長纖(毛紡)紡錠的全球交易量從14.64萬錠下降到8.08萬錠,降幅達45%。歐洲為主要買家,為4.99萬錠,占全部交易量的62%,其次為亞洲和美洲,分別為2.89萬錠和1 900錠,各占36%和2.4%。按國家統計,土耳其是最大的投資者,為3.43萬錠,占43%;其次為中國、羅馬尼亞、意大利和波蘭,分別為2.65萬錠、6 050錠、5 000錠和2 900錠,各占33%、8%、6%和4%。
2013年全球在轉杯紡方面的投資略微下降了2%,為44.32萬頭。亞洲仍是購買轉杯紡最多的地區,達35.14萬頭,占全球交易量的79%。按國家統計,中國是最大的投資者,購買了27.17萬頭,占全球總交易量的79%;印度居第二位,總計購買了近 4 萬頭,占7%;其次是土耳其、巴西、越南和馬來西亞,分別購買了2.86、1.38、1.37和1.20萬頭,各占6.5%、3.1%、3.1%和2.7%。
加彈機
在2010—2011年之間,加彈機的全球交易量從1.32萬錠下降到1 824錠,降幅達86%。2012年,單加熱器拉伸-變形絲錠子(主要用于錦綸長絲)沒有任何交易記錄。2013年,這種機器的交易量達2 600錠,其中2 120錠銷往亞洲(中國大陸、中國臺北和泰國分別為960錠、840錠和320錠),480錠銷往歐洲及其它國家和地區(土耳其)。
雙加熱器拉伸-變形錠子(主要用于滌綸長絲)的全球交易量從71.78萬錠下降到50.51萬錠,降幅為29%。這些錠子的90%(或45.56萬錠)銷往亞洲。中國再次成為最大的買家,購買數量達36.65萬錠,占總交易量的73%,其次為日本、印度、越南和埃及,分別購買了約30 860錠、21 640錠、8 160錠和7 920錠,各占總交易量的6.1%、4.3%、1.6%和1.6%。
織造機械
2013年,全球無梭織機的交易量略有下降,從86 450臺下降到83 420臺,降幅為4%。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噴水織機的交易量繼續下滑。2010年全球無梭織機猛增53%達73 250臺,2011年又增至11.29萬臺,部分是由于更多的織機制造商2010年首次報告產量。在此之后,無梭織機中的劍桿/片梭織機交易量繼續大幅提高,從2012年的23 250臺增至2013年的23 830臺,增幅為2.5%。與此同時,噴氣織機的交貨量增長了7%,從2012年的23 300臺增加到25 010臺。與前些年一樣,亞洲是主要市場,占總交易量的92%(76 390臺)。按國家統計,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投資者,購買了54 830臺織機(占66%),包括30 590臺噴水織機、16 330臺噴氣織機和7 910臺劍桿/片梭織機。印度居第二位,購買了10 060臺無梭織機(占12%),其次為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孟加拉國和韓國,分別購買3 110、3 010、2 820和1 290臺無梭織機,各占總交易量的3.7%、3.6%、3.4%和1.5%。
針織圓機和橫機
大圓機的全球交易量從2011年的28 900臺增長到2012年的36 640臺,漲幅為27%,創下新的歷史記錄。2013年機器的交易量基本保持不變,為36 575臺。亞洲仍是主要買家,交易量為33 440臺,占2013年總交易量的91%。中國以27 460臺的交易量再次居買家之首,占全球交易量的75%;其次為印度、土耳其、孟加拉國和印度尼西亞,交易量分別為1 600、1 490、910和850臺,各占4.4%、4.1%、2.5%和2.3%。
2012年電腦橫機的全球交易量下降了34%,為46 100臺,2013年其交易量繼續下滑24%,降至35 180臺。大部分運往亞洲(30 300臺,占86%),其次為歐洲(包括土耳其),為4 350臺,占12%。中國為最大的買家,購買量達20 800臺,占59%,其次為孟加拉國、土耳其、中國香港和意大利,分別購買了3 960(11.3%)、2 790(7.9%)、1 850(5.3%)和790臺(2.3%)。
第53屆多恩比恩人造纖維大會將于9月10—12日召開
在通訊網絡加速發展、周期性變化日益明顯的全球化背景下,第53屆多恩比恩國際人造纖維大會(DornbirnMFC)設定了新的主題,即“創新、效率和競爭力”。金融和經濟領域的這些挑戰成為決定歐洲人造纖維工業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它們影響創新(投入市場的時間)、效率(資源、原料消耗、能源、可持續性、回收利用等)及競爭力(單位價格、USPs)。這將促成跨界合作的新系統。對整個加工鏈的生命周期分析也變得非常重要。
開幕日,全體大會將以奧地利人造纖維研究院院長Weninger先生的講座開場,接下來歐洲人造纖維協會(CIRFS)進行一場題為“歐洲人造纖維工業——全球挑戰和機構變化”的講座。隨后,將頒發Paul-Schlack/Wilhelm Albrecht獎。德國仿生學戰略(Bionic Strategy)機構將進行一場題為“世界魅力重現——以品牌作為一個精心設計的世界中現代講故事人的生存戰略”的講座。之后,歐洲吸收性衛生用品與非織造布協會(EDANA)將進行一場關于全球非織造布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的講座。經合組織、工業微生物服務有限公司將進行一場題為“測定經抗微生物整理的紡織品的效率”的講座。
通過大約100場講座,主辦方希望在兩天半的時間里縱覽人造纖維領域的多樣性。詳情可訪問大會的官方網站www. dornbirn-mfc.com。
分場講座的新亮點體現在下列主題:(1)應對變化的全球戰略(市場特殊性/新經濟模式):介紹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方面的一些案例;(2)關鍵技術:探討在整理、涂層、紡絲/擠壓機及產學研合作方面的最新成果。其它主題還包括纖維/長絲領域的創新、非織造布/過濾、汽車用紡織品等。
2013年新紡機交易總量略有下降
2013年,全球紡機交易量盡管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大多數產品種類交易量下降。與2012年相比,新短纖紡錠的全球交易量增長了10%,但轉杯紡的交易量略降2%,長纖紡錠的交易量則下降了45%。另外,新拉伸-變形錠子的交貨數易量下降了29%,新無梭織機的交貨數量下降了4%,新電子橫機的交貨數量下降了24%。2013年新大圓機的交易量與2012年持平。
以上是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ITMF)剛剛發布的第36期《國際紡織機械年度交易統計數據》中的主要結果。該報告包括 6 種類型的紡織機械,即紡紗機械、拉伸變形機、織機、大圓機、針織橫機和后整理機械。2013年的統計數字是與117家紡機制造商合作的結果,代表了對全球產量的一個綜合估量。
紡紗機械
新短纖紡錠的交易量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別下降33%和17%之后,于2010年猛增75%,2011年繼續增長了15%,達到1 433萬錠,創歷史最高水平。2012年,短纖紡錠的交易量下降了27%,為1 051萬錠,而2013年增長了10%,達1 156萬錠。2013年交貨的短纖紡錠中,93%運往亞洲(1 072萬錠),其中,中國占54%,為621萬錠;其次為印度、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分別為219、75.7、56.6和54.6萬錠,各占全球總交易量的19%、6.6%、4.9%和4.7%。
2013年,長纖(毛紡)紡錠的全球交易量從14.64萬錠下降到8.08萬錠,降幅達45%。歐洲為主要買家,為4.99萬錠,占全部交易量的62%,其次為亞洲和美洲,分別為2.89萬錠和1 900錠,各占36%和2.4%。按國家統計,土耳其是最大的投資者,為3.43萬錠,占43%;其次為中國、羅馬尼亞、意大利和波蘭,分別為2.65萬錠、6 050錠、5 000錠和2 900錠,各占33%、8%、6%和4%。
2013年全球在轉杯紡方面的投資略微下降了2%,為44.32萬頭。亞洲仍是購買轉杯紡最多的地區,達35.14萬頭,占全球交易量的79%。按國家統計,中國是最大的投資者,購買了27.17萬頭,占全球總交易量的79%;印度居第二位,總計購買了近 4 萬頭,占7%;其次是土耳其、巴西、越南和馬來西亞,分別購買了2.86、1.38、1.37和1.20萬頭,各占6.5%、3.1%、3.1%和2.7%。
加彈機
在2010—2011年之間,加彈機的全球交易量從1.32萬錠下降到1 824錠,降幅達86%。2012年,單加熱器拉伸-變形絲錠子(主要用于錦綸長絲)沒有任何交易記錄。2013年,這種機器的交易量達2 600錠,其中2 120錠銷往亞洲(中國大陸、中國臺北和泰國分別為960錠、840錠和320錠),480錠銷往歐洲及其它國家和地區(土耳其)。
雙加熱器拉伸-變形錠子(主要用于滌綸長絲)的全球交易量從71.78萬錠下降到50.51萬錠,降幅為29%。這些錠子的90%(或45.56萬錠)銷往亞洲。中國再次成為最大的買家,購買數量達36.65萬錠,占總交易量的73%,其次為日本、印度、越南和埃及,分別購買了約30 860錠、21 640錠、8 160錠和7 920錠,各占總交易量的6.1%、4.3%、1.6%和1.6%。
織造機械
2013年,全球無梭織機的交易量略有下降,從86 450臺下降到83 420臺,降幅為4%。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噴水織機的交易量繼續下滑。2010年全球無梭織機猛增53%達73 250臺,2011年又增至11.29萬臺,部分是由于更多的織機制造商2010年首次報告產量。在此之后,無梭織機中的劍桿/片梭織機交易量繼續大幅提高,從2012年的23 250臺增至2013年的23 830臺,增幅為2.5%。與此同時,噴氣織機的交貨量增長了7%,從2012年的23 300臺增加到25 010臺。與前些年一樣,亞洲是主要市場,占總交易量的92%(76 390臺)。按國家統計,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投資者,購買了54 830臺織機(占66%),包括30 590臺噴水織機、16 330臺噴氣織機和7 910臺劍桿/片梭織機。印度居第二位,購買了10 060臺無梭織機(占12%),其次為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孟加拉國和韓國,分別購買3 110、3 010、2 820和1 290臺無梭織機,各占總交易量的3.7%、3.6%、3.4%和1.5%。
針織圓機和橫機
大圓機的全球交易量從2011年的28 900臺增長到2012年的36 640臺,漲幅為27%,創下新的歷史記錄。2013年機器的交易量基本保持不變,為36 575臺。亞洲仍是主要買家,交易量為33 440臺,占2013年總交易量的91%。中國以27 460臺的交易量再次居買家之首,占全球交易量的75%;其次為印度、土耳其、孟加拉國和印度尼西亞,交易量分別為1 600、1 490、910和850臺,各占4.4%、4.1%、2.5%和2.3%。
2012年電腦橫機的全球交易量下降了34%,為46 100臺,2013年其交易量繼續下滑24%,降至35 180臺。大部分運往亞洲(30 300臺,占86%),其次為歐洲(包括土耳其),為4 350臺,占12%。中國為最大的買家,購買量達20 800臺,占59%,其次為孟加拉國、土耳其、中國香港和意大利,分別購買了3 960(11.3%)、2 790(7.9%)、1 850(5.3%)和790臺(2.3%)。
第53屆多恩比恩人造纖維大會將于9月10—12日召開
在通訊網絡加速發展、周期性變化日益明顯的全球化背景下,第53屆多恩比恩國際人造纖維大會(DornbirnMFC)設定了新的主題,即“創新、效率和競爭力”。金融和經濟領域的這些挑戰成為決定歐洲人造纖維工業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它們影響創新(投入市場的時間)、效率(資源、原料消耗、能源、可持續性、回收利用等)及競爭力(單位價格、USPs)。這將促成跨界合作的新系統。對整個加工鏈的生命周期分析也變得非常重要。
開幕日,全體大會將以奧地利人造纖維研究院院長Weninger先生的講座開場,接下來歐洲人造纖維協會(CIRFS)進行一場題為“歐洲人造纖維工業——全球挑戰和機構變化”的講座。隨后,將頒發Paul-Schlack/Wilhelm Albrecht獎。德國仿生學戰略(Bionic Strategy)機構將進行一場題為“世界魅力重現——以品牌作為一個精心設計的世界中現代講故事人的生存戰略”的講座。之后,歐洲吸收性衛生用品與非織造布協會(EDANA)將進行一場關于全球非織造布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的講座。經合組織、工業微生物服務有限公司將進行一場題為“測定經抗微生物整理的紡織品的效率”的講座。
通過大約100場講座,主辦方希望在兩天半的時間里縱覽人造纖維領域的多樣性。詳情可訪問大會的官方網站www. dornbirn-mfc.com。
分場講座的新亮點體現在下列主題:(1)應對變化的全球戰略(市場特殊性/新經濟模式):介紹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方面的一些案例;(2)關鍵技術:探討在整理、涂層、紡絲/擠壓機及產學研合作方面的最新成果。其它主題還包括纖維/長絲領域的創新、非織造布/過濾、汽車用紡織品等。
2013年新紡機交易總量略有下降
2013年,全球紡機交易量盡管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大多數產品種類交易量下降。與2012年相比,新短纖紡錠的全球交易量增長了10%,但轉杯紡的交易量略降2%,長纖紡錠的交易量則下降了45%。另外,新拉伸-變形錠子的交貨數易量下降了29%,新無梭織機的交貨數量下降了4%,新電子橫機的交貨數量下降了24%。2013年新大圓機的交易量與2012年持平。
以上是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ITMF)剛剛發布的第36期《國際紡織機械年度交易統計數據》中的主要結果。該報告包括 6 種類型的紡織機械,即紡紗機械、拉伸變形機、織機、大圓機、針織橫機和后整理機械。2013年的統計數字是與117家紡機制造商合作的結果,代表了對全球產量的一個綜合估量。
紡紗機械
新短纖紡錠的交易量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別下降33%和17%之后,于2010年猛增75%,2011年繼續增長了15%,達到1 433萬錠,創歷史最高水平。2012年,短纖紡錠的交易量下降了27%,為1 051萬錠,而2013年增長了10%,達1 156萬錠。2013年交貨的短纖紡錠中,93%運往亞洲(1 072萬錠),其中,中國占54%,為621萬錠;其次為印度、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分別為219、75.7、56.6和54.6萬錠,各占全球總交易量的19%、6.6%、4.9%和4.7%。
2013年,長纖(毛紡)紡錠的全球交易量從14.64萬錠下降到8.08萬錠,降幅達45%。歐洲為主要買家,為4.99萬錠,占全部交易量的62%,其次為亞洲和美洲,分別為2.89萬錠和1 900錠,各占36%和2.4%。按國家統計,土耳其是最大的投資者,為3.43萬錠,占43%;其次為中國、羅馬尼亞、意大利和波蘭,分別為2.65萬錠、6 050錠、5 000錠和2 900錠,各占33%、8%、6%和4%。
2013年全球在轉杯紡方面的投資略微下降了2%,為44.32萬頭。亞洲仍是購買轉杯紡最多的地區,達35.14萬頭,占全球交易量的79%。按國家統計,中國是最大的投資者,購買了27.17萬頭,占全球總交易量的79%;印度居第二位,總計購買了近 4 萬頭,占7%;其次是土耳其、巴西、越南和馬來西亞,分別購買了2.86、1.38、1.37和1.20萬頭,各占6.5%、3.1%、3.1%和2.7%。
加彈機
在2010—2011年之間,加彈機的全球交易量從1.32萬錠下降到1 824錠,降幅達86%。2012年,單加熱器拉伸-變形絲錠子(主要用于錦綸長絲)沒有任何交易記錄。2013年,這種機器的交易量達2 600錠,其中2 120錠銷往亞洲(中國大陸、中國臺北和泰國分別為960錠、840錠和320錠),480錠銷往歐洲及其它國家和地區(土耳其)。
雙加熱器拉伸-變形錠子(主要用于滌綸長絲)的全球交易量從71.78萬錠下降到50.51萬錠,降幅為29%。這些錠子的90%(或45.56萬錠)銷往亞洲。中國再次成為最大的買家,購買數量達36.65萬錠,占總交易量的73%,其次為日本、印度、越南和埃及,分別購買了約30 860錠、21 640錠、8 160錠和7 920錠,各占總交易量的6.1%、4.3%、1.6%和1.6%。
織造機械
2013年,全球無梭織機的交易量略有下降,從86 450臺下降到83 420臺,降幅為4%。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噴水織機的交易量繼續下滑。2010年全球無梭織機猛增53%達73 250臺,2011年又增至11.29萬臺,部分是由于更多的織機制造商2010年首次報告產量。在此之后,無梭織機中的劍桿/片梭織機交易量繼續大幅提高,從2012年的23 250臺增至2013年的23 830臺,增幅為2.5%。與此同時,噴氣織機的交貨量增長了7%,從2012年的23 300臺增加到25 010臺。與前些年一樣,亞洲是主要市場,占總交易量的92%(76 390臺)。按國家統計,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投資者,購買了54 830臺織機(占66%),包括30 590臺噴水織機、16 330臺噴氣織機和7 910臺劍桿/片梭織機。印度居第二位,購買了10 060臺無梭織機(占12%),其次為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孟加拉國和韓國,分別購買3 110、3 010、2 820和1 290臺無梭織機,各占總交易量的3.7%、3.6%、3.4%和1.5%。
針織圓機和橫機
大圓機的全球交易量從2011年的28 900臺增長到2012年的36 640臺,漲幅為27%,創下新的歷史記錄。2013年機器的交易量基本保持不變,為36 575臺。亞洲仍是主要買家,交易量為33 440臺,占2013年總交易量的91%。中國以27 460臺的交易量再次居買家之首,占全球交易量的75%;其次為印度、土耳其、孟加拉國和印度尼西亞,交易量分別為1 600、1 490、910和850臺,各占4.4%、4.1%、2.5%和2.3%。
2012年電腦橫機的全球交易量下降了34%,為46 100臺,2013年其交易量繼續下滑24%,降至35 180臺。大部分運往亞洲(30 300臺,占86%),其次為歐洲(包括土耳其),為4 350臺,占12%。中國為最大的買家,購買量達20 800臺,占59%,其次為孟加拉國、土耳其、中國香港和意大利,分別購買了3 960(11.3%)、2 790(7.9%)、1 850(5.3%)和790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