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杰 王玉強 冉令香
摘 要: 職校新生入學教育的目的在于給予及時、科學的學習和生活指導,使其盡快適應學校生活,迅速融入校園文化氛圍,健康快樂地度過職校生活。
關鍵詞: 職業學校新生 心理教育 入學教育 職業生涯教育
職校新生入學教育是學生進入學校的第一堂課,是成功職校教育的開端和基礎。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及發展需求,在入學之初,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新生進行教育。以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完成心理轉變,從而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一、職業學校新生普遍存在的問題
1.從心理狀態來看,大部分職校新生對于職業選擇模糊,入校之初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想在新環境中一展身手,展示自己的新形象;同時具有較強的自卑感,認為學習成績不理想才來到職業學校。少數新生理想信念淡薄,功利心強;以自我為中心,反叛意識強。
(1)職業院校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從入學門檻看,職業學校錄取分數普遍較低;由于受社會上“人才層次論”的影響,職業教育的社會認知度較低,從而導致職業院校的學生產生自卑感,自我評價不當,自我定位不準,對未來人生缺乏信心。
(2)少數職校新生受社會上各種等級觀念的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模糊,缺乏遠大理想和追求,同時表現出極強的功利性;某些獨生子女受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影響,自我意識非常強。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往往我行我素,甚至強加于人。
(3)由于網絡的普及,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但辨別能力弱,有盲目跟風網戀、玩網游,或者轉載不良信息等現象。
2.從學習狀態來看,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因缺乏對自我職業發展方向的認識,學習被動、盲目。
(1)職校新生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認識理解能力強,智力水平高但缺乏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差;二是學習基礎差,智力一般;三是中、高考失利,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學生。大多數學生的專業是父母決定的,他們對所學專業缺乏了解,感到前途渺茫。有的甚至抱著混文憑的想法,畢業后打算托“關系”找份工作。
(2)絕大部分職校新生由于剛從緊張繁忙的中學生活中逃離出來,進入職校后全身心放松,在失去了中考、高考的巨大壓力后,缺乏自主學習動力,因而感到茫然失措。
二、針對職校新生入學現狀實施思想教育的方法
1.軍事訓練與國防教育。學生參加軍事訓練,是實現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競爭與合作意識,養成良好作風紀律、衛生習慣和文明生活方式極為重要的途徑和形式。
2.校史教育。新生入學之初對學校有較大的好奇心。“知之甚愛之切”,對新生進行校史教育。掀開學校的歷史,閱讀學校前進的每一個足跡,翻閱師生共同奮斗的記錄。通過校史教育培養學生的愛校之情,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學生斗志,以校為榮,為校添彩。
3.將人際交往培養納入入學教育。離開了家長的呵護,走進新環境,開始集體生活,每一個學生都面臨人際交往的新問題。要想和同學和諧相處,必須學會謙讓、寬容,學會溝通和團結協作。新生入學的人際關系交往教育尤為重要。
4.心理輔導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
(1)目前,不斷深化改革的高等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形勢,使職校生面臨學習、就業、經濟和人際關系等諸多方面的壓力,必然比普通高校學生遇到更多矛盾、挫折和困惑,故而心理輔導尤為重要。職業學校應把以挫折教育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入學教育,從而開發他們的潛能,增強面對失敗的免疫力。
(2)強化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行為習慣:通過對校園環境、學生宿舍、公寓、食堂等活動場所的規范化管理,規范言行,加強修養;通過組織第二課堂、校園文化藝術節等活動,陶冶情操,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氣質和陽光開朗的職業心理;通過班級管理職業化,按照企業的架構構建班集體,讓學生在虛擬的環境中體會到企業的存在,感受企業文化氣息,培育學生的職業意識和習慣。
5.學習引導,職業生涯教育。
(1)幫助新生明確學習目的和定位,把自己培養成合格的有用之才;教育新生明確學習主體的角色轉變,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把握學習的主動權;幫助新生學會科學地運籌時間,制訂合理的計劃,勞逸結合;幫助新生學會利用圖書館和網絡中的各種文獻資料,充實提高自己,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激發學習動力。
(2)在新生入學之初,通過入學教育介入職業指導,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職業引導,更好地使學生形成專業或職業認知,較早地開展職業準備;在入學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的內容,使新生對學校、所學專業有較清晰的認識,明確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專業發展前景及以后的職業方向,以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幫助他們樹立和鞏固專業思想;通過實踐式、體驗式入學教育滲透職業生涯教育。組織學生到生產一線進行職業體驗,學生身臨其境,對未來從事的事業充滿憧憬和激情,在最短時間內實現職業覺醒,產生職業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組織新生參加各類招聘活動,親臨招聘現場。使學生置身于求職氛圍中,了解用人單位的招聘程序和信息,同時讓學生更直接地了解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明確自己與標準間的差距和今后努力方向。
新生入學教育不但要讓學生在形式上入學,還要在行為上、心理上入學。新生入學教育不是開幾次會、談幾次話就結束的,而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開展新生入學教育,指導學生更快地融入新校文化氛圍并盡快適應生活,使他們身心健康而愉快順利地度過職校學習生活,是每個學校開學之初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