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仙
摘 要: 水墨畫以筆墨情趣優美和諧、妙趣橫生、意境深遠而獨到,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和美學思想。
關鍵詞: 觀察 感知 筆墨 獎勵
水墨畫以筆墨情趣優美和諧、妙趣橫生、意境深遠而獨到,無時無刻不體現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和美學思想。但是,在目前小學美術課程中,水墨畫教學尚屬弱項,一是安排課時較少,二是部分教師教學方法不當。多年傳承的東西必定有它的精妙所在,一定不能丟棄,新時代要求藝術作品必須不斷創新、科學發展,才有生命力。
針對以上情況,我以在校3~6年級學生為主要實驗對象,做了一些有效嘗試,利用美術課和水墨社團活動時間組織教學,進行實踐研究,得到很多啟示,下面就我的教學實踐談幾點。
一、養成良好習慣,促進高效學習
水墨畫不同于鉛筆、蠟筆等畫種,需要準備的工具較多,在繪畫過程中,經常出現顏料弄臟手、衣服、畫紙或者水撒到桌子、地上、畫紙上等情況。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教學之初就要求學生掌握各種用具的擺放位置、使用的前后順序、方法步驟。其次,要求學生作品完成后收拾好用具。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應有始有終,如此才能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水墨畫。
二、在觀察中感知,在練習中體驗
對于初學水墨畫的孩子來說,他們對毛筆的特性不是很了解,對水與墨的掌控能力較差。所以我從“牽一根線條去散步”的線條練習開始,讓學生充分體驗筆墨與宣紙結合的奇妙,以及枯筆與潤筆的不同,并由此展開聯想:不同的用筆產生的肌理適合表現哪些事物,使學生明白繪畫時選擇恰當用筆方式的重要性。
對于初學水墨畫的孩子來說,臨摹練習無疑是學習的第一步。由于孩子們沒有統一的學習畫冊,每次上課前我都會先去文印室印好學習資料下發給學生。每次學習新內容,我會先組織大家坐下來靜靜賞析,指導學生用心觀察畫面,分析畫中主要用筆特點及用色方法,然后具體示范繪畫步驟,學生看完后進行分散練習,學習效果非常好。
三、巧用獎勵機智,促進學生成長
1.宣紙獎勵
學生初學水墨畫,往往練習一幅作品會廢掉很多宣紙。為了幫助學生在繪畫中養成細致認真的作畫習慣,我跟學生約定,被老師留下一張作品,就會得到一張新宣紙的獎勵,大家就不用擔心經常買紙的問題了。孩子們為了得到老師的獎勵,在作畫過程中越來越用心,作品效果越來越棒,而廢掉的紙張也越來越少。
2.畫冊獎勵
為讓學生能得到更好地提高,我跟孩子們約定:只要有3張作業被老師留下,就可以到老師處申請領一本畫冊帶回家欣賞學習。兩個星期后完好地把畫冊歸還給老師,并且上交一張作業。孩子們為了得到老師的畫冊,個個都很努力。隔段時間我組織學生交換學習,確保人人都有機會領到自己喜歡的畫冊進行自主學習。
3.糖果獎勵
在每月一次的小型學習交流中,學生每人拿出一張本月練習最滿意的作品供大家相互欣賞學習。積極發言且講得好的同學可以到老師糖果盒里優先挑選自己喜歡吃的糖果,被評為本月優秀作業的同學可優先挑選。雖然是一顆小小的糖果,但孩子們吃著分外開心。學生喜歡看就喜歡畫,在看的同時相互啟發、相互影響,從而激起更大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同時使學生逐漸學會正確對待自己,形成客觀評價同伴與關心同伴的良好品質。
四、“私人訂制”,促進個性發展
教學中,我采用鼓勵為主的教學形式,根據學生不同的繪畫能力,給他們安排“私人訂制”的學習內容。對能力差的學生不施加壓力,而是在引導的基礎上肯定優點,鼓勵他做得更好。如周某喜歡畫有很多內容、情節的畫,我就讓她畫出自己的感受,并指導她合理布局,注意遠近大小層次,由原來的凌亂變得豐富;阮某的畫大氣、簡單、缺少韻味,但構思巧妙,我注意鍛煉她的筆墨情趣、運筆和用色,這樣她的畫獨具特色。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增強了她們的自信心。對于能力強的學生則培養他們多創作有創意的作品,使他們變興趣為技巧,用毛筆畫畫,能大能小、能粗能細,揮灑自如、痛快淋漓。
五、搭建展示平臺,舉辦作品展覽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堅持學習水墨畫的興趣,我經常勉勵學生,期末為優秀學員舉辦作品展覽。孩子們都想在大家面前好好展示自己的實力,所以平時很注重作品的積累。期末,我在學校創新園里把學生的優秀習作布置在櫥窗里,吸引很多學生、老師和家長駐足欣賞。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全校展出并得到大家的肯定,自豪感倍增。
實踐證明,在當前我國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繪畫多以簡筆畫為主,形體平面化,色彩運用協調能力較差,構圖缺乏立體感。而我在水墨畫教學研究中體會到,水墨畫教學不失為一種彌補以上不足的良好教學形式。在積淀水墨韻味、展現筆墨意境、體味童真稚趣的過程中,我一路欣賞著孩子們在學習中呈現的如花苞綻放般的美麗風景。通過水墨畫的學習,學生的繪畫能力、審美情趣大大提高,并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興趣,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注意力及思維能力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