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文斌

生態與工業,似乎是一對矛盾的卵生體:要生態就不能要工業,或者有了工業就不能保護生態。這樣的理念,曾經左右了雅安很長一段時間。實際上,落后的工業肯定會破壞生態,而“落后”,正是與“破壞”相伴而行。
雅安是一個生態城市,森林覆蓋率62.7%,這一傲人的數字讓雅安成為四川生態第一市。
生態,是雅安的未來與希望,而工業,是雅安前行的動力與發展的源泉。基于生態這一核心優勢和金字招牌,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新型工業,成為雅安上上下下的共識。
而新型工業,正是四川省委“三大發展戰略”中“兩化”互動發展的重要一極,正是摒棄落后工業,實現生態與工業協同發展的重心。
連日來,《當代縣域經濟》記者奔赴雅安三區六縣,近距離感受到雅安新型工業的崛起。雅安工業,在綠色生態中鑄起雅安產業魂。
以大開放胸襟廣納全球資金
優異的生態,為雅安發展新型工業提供了堅實的環境容量,也為發展工業打下了厚實的根基。雅安擁有世界上唯一一個獨立成礦的碲礦床,是四川五大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同時,其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1601萬千瓦,占全國的四十分之一,全省的十分之一,是全國十大水電基地之一。
蘆山地震后,雅安既有繁重的重建任務,又要努力實現后發趕超,其發展的艱難可想而知。
可是,雅安新一屆市委、市政府不僅沒有畏難,反而看到了機遇。“雅安要崛起,重建是機遇,產業是希望。”9月2日,四川省政府秘書長、雅安市委書記葉壯在專題調研新型工業化推進情況時這樣說。
當日,葉壯先后深入中國·西部云谷自主可控云計算(示范)中心、雅化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雅化產業園、金紅葉紙業有限公司生活用紙項目、雅安三九藥業有限公司及華潤三九(雅安)醫藥產業園實地察看。每到一處,他走進企業生產車間、建設工地,參觀產品生產流程,察看企業項目建設進展,詳細了解企業生產、銷售、運營情況。對發展新型工業,雅安上上下下充滿熱望。要知道,在五年內,雅安要徹底改革雅安實業發展落后局面,努力再造一個新雅安,最大的希望就在工業。未來,工業將是雅安的核心增長點。
抓規劃抓園區抓開放,葉壯向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企業家傳遞出一個熱切的聲音:“開放的胸懷支持企業到雅安發展、支持在雅企業做大做強,支持民營經濟和國有企業發展壯大。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讓更多的企業家關注、認知、認可雅安,到雅投資興業,共贏發展。”
抓動力抓服務抓底線,雅安以大開放的胸襟,“對重點產業、優勢企業和工業集中發展區域,建立領導聯系服務機制,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堅決防止和懲治吃拿卡要、辦事效率低下等問題。緊緊抓住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擴權強縣等機遇,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全方位地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確保企業家舒心創業興業,企業快速做大做強。
全市上下的辛勞換來累累碩果,2014年1-8月,雅安市“3+1”優勢產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58.6億元,占雅安市規模工業企業總產值的81.9%,累計同比增長11.8%,拉動雅安市規模工業增長9.9個百分點。其中,水電及電冶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7.8億元,累計增長10.6%;機械制造產業實現總產值36.1億元,累計增長5.9%;農產品加工產業實現總產值45.3億元,累計增長15.8%;新材料產業實現總產值29.4億元,累計增長20.5%。
一座城市與一個企業項目
作為四川省規劃的六個汽車產業發展重點市之一,雅安汽車生產制造業具有悠久的產業發展歷史和成熟的產業發展基礎。上世紀90年代,雅安通工汽車作為雅安汽車工業的代表,具有較強的市場知名度。
目前,雅安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微型車后橋研發生產基地和西南最大的汽車驅動橋半軸專業生產基地。其中,微型車后橋市場占有率超過60%。
恒天汽車,一個新崛起的中國汽車品牌,誕生三年,便選擇與西部的雅安緊緊聯系在一起。充滿活力的恒天,渴盼快速發展的雅安,二者結成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在中國的汽車產業大潮中同進退。
2014年7月5日,一個讓雅安銘記的日子,這一天,中國恒天集團雅安汽車生產基地項目在成都簽約,恒天集團計劃在雅安建設汽車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就將建設年產10萬臺大SUV(越野車)基地,總投資近30億元。項目將2015年12月投產,2017年全部達產后,每年將實現銷售收入約200億元,稅收約20億元。
這是雅安災后恢復重建迄今引進的最大的產業項目。葉壯高興地說,這一合作也開啟了央企支援災后恢復重建的新模式。他表示,雅安市委、市政府將認真履行簽約承諾,建立支持中國恒天集團雅安汽車生產基地項目建設的“綠色通道”,為項目近期動工建設、早日建成達產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這是雅安舉市關注并傾全力建設的項目,其承諾擲地有聲。短短一個多月后,工程便啟動建設,全市迅速成立23個工作組,前往工程所在的村組展開搬遷。
恒天汽車項目搬遷工作共涉及雨城區草壩鎮草壩村、水津村、金沙村、栗子村等515戶。自9月1日搬遷工作啟動至9月30日,項目協議簽訂戶數已達427戶,超過總任務數的86%。即使是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雅安各項災后重建重大民生項目均按原定計劃繼續推進,到10月2日,項目地塊搬遷工作已完成約5萬平方米,創造了令人驚奇的“雅安速度”。
以生態的名義發展工業
黨的十八大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明確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作為四川生態第一城,雅安正在全力踐行黨的生態發展觀。發展生態工業、實現循環經濟成為了雅安人民的共識。
雅安市委三屆七次全會提出,推進新型工業化,在工業增量發展中調整、優化結構,補齊雅安實體經濟不足這一短板。2014年,雅安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推進工業強市,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是全市迫切的任務。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加快構建具有雅安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走出一條綠色低碳的新型工業化路子,成為雅安工業發展的破題之選。endprint
生態工業在雅安快速崛起
在滎經縣烈太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一企業充分展示了新型工業變廢為寶的魅力。花崗石產品在開采和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廢料,可是,經過全電熔壓延法技術,該企業生產出了晶瑩剔透的微晶玻璃裝飾板材。利用廢料生產微晶玻璃新材料,不僅開發了廢棄物潛在的價值,還保護了環境。
蘆天寶飛地產業園區禁止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入園,在源頭上實現高標準入園,逐漸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機械制造、農產品加工為主導的產業;雅安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以農產品加工和生物制藥為主導產業。
石棉工業園區以鋅、硅鉻、磷化工和新材料為代表的四大產業集群正蓬勃發展。
蘆山縣工業集中區以紡織、電冶、新材料為主導的產業正在快還崛起……
目前,雅安市已初步形成了水電電冶、機械制造、農產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為主的“3+1”優勢產業,培育發展了以生態優勢為支撐的綠色經濟,規模工業邁上百億新臺階,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信息化與工業化高度融合的新型工業化在雅安市得到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補“欠賬”雅安只爭朝夕
“對雅安而言,重建是機遇,產業才是希望”,這是雅安市委副書記、市長蘭開馳在“2014海外臺商天府行”雅安專場推介會上對投資者所說的話。他相信,時下的雅安是一片對投資者都充滿機遇的土地。
為了支持雅安在災后重建過程中全力發展產業經濟,中央和四川省在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產業等10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雅安當地在用地指標、留存電量、專項信貸和審批權限等方面也給予了諸多優惠政策。
雅安發展工業急切之心可從9月17日由雅安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促進當前工業經濟穩增長的九條措施》中一窺端倪,“九條措施”扶持工業企業的力度前所未見,既接地氣,又頗具操作性,可謂發展工業經濟的行動鋼領。
按照規劃,雅安市明確了到2020年GDP要力爭突破1000億元,而工業經濟是雅安市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和同步小康的重要支撐。要達到1000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新雅安,任務極為艱辛。
雅安瞄準目標,不畏難,迎著挑戰而上。“九條措施”條條具有針對性——
抓重點項目,籌集35億元資金,用于全市園區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工業發展資金中安排7000萬元,對當年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的制造業項目給予適當的建設資金補貼。
搞技改創新,在工業發展資金中安排2000萬元,對重大技改項目按規定給予獎勵,獎勵金額最高50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研發機構,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獎勵。
增金融服務,建立“助保貸”風險補償金,增加2億元以上融資擔保公司注冊資本金,對成功上市的本地注冊企業給予100-200萬元獎勵。
強電力保障,完成電網建設改造投資7.3億元,新增供電能力60萬千伏安,滿足企業新增用電負荷需求,力爭全年工業用電量增長10%以上。
中小微企業,在工業發展資金中安排1000萬元,用于對中小微企業獎勵和補貼,對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減輕企業負擔,實施工商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和“先照后證”登記制,全面清理各類涉煤行政事業、中介服務及培訓收費項目,暫停征收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取消省級以下設立的涉煤收費,規范各類涉煤培訓并降低收費標準25%。
做活服務機制,建立工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市領導聯系重點工業企業制,對涉及工業企業(項目)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實行跟蹤服務,對議定的重要事項,實行限時督辦。
一條條具體可行的措施,細化到具體數據,精準到各條塊的操作目標,展示了雅安打“硬仗”、補“欠賬”的信心與決心。
“企業是工業經濟的主力軍,《措施》在促進企業做大做強方面給予了更大力度的支持。”雅安市經信委副主任周劍波如是評價“九條措施”。
而企業家們則從“九條措施”看到了雅安的希望與前景,四川一名微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剛琳說,在當前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這有利于增強企業信心、提升企業士氣,鼓勵企業更好地為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服務。
雅安生態工業,正在中國西部悄然崛起。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雅安市委宣傳部提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