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一個傳統中國庭院的建筑里把現代用餐體驗和傳統中國飲食結合使其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如恩設計研究室嘗試了許多種方式,在這個傳統庭院中,將新與舊、新鮮與陳舊、光與暗、開放與封閉不斷地并置,于建筑體驗中體現了烹飪的概念。
北京黃浦會高級餐廳位于高樓林立的北京金融街中的一個四合院里,占地2080平方米,坐擁金融街西花庭,共分上下兩層,首層為酒吧長廊和貴賓包廂,地下一層為主就餐區、半包廂區域和黃浦會紀念品精品購物角。集中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一個傳統中國庭院的建筑里把現代用餐體驗和傳統中國飲食結合使其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如恩設計研究室嘗試了許多種方式,在這個傳統庭院中,將新與舊、新鮮與陳舊、光與暗、開放與封閉不斷地并置,于建筑體驗中體現了烹飪的概念。
進人餐廳穿過走廊,被一片純白所包圍。就象中國的歷史,寧靜而尊貴的空間,以這純粹的白來演繹中式建筑的細節而非其它晦澀的色彩來裝點。白色的長廊讓即將要走人其它變化空間的人們以充分的放松和休憩。純黑色調的酒吧空間和白色的走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里,傳統中式屏風的圖案被經過重新詮釋的量身訂置的圖案所代替,如水波一般的環形圖案重迭交錯,仿佛在室內延續了庭院中的水景。
燈光流過“斷裂”的庭院,回旋在餐廳那數以萬計的懸吊的不銹鋼片之間,這些不銹鋼片將人們各自的形象映入,更以一個提醒者的身份,讓人們通過它們從上方瞥見整個院落。下沉的庭院被一股細流圍住,與上方的水池相映成趣,同時,烏木色的屏風重構了庭院周圍門廳和房間的空間。屏風之后是一個半私人的用餐空間,提供了一個回顧庭院風景的機會。
貴賓包廂的色彩各不相同,由特別設計定置的漆器屏風構架而成。其中最能體現傳統中國文化特質的當屬最北端的包廂,最為吉祥,最為精致繁復。樓梯象征并宣揚了中式食物的準備過程。抬級而下,人們一步一步的體驗了中餐的烹飪方式所獨有的慢工細活,而當人們走完樓梯后,就可以入座來享用食物本身的美味了。
這個項目實際上是對一座四合院的改建。因此,整個建筑的結構被設定為“準歷史”式。作為對于近來拆遷趨勢和漠視文物保護現象的一種“呼應”,第一層的庭院被上下打通,用玻璃建造出一座水池,水中映像安靜地回顧著已經逝去的原有庭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