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以‘釘釘子精神下好改革先手棋。”全省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暨全省第二次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對改革的“釘釘子精神”再次做了強調,要求在抓改革擴開放上精準發力、更加努力。
全面深化改革開局之年時間過半,我們已經有了良好的社會思想和輿論環境,許多改革規劃與方案已公之于眾,此時,改革實踐絕對不能出現疲軟狀態,更加需要發揚好“釘釘子精神”,把思想認識層面的勇氣、決心進一步強化,把實踐操作層面的“敢闖敢試”精神更加凸顯出來,認清發展痼疾所在,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改革策略,穩步、精準推進各領域改革。
提高改革精準程度,需要重點突出、敢于嘗試與突破。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廣,但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關鍵是把重點拎出來、把難點理出來,敢于啃硬骨頭,“抓關鍵促突破、以重點帶全局”。
改革精準度的提高,有賴于對發展進程中突出矛盾的全面、深刻認識,即改革要“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明確改革時間表、路線圖、責任書;有賴于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與精神支撐以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的及時、全面掌握,突出“需求導向”,厘清改革思路,拓寬體制機制創新空間,讓改革目標清晰起來。
比如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把國有企業改革放在顯著位置,而國企改革的核心與重點在產權制度改革。貴州省屬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在股比設置、合作方式、政策落實上,立足企業發展與布局實際,以最大開放度、最大靈活性、最大推動力引進戰略投資者,發展混合所有制,步驟清晰,目標明確,表明了改革誠意與決心,在謀篇布局上體現了精準改革的內在要求,接下來就是具體改革實踐的檢驗。
國企改革一方面是增強自身實力與競爭力,另一方面是釋放更大的市場空間,為非國有經濟創造良好生存土壤,營造各類市場主體共同成長的公平環境。所謂“抓關鍵促突破、以重點帶全局”,正是希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讓政策紅利惠及所有利益相關者,激發全社會的創造力,集聚推動各項事業進步的正能量,促進經濟社會整體進步。
精準改革需要分辨政府與市場邊界的眼光與智慧,把握“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原則,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因此,對政府而言,其職責就是“管住自己的手”,維持良好市場秩序,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切實發揮決定性作用,這對貴州大力實施開放型后發趕超之路尤其重要。
改革確實是一場硬碰硬的利益較量,部門之間、團體之間,利益聯系紛繁蕪雜。當下,貴州改革開放總體仍然滯后,所以,需要釘釘子般的精準度與力度,把有利于全局發展的體制機制扎根于經濟社會深處,形成符合發展規律的利益分配規則,更好推進各項工作,為“促增長、保總量”的下半年經濟發展首要任務以及跨越發展、后發趕超戰略提供有力制度支撐。(執筆/岳 振 責任編輯/奚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