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春

2012年以來,貴州省檢察機關始終把服務保障民生作為檢察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民群眾反映強烈、黨委政府和媒體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作為切入點和著力點,著眼于促進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維護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服務保障民生工作成效顯著。貴州省檢察機關在民生領域開展預防工作的做法被最高人民檢察院作為經驗向全國推廣。
2013年12月17日,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對貴州省檢察機關查辦和預防民生領域職務犯罪工作作出批示:“很好,近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涉農資金、民生補貼、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深入開展專項查辦和預防工作,在源頭上減少和遏制腐敗案件發生,為保障民生資金安全、維護群眾切身利益作出了重要貢獻。”
執法為民
從理念定位上服務民生
在執法觀念上“為民”。全省檢察機關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為民執法”的理念,堅持把人民滿意作為檢察工作的最終標準,把維護人民權益作為檢察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使服務保障民生融入到每一個檢察干警的思想血脈之中,把每個執法崗位都當作為人民服務的平臺,把服務民生理念滲透到每一個檢察工作環節,落實到檢察工作的各個環節,使檢察工作成為彰顯公正、排解民憂、化解民怨、維護民權、贏得民心的工程,使服務保障民生的要求在檢察工作中更好地得以落實,使檢察工作真正符合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
在執法方式上“便民”。全省檢察機關在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剛性執法的同時,努力轉變執法作風,改進執法辦案方式,盡可能給予涉案群眾以柔性關懷,尊重人格,維護權利,樹立檢察干警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廉潔執法的良好作風,使檢察工作成為彰顯公正、排解民憂、化解民怨、維護民權、贏得民心的過程。以檢察室、檢察聯絡站為平臺,深入群眾、深入實際,了解民生熱點,感受民生難點,找準檢察機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關鍵點,更好地履行檢察職能,改善和保障民生服務,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在執法效果上“利民”。全省檢察機關堅持以法律效果為基礎,以社會效果為目標,在打擊和震懾犯罪,維護法律尊嚴的同時,積極注重保障人權,使辦案的效果最優化、最大化。貫徹恢復性司法理念,擴大和解、息訴等司法手段的運用,使犯罪人員真正認罪服法,盡可能消除當事人之間的積怨,修復社會關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在堅持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的同時,還立足檢察職能,依托、配合政府職能部門,拓展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渠道和空間,共同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努力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立檢為公
從執法辦案上貼近民生
積極參與食品藥品安全等專項整治,寧民心。2012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批捕制造、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食品、藥品犯罪858件933人,起訴1023件1153人。安順市西秀區檢察院在打擊危害民生安全刑事犯罪工作中,成功辦理“凌某某涉嫌生產、銷售病死豬肉案”、“韋某某加工毒蕨菜”案及案值達1.8億元的“韋某某、袁某某生產地溝油案”等涉及食品安全領域的犯罪案件,共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5人,有效打擊了食品安全領域犯罪行為。
積極開展查辦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的職務犯罪專項工作,護民權。全省檢察機關不斷加大查辦征地拆遷、移民安置、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等民生領域職務犯罪工作力度,2012年以來共立案查辦民生領域職務犯罪339件450人,確保國家利民惠農政策惠及千家萬戶。黔東南州檢察機關在走訪民生活動中得知群眾對該州水利系統特別是農村飲水工程項目中存在的問題反映強烈后,及時對水利工程招投標、工程建設、資金撥付等環節進行摸底調查,發現該州水利系統在工程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確存在工程造假、串通招投標、虛增工程量、工程質量差等問題,以此為線索共查辦水利系統職務犯罪案件23件25人,涉案金額共達800余萬元。
積極服務農村改革發展,保民安。全省檢察機關開展查辦涉農職務犯罪專項工作,重點查辦發生在征地補償、糧食直補、退耕還林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環節的職務犯罪案件,2012年以來共立案偵查涉嫌職務犯罪的農村基層組織人員297人。依法批捕農村黑惡勢力、偷牛盜馬、破壞生產經營等犯罪3458件3769人,批捕制售偽劣農藥、化肥、種子等坑農害農的犯罪499件613人。大方縣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充分發揮檢察監督、預防職責,積極服務村居“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積極打擊村居“兩委”選舉中出現的賄選、拉票行為,真正保障讓想為群眾辦事、能為群眾辦事的人通過選舉脫穎而出。
發揮職能
從預防職務犯罪上服務民生
全省檢察機關重點針對惠農領域政策實施、項目建設、資金投入等開展預防工作,確保國家政策落實和投入資金安全,切實維護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
在“十大民生工程”和“十件民生實事”領域開展預防,維護群眾利益。全省檢察機關圍繞省委實施的扶貧脫貧攻堅、就業和創業、公共衛生事業建設等“十大民生工程”和“十件民生實事”領域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涉及資金2300多億元,確保民生資金落實到位,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突出問題和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深入分析研究“十大民生工程”職務犯罪易發多發的環節及原因,開展預防調查278項,形成預防報告216份,做好風險排查和預測預警。結合預防調查情況發出檢察建議487份,被有關單位采納376份,幫助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165項,積極預防和減少在“十大民生工程”和“十件民生實事”實施過程中發生職務犯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
在損害群眾利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職務犯罪領域開展預防,贏得群眾信任。全省檢察機關堅持“涉及民生、民利的案件查辦到哪里,專題預防就跟到哪里”的工作思路,主動深入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找準專題預防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2012年以來共深入征地拆遷、礦產資源開發、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社會保障、教育、就業、食品藥品安全等8個民生領域開展預防工作2302次,提出預防對策1047項,形成202份專題報告報送當地黨委、人大、政府。共立案查辦涉農民生領域職務犯罪案件1985件2344人,提起公訴1396人,通過辦案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3.83億元,在強化民生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確保國家惠民利民政策落實到實處,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千家萬戶作出積極貢獻。
2013年9月,黔東南州檢察院針對藥品采購、新農合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預防檢察建議,引起當地黨委高度重視,推動全州建立健全“藥品采管分立”、“醫療機構動態管理”等制度,截至今年5月,促進全州整改定點醫療機構73個,藥品網上集中采購量同比增長50.7%,促使醫療資源更好惠及民生。
在涉農職務犯罪領域開展預防,解決群眾困難。全省檢察機關共介入中央對貴州扶持的支農惠農項目88個,涉及中央轉移支付專項資金600億元。按照“資金分配規范、適用范圍明晰、管理監督嚴格、職責效能統一”和“有一個涉農專項就建一項管理制度”的要求,推動有關部門健全完善支農惠農資金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88個,重點預防支農惠農資金流失,促進農村反腐倡廉建設,防止激化農村社會矛盾,為農民增收、農業增長、農村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威寧縣檢察院針對“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和“養羊扶貧項目”中存在的廉政風險漏洞,向當地黨委政府報送預防建議,推動完善相關機制,促進4億余元民生項目資金真正惠及群眾。
服務保障民生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貴州省檢察機關將繼續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抓好服務保障民生工作,用公平保障民生、用正義呵護民生,真正做到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所及所盼的事零懈怠,切實為建設幸福貴州保駕護航。(作者單位:貴州省人民檢察院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