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冬迷
【摘要】Well begun,half done.小升初英語教學銜接的成敗決定著今后英語教學能否順利開展。在此階段,任課教師要有清醒的認識,知道要做些什么工作(在實踐中,我認為教師要認真做好以下工作:一、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二、讓學生掌握好音標;三、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如何開展工作(始終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學生積極性,扎實積累)才能順利完成教學銜接的任務。
【關鍵詞】明確學習目的 掌握音標 激發學習熱情 養成良好習慣
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是人生旅途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初一學生對于英語這門課,有一定的好奇心,一般是一種較短暫的直接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課程內容增多,難度加大,就會有一些學生把這門課當成負擔,到初二出現分化,部分學生厭學。作為英語任課教師,如果對此沒有清醒的認識,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解決好中小學銜接問題,就會陷入一種被動的境地,以致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習質量。在小升初這個問題上,教師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
從明確學習目的入手,初步構建學好英語原動力。教師在第一節課開始就重視講解為什么要學英語的問題。
1.生活需要。生活需要是我們做一件事情的強大動力。我的第一個標題是:生活中的英語。我讓同學們自己說說身邊見到的英語,有的同學說KFC,有的說NBA,CBA等,我給同學們出示了路邊常見的字母P,公交車上的up和down,車輛駕駛方向的L和R,衣服吊牌上的S、M和L,以及表示方向的N等,問他們是什么意思?我還問時下流行語中,“犀利哥,酷哥,Hold 得住”是什么意思?此問題一出,立刻引起同學們的興趣,他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我順勢引導,生活中英語無處不在,掌握好英語就能掌握更多的生活資本,我希望同學們能掌握好英語,永遠做生活的主人。
2.考試需要。我實事求是,毫無隱瞞地告訴他們,要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學并獲得大學文憑,將來要評職稱,都需要學好英語,沒有這個條件,是很難的。為什么呢?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國際語言之一,是我們與國際接軌,學習外國文化,了解國外情況的主要途徑,而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也是最好學的語言,所以就要通過考試的方式讓大家學好它。盡管有些學生也說學英語是賣國。我說這是大錯特錯了!為什么?我們通過學英語的方式達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若不然,在時下生活國際化的年代,哪天被人賣了,還要幫別人數錢都說不定。同學們笑了.....
3.智力挑戰。學好一門外語是一種本事。我給同學們來個小激將,我說:看誰有本事學好英語?哇,馬上就會有激進分子回答說:我能行!對,我能行,這是自信的開始。我馬上灌輸英語組的勵志語:English ,I can!全班同學響起了熱烈的讀書聲:English ,I can!第一節課,我讓他們覺得英語既親切又是必須的。我也為此埋下第一道伏筆:學好音標,就不怕英語學不好。
二、掌握音標
如何讓學生學會讀和記英語單詞呢?我嘗試在語音教學方面有所突破性地展開教學,以便學生首先會讀單詞。我的教學目標是學生學會拼讀單詞,擁有“形現音出,音出形現”的能力。并進行階段性的目標小結與測試,設關讓學生闖,增強趣味性。讓學生在闖關趣味中找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習變得輕松好玩。經過實踐和努力,我認為過語音關是提高大面積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的關鍵,也是第一步。
1.啟發學生學會音標。四十八個音標在學生眼里可不是簡單的符號,很多同學覺得難,但我有好辦法。在這一好的理念“學生是學會的而不是教會的,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地引導下,我及時整合學生在小學所積累的一些詞匯并讓他們認讀,學生既自信,又想表現,因為:
我會讀,我要記牢。
car ball girl see two
bus box father big book bed bag
cake five boy
hear hair poor
go house
我及時表揚他們,并且說同學們實際上已經會讀二十個元音音標了,學生們表示不信,我說你們是最棒的,來吧,試試看。我鼓勵他們用拼漢字讀音的方法來拼自己已經會念的單詞,學生去做了,而且會拼了,他們很高興。我及時給他們糾正一些音的讀法,并告訴他們什么是長元音、短元音、雙元音。二十個元音,一下子記下不容易,光說不練也不行。在學生基本上會讀之后,我首先設計一些單詞和音標的連線題,讓學生進一步熟悉這些音標,我還讓他們用本子來抄下這些元音音標,下一節課前還要進行聽寫。通過強化記憶的方式讓學生記下這些符號,事實證明,效果不錯。我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學習輔音。(1)和學生體驗拼讀單詞。我設計的練習是“我能拼讀”,如,[hi:] [ f?t ] [leg] [gε:l] [ fa: ??] [ca:] [m?:ni?] [b?:l ] [ b?ks ] [tu:] [feis] [ b??] [faiv] [a:ft?nu:n] [? is] [??t ].學生間合作拼讀單詞。在學生基本上熟悉音標符號之后,我又給學生提出進一步的挑戰,我請他們翻開書本的詞匯表,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試著挑戰自己能否懂得讀完詞匯表上模塊一所有的單詞。學生躍躍一試,有三分之一同學做得很好,有個別同學比較吃力,還有一些同學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但總體效果良好。在練習的過程中,多鼓勵學生參與,及時肯定他們的學習效果是關鍵。(2)及時拔高手不軟。教師的任務是精心設置梯子,即設置多個闖關的拼讀練習給學生,抓住學生的自信心和競爭心理,鼓勵學生去自主探索,讓他們在進一步體驗中獲得成就感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變乏味為挑戰,變競爭為更強大的動力。兩個星期之后,學生基本上學會拼讀完本冊書的單詞,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endprint
2.探討“形現音出”。在學生識記音標和學會拼讀之后,我嘗試和學生一起脫離音標拼讀單詞。(1)找出不同的音標下的相應的字母及字母組合。如, lake bag Aa [ei] [?] she leg Ee [I:][e] bike hit Ii [ai][i] go fox Oo [??] [?] use few bus Uu [ju:][?] her bird nurse er ir ur [ε:] floor horse four oor or our ore [?:] 等。(2)把一些組合的發音當作一個單詞來教,如tion or al ly ther queen oy ight etc,有了這些積累,以后碰到類似的組合,記起來就容易多了。(3)把歸類好的單詞抽掉音標,讓學生根據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來嘗試念出單詞。讓學生在合作、互補、競爭之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另附元音、輔音組合規律,查看附表)
3.練熟“音出形現”。要能夠熟練地使用英語這一工具,就必須擁有較高的詞匯量,這是學習英語的一個重要特點,而要擁有一定的詞匯量,就必須從記單詞著手。記單詞,這是大部分中國人都特別頭痛的事,對于中學生來說,也同樣如此。首先教他們一些便于記憶、鞏固的方法,如音標記憶法、歸納記憶法、情景記憶法等等,我還和學生一起探討“音出形現”,這是一種英語學習的能力,我們知道:英語是拼音文字,能說就要會寫。如果“形出音現”的能力已成事實,那么擁有“音現形出”的能力就成了必然。我每節課利用幾分鐘時間有針對性的和學生一起回憶音形結合。如:我說boy這個單詞是,我讓學生一起回顧輔音是哪個字母,元音是那兩個字母組合,然后讓學生寫toy joy point soil noise等等。有些人認為這樣做很繁雜,但總結起來也就是22個,基礎單詞不必練多,反復熟練是關鍵,因為“成功是簡單的重復”。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學習發生了興趣,才會享受學習的歡樂,從而更加熱受學習。我的一些激趣做法是:
1.做好鋪墊,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活動。在實踐積累中,我發現學生怕聽怕說英語,并且他們也缺乏相應的學英語的大環境,久而久之,聽說課就變成了只聽不說課,老師也漸漸習以為常了。我覺得要想讓學生開口說英語,必須先讓他們有熱情。我精心備課,抓準單元核心句型,再配上一些單詞短語,反復讓學生操練,掌握之后,我再在課堂上開設形式多樣的口頭練習活動。具體做法:(1)組織學生進行句型問答,讓每個同學都有參加的機會;(2)設置情景,讓前后所學知識能夠連貫使用,這樣既可以復習鞏固學過的知識,也可以讓學生有鍛煉口語的機會。(3)巧設課堂小游戲或小比賽。在學完課文新內容后,適當設計一些新穎巧妙的小題目,以游戲或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復習鞏固新知識的積極性。以上這些口頭活動,占用時間雖然不多,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有了聽說的機會。既提高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聽力,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運用幽默的教學語言和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每堂課都有特定的學習內容、固定的時間,作為一個好老師,應當用生動的語言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去吸引學生學習。所以,我每節課都盡力做到精神飽滿,語言生動清晰,方法多種多樣。在教學中,我結合教材內容的實際,并運用演示、講授、提問、討論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幫助學生對新知識進行趣記巧學,從而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如陳述句變為疑問句方法的口訣:一調二改三問號。口訣朗朗上口,容易記牢。同時還要學生明白:調什么?改什么?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也要在練習中讓學生去感悟和領會。另外,在練習設計方面,教師還注意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避免差生做題產生自卑心理。這樣,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有所發展,使學生越學越有激情。
3.積極備學案,基礎知識課課清,重難點知識周周清。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嘗試了很多種激趣的手段,但沉淀下來,發現最好的激趣手段是因積累、獲得而形成的穩定又有自信的興趣。因此,初一階段,我重點使用這種激趣手段。我的做法是:每一天及時進行單詞句型記憶的檢測即聽寫;每一周進行總的單詞和句型的檢測---基礎測試;每一周進行一次知識清單結算,突破重難點,不合格的再來一次。平時作業量不是很多,但基礎、重難點知識則進行反復訓練。學生練習一次比一次輕松,能記得更多,而不是去反復寫沒有把握的試題,學生愿意做,效果也很好。
4.注意多鼓勵和及時表揚學生。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贊賞,尤其是學生。學生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我認為,對于有進步或表現好的學生,老師及時、真誠和恰到好處的表揚,能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高,所以,我能積極尋找學生的閃光點。有些學生學習成績不夠好,但他的英語書寫很棒,或者他回答問題的聲音響亮,語感較好,我都對他們進行表揚,使他們在得到贊賞的同時,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總之,我深深的體會到,只有讓學生在參與教與學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才能喚起他們學習的熱情,形成持久而穩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養成良好習慣
我們都知道: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沒有良好地學習效果,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品質的重要表現。在小升初銜接階段,我重點培養學生以下學習生活習慣:
1.讓學生養成聽讀的習慣。語言是有聲地藝術。古人語:“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對于初學者,我建議他們先從聽開始,先聽再模仿。時間可以安排在早自習或者上課過程中,學生晚上在家也可以安排一個時段聽一聽。朗讀時首先要讀準單詞,理解大意。學生可以根據上課時播放課文原聲帶,邊聽邊糾正語音,語調,模仿錄音,然后自讀。養成誦讀的習慣對于英語學習相當重要。
2.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閱讀能力是英語能力的主要內容之一。很多中國的孩子學英語,基本上就是那本教科書,這對于他們的知識面來說是很窄的,極不利于英語能力的形成。英語中有一句諺語: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光靠課堂上教師安排的閱讀材料是遠遠不夠的。那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呢?教師要幫學生選擇閱讀材料。初中生沒有多少詞匯量,選擇最簡易的內容來幫助學生學會做閱讀練習;閱讀的內容也該適應他們的興趣、愛好,符合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學生只有感興趣,看得懂,他們才會愿意去看,閱讀的教學才能進行下去。只要教師引導得當,措施得法,學生一定會由最初的“不會讀,討厭讀,害怕讀”逐步養成“較會讀,自愿讀,喜歡讀。”
3.讓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有積累才能有能量,有能量才能有發展。日常學習三常規:(1)每天背單詞、句型,每個周末再背一遍,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在進行閱讀中碰到有用的詞句及時記下來,久積成章。(2)每天認真完成作業,并及時訂正校對答案,做到當天事當天畢。(3)每周必完成知識清單,突破本單元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一遍不合格再來一次,直到合格為止。經過督促積累,老師的辛勤付出一定有回報,學生的勤勞也一定有收獲。最終是有實力才會有魅力。
總之,初一是人一生的重要奠基階段,同時也是可塑性最強的一個階段。而正確地引導和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課堂教學的參與意識,特別是打好了語音、詞匯基礎會讓學生們在整個英語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鋪墊。
參考文獻:
[1]張正東,黃泰銓.英語教學法雙語教程[M].科學出版社.
[2]包天仁,狄強羽.英語外語教學[M].吉林教育出版社.
[3]包天仁,崔剛.英語教師知識與技能手冊[M].沈陽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