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李科芬
【摘 要】 倒班模式設計是企業為保證現有設備效能最大化,依據產量、現有設備運轉以及員工權益的要求而對員工進行工作時間和工作周期的規劃與設計。如何設計和優化倒班模式不僅僅涉及到物盡其用,也涉及到員工的工作負荷與工資費用的合理配置。文章通過企業的實際運用分析了三班兩運轉與四班三運轉的人工成本差異:從企業角度分析,三班兩運轉與四班三運轉模式的人工成本差異甚微;從工人角度分析,四班三運轉雖然能降低作業時間,但同時會大幅減少工資收入。因此,三班兩運轉符合公司和工人雙方的利益需求,四班三運轉的實施需要公司對薪酬制度和員工激勵制度作出相應的調整。
【關鍵詞】 三班兩運轉; 四班三運轉; 人工成本
中圖分類號:F23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31-0024-03
一、倒班模式的基本內容與企業實踐
(一)倒班模式的基本內容
倒班模式是指在某些設備投入較大,間斷作業會導致較高的調試成本而需要連續作業的行業實行的機器設備24小時運轉、人工24小時不間斷作業的模式,在我國使用最廣泛的兩種倒班模式是三班兩運轉模式和四班三運轉模式。
三班兩運轉,是指為了連續運轉,將24小時分成兩個換班區間,每個換班區間為12小時,三個作業班進行輪番上班,每天都有一個班次休息,其余兩個班次正常工作,三班循環運行,三班兩運轉最常見的作息方式是做四休二。
四班三運轉,是指在連續作業下,把24小時分成三個換班區間,把全部工人分為四個班次,保證每天有三個班次作業,一個班次休息,這樣能夠保證運行工人可以得到適當必要的休息。目前四班三運轉的輪班制度有三種方式:一種是每班連續上三天,然后休息三天;另一種是每班上一天,休息24小時,第二天上中班,下了中班,24小時后再上夜班;還有一種方式是每班只連續上兩天,8天中休息兩天,即2個早班、2個中班、2個夜班、然后休息2天。
(二)倒班模式差異影響因素分析
不同的倒班模式雖然都實現了機器24小時運轉,但因為工人的工作時間、運轉所需工人總數和交接次數的差異會導致作業有效時間的差異,使得企業的人工成本也存在差異。
1.工作時間。三班兩運轉每班次作業12小時,四班三運轉每班次作業8小時,三班兩運轉每位工人每天作業時間較長,企業需要支付更多的加班工資而使得人工成本提高。
2.總人數。兩種倒班模式的正常運行對工人人數有不同的要求,為保證每班次至少有一個人值班,三班兩運轉需要3個班次,至少3人,總人數為3的倍數;四班三運轉需要4個班次,至少4人,總人數為4的倍數。因此,四班三運轉的總人數多于三班兩運轉,企業需支付更多的五險一金。
3.交接次數。三班兩運轉每天交接2次,四班三運轉每天交接3次,隨著交接次數的增加,工人的工作的有效時間利用率降低,因此會間接影響產量。
二、倒班模式與人工成本關系的基本模型
本文設定的假設、變量及計算公式如表1所示。
從工人角度,每人月工資S1=276.5P,S2=186.5P,三班兩運轉下工人所得每月工資更高。
從企業角度,每月人工總成本C1=1 029.9P,C2=
1 013.2P,兩種倒班模式下的公司人工總成本差異很小。
三、倒班模式成本差異的實際測算
因為兩種模式在班次運轉上的差異導致工人的加班時間和總人數的差異,進而導致企業人工成本上的差異。本文以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為例,主要分析兩種倒班模式的人工成本差異。
在該公司,小時工資率(P)=13元/小時,社保的繳納基礎并非為基礎工資,而是采用當地的最低工資2 299元/月,個人繳納部分為繳納基礎的19%,企業繳納部分為繳納基礎的40%。其他假設與基本模型中一致,測算表如表2所示。
1.加班時間差異。三班兩運轉每班次工作12小時,做四休二,每人每月工作240小時,而法定月工作時間是167小時,每人每月加班時間為73小時,需要支付正常工作時間的1.5倍工資;四班三運轉每班次工作8小時,做三休一,每人每月工作180小時,每月加班時間為13小時。相對于三班兩運轉,四班三運轉公司所需支付的加班工資更低。
2.總人數差異。為了維持正常運轉,四班三運轉所需的工人數要比三班兩運轉的工人數要更多,公司為其支付的五險一金的成本也就更高了。四班三運轉需要比三班兩運轉模式多繳納一人的五險一金,每月多繳納部分為920元。
3.人工總成本差異。對于公司,三班兩運轉每月直接人工成本為1.32萬元,每年直接人工成本為15.89萬元;而四班三運轉每月直接人工成本為1.31萬元,年直接人工成本為15.72萬元。四班三運轉對于公司來說并不能很大幅度地節省直接人工成本,雖然四班三運轉相對于三班兩運轉,公司支付給每位工人的月工資由3 494元降低為2 356元,降幅為每人每月1 137元;公司支付的總人工成本,由每月10 481元下降為9 426元,降幅為1 055元;但是四班三運轉的正常運轉需要增加1個工人,公司需要多支付1個工人的社保920元。因此四班三運轉的人工年成本只比三班兩運轉低1 137元,對總成本影響甚微。
綜合考慮,對于工人個人,四班三運轉作業時間更短,工作勞累程度低,但是月工資明顯低于三班兩運轉,三班兩運轉工人每月工資為3 494元,而四班兩運轉工人每月工資為2 356元,比三班兩運轉工人工資低1137元,處于工人角度考慮,四班三運轉方式雖然減少了作業時間,但同時也大幅降低了工人收入,這是實施四班三運轉的最大阻礙。
四、兩種倒班模式的選擇運用
(一)三班兩運轉符合公司和工人的利益需求
若能保障每個班次等數量工人作業,從公司和工人個人角度考慮,三班兩運轉具有以下優勢:
1.增加產量,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三班兩運轉的交接次數少,交接損耗的時間也少,設備有效利用率和工人的有效時間利用率均提高,因此能夠增加產量,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
2.提高工人個人收入。三班兩運轉每位工人的月工資為3 494元,小時工資率為14.56元/小時,而四班三運轉每人每月工資為2 356元,小時工資率為13.09元/小時,三班兩運轉對工人來說具有增加個人收入的益處。
3.并不增加公司的人工總成本。三班兩運轉的年人工總成本為15.89萬元,四班三運轉的年人工總成本為15.72萬元,三班兩運轉并不增加公司的人工總成本,因為三班兩運轉較高的加班工資會被減少的社保所抵消,使得兩者的成本差異減小。
(二)四班三運轉的實施條件
三班兩運轉的一個最大的劣勢是每個班次12個小時,對工人來說工作時間過長,容易產生過度疲勞,而四班三運轉能夠縮短每班次的工作時間,但同時會大幅減少工人個人收入,降低公司產量,提高單位產品成本。四班三運轉的實施需要解決薪酬制度和經營理念的轉變以及產量調整等問題。
1.改變工人薪酬管理制度,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對于工人,四班三運轉大大縮短了工人的工作時間,能獲得更多的休息時間,有利于人工身體健康,但按照目前的薪酬制度,四班三運轉會大幅降低工人個人收入,工人無法接受;對于公司,四班三運轉并不能大幅降低人工總成本,反而又會降低產量,增加單位產品的成本。四班三運轉的實施必定要克服不降低工人工資、不降低產品產量這兩大問題。若以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的方式,使得產量不降低,同時根據工人效率的高低提高工人工資,該企業可考慮工人的薪酬管理制度由目前完全的計時工資轉變為計時工資與計件工資相結合的形式,以計件工資調動工人的作業積極性,以此達到工人不降薪、公司不減產,同時又可縮短工人工作時間的雙贏效果。
2.調整經營理念。四班三運轉的最大優勢在于減少工人的工作時間,尤其是夜班時間,企業應采用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站在工人的立場考慮工人的切身利益。降低工人工作時間、使其有充分的休息時間,改善工人的健康狀況。
3.調整產銷量。四班三運轉的交接次數多于兩班三運轉,有效時間利用率低,因此產量低于三班兩運轉。若公司所需的產量較低,采用四班三運轉能夠適當地降低人工成本。以該公司為例,三班兩運轉的年產量為2.9萬套;四班三運轉下年產量為2.77萬套。故年產銷量為0~2.77萬套,適合采用四班三運轉模式;年產銷量為2.77~2.9萬套,適合采用三班兩運轉模式。
五、結論
三班兩運轉具有增加公司產量、增加工人個人收入以及控制公司人工成本的優勢,因此,三班兩運轉的運用符合公司和工人雙方的利益需求;在相同情況下,實施四班三運轉倒班模式雖然大大降低了工人的作業時間,但并不能大幅降低公司的人工成本,同時還會大幅降低工人的個人收入和公司的產量,因此四班三運轉存在很大的實施障礙。四班三運轉的實施可以結合公司的薪酬制度和激勵制度的改革,將目前純粹的計時工資轉變為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相結合的薪酬制度,充分調動工人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達到工人降時不降薪、公司不減產的雙贏效果。
1.增加產量,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三班兩運轉的交接次數少,交接損耗的時間也少,設備有效利用率和工人的有效時間利用率均提高,因此能夠增加產量,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
2.提高工人個人收入。三班兩運轉每位工人的月工資為3 494元,小時工資率為14.56元/小時,而四班三運轉每人每月工資為2 356元,小時工資率為13.09元/小時,三班兩運轉對工人來說具有增加個人收入的益處。
3.并不增加公司的人工總成本。三班兩運轉的年人工總成本為15.89萬元,四班三運轉的年人工總成本為15.72萬元,三班兩運轉并不增加公司的人工總成本,因為三班兩運轉較高的加班工資會被減少的社保所抵消,使得兩者的成本差異減小。
(二)四班三運轉的實施條件
三班兩運轉的一個最大的劣勢是每個班次12個小時,對工人來說工作時間過長,容易產生過度疲勞,而四班三運轉能夠縮短每班次的工作時間,但同時會大幅減少工人個人收入,降低公司產量,提高單位產品成本。四班三運轉的實施需要解決薪酬制度和經營理念的轉變以及產量調整等問題。
1.改變工人薪酬管理制度,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對于工人,四班三運轉大大縮短了工人的工作時間,能獲得更多的休息時間,有利于人工身體健康,但按照目前的薪酬制度,四班三運轉會大幅降低工人個人收入,工人無法接受;對于公司,四班三運轉并不能大幅降低人工總成本,反而又會降低產量,增加單位產品的成本。四班三運轉的實施必定要克服不降低工人工資、不降低產品產量這兩大問題。若以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的方式,使得產量不降低,同時根據工人效率的高低提高工人工資,該企業可考慮工人的薪酬管理制度由目前完全的計時工資轉變為計時工資與計件工資相結合的形式,以計件工資調動工人的作業積極性,以此達到工人不降薪、公司不減產,同時又可縮短工人工作時間的雙贏效果。
2.調整經營理念。四班三運轉的最大優勢在于減少工人的工作時間,尤其是夜班時間,企業應采用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站在工人的立場考慮工人的切身利益。降低工人工作時間、使其有充分的休息時間,改善工人的健康狀況。
3.調整產銷量。四班三運轉的交接次數多于兩班三運轉,有效時間利用率低,因此產量低于三班兩運轉。若公司所需的產量較低,采用四班三運轉能夠適當地降低人工成本。以該公司為例,三班兩運轉的年產量為2.9萬套;四班三運轉下年產量為2.77萬套。故年產銷量為0~2.77萬套,適合采用四班三運轉模式;年產銷量為2.77~2.9萬套,適合采用三班兩運轉模式。
五、結論
三班兩運轉具有增加公司產量、增加工人個人收入以及控制公司人工成本的優勢,因此,三班兩運轉的運用符合公司和工人雙方的利益需求;在相同情況下,實施四班三運轉倒班模式雖然大大降低了工人的作業時間,但并不能大幅降低公司的人工成本,同時還會大幅降低工人的個人收入和公司的產量,因此四班三運轉存在很大的實施障礙。四班三運轉的實施可以結合公司的薪酬制度和激勵制度的改革,將目前純粹的計時工資轉變為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相結合的薪酬制度,充分調動工人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達到工人降時不降薪、公司不減產的雙贏效果。
1.增加產量,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三班兩運轉的交接次數少,交接損耗的時間也少,設備有效利用率和工人的有效時間利用率均提高,因此能夠增加產量,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
2.提高工人個人收入。三班兩運轉每位工人的月工資為3 494元,小時工資率為14.56元/小時,而四班三運轉每人每月工資為2 356元,小時工資率為13.09元/小時,三班兩運轉對工人來說具有增加個人收入的益處。
3.并不增加公司的人工總成本。三班兩運轉的年人工總成本為15.89萬元,四班三運轉的年人工總成本為15.72萬元,三班兩運轉并不增加公司的人工總成本,因為三班兩運轉較高的加班工資會被減少的社保所抵消,使得兩者的成本差異減小。
(二)四班三運轉的實施條件
三班兩運轉的一個最大的劣勢是每個班次12個小時,對工人來說工作時間過長,容易產生過度疲勞,而四班三運轉能夠縮短每班次的工作時間,但同時會大幅減少工人個人收入,降低公司產量,提高單位產品成本。四班三運轉的實施需要解決薪酬制度和經營理念的轉變以及產量調整等問題。
1.改變工人薪酬管理制度,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對于工人,四班三運轉大大縮短了工人的工作時間,能獲得更多的休息時間,有利于人工身體健康,但按照目前的薪酬制度,四班三運轉會大幅降低工人個人收入,工人無法接受;對于公司,四班三運轉并不能大幅降低人工總成本,反而又會降低產量,增加單位產品的成本。四班三運轉的實施必定要克服不降低工人工資、不降低產品產量這兩大問題。若以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的方式,使得產量不降低,同時根據工人效率的高低提高工人工資,該企業可考慮工人的薪酬管理制度由目前完全的計時工資轉變為計時工資與計件工資相結合的形式,以計件工資調動工人的作業積極性,以此達到工人不降薪、公司不減產,同時又可縮短工人工作時間的雙贏效果。
2.調整經營理念。四班三運轉的最大優勢在于減少工人的工作時間,尤其是夜班時間,企業應采用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站在工人的立場考慮工人的切身利益。降低工人工作時間、使其有充分的休息時間,改善工人的健康狀況。
3.調整產銷量。四班三運轉的交接次數多于兩班三運轉,有效時間利用率低,因此產量低于三班兩運轉。若公司所需的產量較低,采用四班三運轉能夠適當地降低人工成本。以該公司為例,三班兩運轉的年產量為2.9萬套;四班三運轉下年產量為2.77萬套。故年產銷量為0~2.77萬套,適合采用四班三運轉模式;年產銷量為2.77~2.9萬套,適合采用三班兩運轉模式。
五、結論
三班兩運轉具有增加公司產量、增加工人個人收入以及控制公司人工成本的優勢,因此,三班兩運轉的運用符合公司和工人雙方的利益需求;在相同情況下,實施四班三運轉倒班模式雖然大大降低了工人的作業時間,但并不能大幅降低公司的人工成本,同時還會大幅降低工人的個人收入和公司的產量,因此四班三運轉存在很大的實施障礙。四班三運轉的實施可以結合公司的薪酬制度和激勵制度的改革,將目前純粹的計時工資轉變為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相結合的薪酬制度,充分調動工人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達到工人降時不降薪、公司不減產的雙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