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景銀,洪雪東,陳健
(霍邱縣眾興鎮衛生院,六安 237400)
臨床上常見的外傷,發病率高且近年來其發病率在逐步增加。胸部外傷病情嚴重,故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對于胸部外傷的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目前已廣泛應用CT檢查來輔助診斷胸部外傷[1]。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引進CT時至今(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或轉診的90例胸部創傷患者的臨床資料,探索胸部創傷的CT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將本次研究的結果做如下報道。
目前CT已經廣泛應用到基礎臨床診斷治療中,我院2011年3月引進CT至2013年12月共收治或轉診的90例胸部創傷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22例;年齡8-66歲,平均年齡37.3±2.4歲。交通事故63例,鈍器傷7例,擠壓傷8例,高處墜落傷5例,其他傷9例。合并肋骨骨折78例,肝或脾損傷16例,顱腦外傷20例,上肢骨骨折12例,骨盆骨折7例,下肢骨折6例,其他傷3例。 主要癥狀為咳嗽(60例)、胸悶(72例)、胸痛(78例)、呼吸困難(26例)、煩躁(15例)、胸部可聞及干濕羅音(70例)。
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2排螺旋CT進行掃描,掃描范圍為胸廓入口至肋骨下緣,層厚5mm、層距5mm、重建層厚3mm,重建間隔3mm,所得數據傳至工作站進行薄層或MTP重建。

表1 肺實質損傷情況(n,%)
縱膈氣腫1例(1.1%)。

表2 其他胸部改變情況(n,%)

表3 骨折情況(n,%)

圖1 單純創傷性濕肺患者

圖2 肺挫傷合并氣胸患者

圖3 多發骨折伴胸壁軟組織、上縱膈氣腫及液氣胸、肺挫傷患者
胸部創傷常因胸部直接受到外力沖擊或者撞擊,發生從胸壁向肺組織的肺部肺挫傷,若挫傷情況嚴重則可致肺組織撕裂,后果嚴重[2]。肺內出現挫傷的時間與創傷程度有關,輕度創傷,肺內挫傷不出現或出現時間晚,重度創傷,肺內挫傷出現時間早。傳統的X線胸片因其操作簡便,價格低廉,為胸部創傷的首選檢查方法,但其分辨率低,影像重疊,難以準確顯示小的創傷以及孤立性病灶,對于創傷嚴重的患者,尤其有復合傷,不宜搬動的患者,則一般不用X線檢查,應選擇CT檢查,其優點主要為CT的分辨率高,提升了病變的檢出率和診斷的準確率;掃描速度快,節省了檢查的時間,為患者贏得了更佳的手術時機;CT可一次性掃描頭、胸以及主要臟器,可以全面觀察肺、胸膜、縱膈以及胸壁變化情況,可用于診斷少量血胸,同時CT可對病變的性質、部位以及損傷程度以及預后等做出準確的判斷[3]。胸部創傷患者手術前,使用CT檢查,可以明確患者受損傷的部位、損傷范圍及損傷部位的臟器表現,評價損傷的嚴重程度,為治療提供準確依據,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
肺挫裂傷表現為大小不等的邊緣不清的斑片狀陰影,雙肺葉肺挫傷較為常見,病變常在傷后1-2天開始吸收。肺挫裂傷分為輕度、中度以及重度三型。輕度表現為肺紋理增加,節段性陰影,常伴肋骨骨折,復發率高。中度表現為大片狀密度增高陰影,伴血胸、肺血腫及氣胸等。重度表現為云霧型,伴氣胸及血胸等。肺挫傷的病因常為撞擊、外傷及高壓氣浪傷等,常發生于外傷著力部位及對沖部位[4]。肺挫裂傷后病理改變主要為肺間質及肺實質內液體或者血液滲出。若消除壓力,變形的胸廓則會再次彈回,胸內負壓可以使剪刀性肺撕裂傷,被撕裂的肺泡發生小囊腔改變。肺撕裂傷的病變范圍一般較小,但不易吸收。當肺挫傷時,沖擊從胸壁傳至肺內,使肺泡及肺間質毛細血管充血,毛細血管擴張,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嚴重者發生毛細血管破裂出血。而發生肺挫傷以后,因氣-血屏障功能障礙,缺氧肺內血腫與肺撕裂傷的CT表現為一個或者多個單房或多房的類圓形囊腔,常見于肺外圍,血腫為類圓形高密度影,數周或者數月內會自動縮小[5]。創傷性濕肺表現為“面紗征”,似一薄紗覆蓋肺野,經治療2-3天均吸收。
血胸的CT表現為胸腔后壁下新月形水樣密度影。血胸的病因主要為胸壁血管和肺組織損傷出血,遲發性血胸的病因主要為肋骨骨折后移位使胸壁二次挫傷、咳嗽及肺內受損的血管內凝血塊脫落[6]。
皮下氣腫CT表現主要胸壁軟組織見廣泛性線樣狀和小條狀氣體影,縱膈氣腫的CT表現為縱膈內多發線樣狀和小條狀氣體影分布全縱膈,甚至至頸部;縱膈血腫表現縱膈血管間隙內見液性密度影。
肋骨骨折是常見的胸部創傷,CT可以清楚顯示肋軟骨和骨折線;胸骨、肩胛骨及胸椎附件骨折X平片易漏診,CT可清晰顯示骨折線及周圍軟組織損傷情況。
本次研究結果示:90例胸部創傷患者中,肺挫傷58例(64.5%),創傷性濕肺8例(8.9%),肺撕裂傷及肺內血腫8例(8.9%),血胸31例(34.4%),氣胸40例(44.4%), 遲發性血胸4例 (4.4%), 皮下氣腫13例(14.4%), 縱膈氣腫3例 (3.3%), 肩胛骨骨折5例(5.6%),胸椎骨折5例(5.6%),鎖骨骨折20例(22%),胸骨骨折2例(2.2%)。說明CT對肺挫裂傷、肺內血腫、遲發性血胸、創傷性濕肺及胸部骨折情況的診斷及探討其發病機理有重要價值,為臨床治療提供影像學依據,尤其對基層醫院處理急診、搶救患者提供可靠影像學依據,為患者生命搶救爭取寶貴時間。
[1]程慶山,董光佐.X線檢查和CT掃描對胸部創傷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7):1933-1934.
[2]李長啟,王素鳳,李坤成等.X線平片和CT掃描對胸部創傷的診斷價值[J].放射學實踐,2009,24(9):1012-1016.
[3]閔智乾,黃明剛,肖香佐等.64層螺旋CT后處理技術聯合應用在胸部創傷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0,26(9):1277-1279,1294.
[4]馬雪華,李睿,陳天武等.胸骨骨折的多層螺旋CT診斷[J].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2,18(3):234-237.
[5]任國星.比較螺旋CT與DR在胸部創傷檢查中臨床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4):57-57,73.
[6]冉勇.64層螺旋CT對胸部創傷的診斷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