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勝
(中國科學院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33)
目前,隨著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現代仿真和測試技術的發展,激光器控制系統對波形發生裝置的需求越來越復雜,傳統的函數發生器雖然性能優越,卻無法滿足激光器控制系統的實際測試需求,同時成本也較高。利用FPGA芯片作為處理核心,配置成直接數字式頻率綜合器是一種新穎的頻率合成技術,在專用的測試場合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種方法具有適合復雜控制信號、輸出穩定度高等優點。但由于FPGA芯片在觸控式人機交互界面的方面設計比較復雜,因此一般不具備良好的操作性和擴展性。本文基于Samsung公司的S3C2440處理器和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設計了一種可視化多功能波形發生器的解決方案[1-5]。其中S3C2440處理器負責處理人機交互,FPGA芯片負責頻率合成。在使用可視化多功能波形發生器時利用觸摸屏輸入需要的參數,即可實現特定波形的輸出。
平臺的硬件部分由S3C2440微處理器、Altera公司的 FPGA 芯片 EPF10K10LC84-4、480×272分辨率的TFT液晶屏、電阻式觸屏、FLASH 存儲器等組成[6-11]。總體硬件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總體硬件設計Fig.1 Hardware design
系統通過觸摸屏設定控制參數,并把頻率和相位參數傳遞給FPGA模塊,生成波形信號的頻率和相位,同時把幅度參數傳給DAC0832,得到波形的振幅,進而生成需要的波形信號。
由于S3C2440集成了液晶屏連接模塊、觸屏A/D轉換模塊、JATG開發接口、串口通信模塊和NAND FLASH 存儲器接口,只需要驅動DAC0832,并把FPGA模塊設定成DDS即可。
系統的主控界面如圖2所示,在此界面中可以設定波形樣式及其參數。

圖2 參數輸入的界面Fig.2 Parameter input interface
預定波形的形成是由FPGA芯片定制的直接數字式頻率綜合器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完成的,其實質是一種分頻器,通過編程頻率控制字來分頻系統時鐘進而產生所需的頻率。
DDS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方面,由于頻率控制字的寬度寬(48bit或者更高),頻率分辨率高;另一方面,DDS工作在數字域,一旦更新頻率控制字,輸出的頻率就相應改變,其跳頻速率高。
其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

圖3 DDS工作原理Fig.3 Principle of the DDS
每當一個時鐘脈沖Fc到來,則N位加法器將頻率控制數據K 與累加寄存器輸出的累加相位數據進行相加,并把相加的結果Y送至累加寄存器的輸入端。
累加寄存器的作用有2個方面,一方面將新產生的相位數據反饋給N位加法器的輸入端,以使N位加法器在下一時鐘到來時繼續與頻率控制數據K相加;另一方面將這個新產生的相位數據作為取樣地址值送入幅度/相位轉換電路,幅度/相位轉換電路根據這個地址找到相應的波形數據。該波形數據經過D/A轉換器和低通濾波器處理后形成所需要的波形。
相位累加器在基準時鐘Fc的作用下,進行線性累加,每當相位累加器加滿溢出,DDS就完成了一個周期的波形輸出。


圖4 波形仿真效果Fig.4 Waveform simulation results
由于在Altera公司的FPGA資源庫中有現成的DDS IP模塊,因此本系統直接利用Altera公司的FPGA資源庫中給定IP核進行構建,然后通過ModelSim仿真軟件進行仿真,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
由于使用S3C2440處理器和FPGA構成DDS系統,因此外圍電路變得異常簡單。整個波形發生器的主程序只需要對S3C2440處理器進行控制即可。其中DDS系統與單片機的接口用VHDL語言編寫。系統通過觸摸屏設定控制參數,并把頻率和相位參數傳遞給FPGA模塊,生成波形的頻率和相位,同時把幅度參數傳給DAC0832,獲得波形的振幅信息,進而生成需要的波形信號。算法流程如圖5所示。

圖5 控制算法Fig.5 Control algorithm
系統的波形信號通過數字示波器監測進行效果驗證,測試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通過示波器實測的效果Fig.6 Measurement result displayed in the oscilloscope
由于DAC0832是8位分辨率,每次轉換時間為最短為0.1μs,因此本系統的輸出波形最大頻率不能超過5MHz。從圖中可以看出,系統在輸出5MHz波形的情況下可以很好地滿足激光器控制信號的實際需求。
上述可視化多功能波形發生器采用S3C2440處理器驅動TFT液晶屏、觸摸屏,并利用EPF10K10LC84-4芯片按照Altera公司的FPGA資源庫中給定IP核定制出適合的DDS,實現多功能波形發生器的功能,適用于控制系統中有多種波形需求的場合。通過仿真和實際應用測試結果可知,可視化多功能波形發生器可以滿足激光器控制系統的需求,具有成本低、實用性強、可定制、方便調試的優點。
[1]但永平,彭紅濤,王東云,等.EDMA在圖像數據快速傳輸中的應用[J].液晶與顯示,2013,28(1):99-104.Dan Y P,Peng H T,Wang D Y,et al.Application of EDMA in rapid transmission of image data[J].Chinese Journal of Liquid Crystals and Displays,2013,28(1):99-104.(in Chinese)
[2]趙星,王芳,楊勇,等.集成成像三維顯示系統顯示性能的研究進展[J].中國光學,2012,5(3):209-221.Zhao X,Wang F,Yang Y,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 display performance of integral imaging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system [J].Chinese Optics,2012,5(3):209-221.(in Chinese)
[3]姜漫,吳志勇,曹騰.基于SOPC技術的 VGA字符和圖像顯示系統[J].液晶與顯示,2013,28(1):120-126.Jiang M,Wu Z Y,Cao T.Characters and images VGA display system based on SOPC technology [J].Chinese Journal of Liquid Crystals and Displays,2013,28(1):120-126.(in Chinese)
[4]鄧春健,安源,呂燚,等.顯示信息高速串行傳輸的差錯控制[J].光學精密工程,2012,20(3):632-642.Deng C J,An Y,Lv Y,et al.Error control of high speed serial display data transmission[J].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2012,20(3):632-642.(in Chinese)
[5]劉希佳,陳宇,王文生,等.小目標識別的小波閾值去噪方法[J].中國光學,2012,5(3):248-256.Liu X J,Chen Y,Wang W S,et al.De-noising algorithm of wavelet threshold for small target detection[J].Chinese Optics,2012,5(3):248-256.(in Chinese)
[6]王健,陳洪斌,周國忠,等.改進的Brenner圖像清晰度評價算法[J].光子學報,2012,41(7):855-858.Wang J,Chen H B,Zhou G Z,et al.An improved brenner algorithm for image definition criterion[J].Acta Photonica Sinica,2012,41(7):855-858.(in Chinese)
[7]張傳勝,鄭寒雨,鄧江東.基于SOPC的通用液晶觸摸屏控制器的設計[J].液晶與顯示,2013,27(5):638-641.Zhang C S,Zheng H Y,Deng J D.Control unit design for TFT touching screen based on SOPC[J].Chinese Journal of Liquid Crystals and Displays,2013,27(5):638-641.(in Chinese)
[8]程少園,胡立發,曹召良,等.液晶自適應光學在人眼眼底高分辨率成像中的應用[J].中國激光,2009,36(10):2524-2527.Cheng S Y,Hu L F,Cao Z L,et al.Application of liquid crystal adaptive optics system on human eye fundus imaging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J].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2009,36(10):2524-2527.(in Chinese)
[9]熊根良,陳初海,梁發云,等.物理性人-機器人交互研究與發展現狀[J].光學精密工程,2013,21(2):356-370.Xiong G L,Chen C H,Liang F Y,et al.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tue of physical human-robot interaction[J].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2013,21(2):356-370.(in Chinese)
[10]韓瑞雨,王晉疆,聶凱,等.不同對比度下自適應的自動調焦新算法[J].光子學報,2012,41(2):222-227.Han R Y,Wang J J,Nie K,et al.Adaptive autofocus technique under different contrast[J].Acta Photonica Sinica,2012,41(2):222-227.(in Chinese)
[11]宋搖超,王瑞光,陳宇,等.LED顯示屏色域邊界的快速計算[J].發光學報,2013,34(7):924-929.Song Y C,Wang R G,Chen Y,et al.Fast calculation of color gamut boundary for LED display panel[J].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2013,34(7):924-929.(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