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軍 衣 博
(1.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2.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06)
效度作為一項測試測量,得到的精準和標準程度,用于心理學測量理論、語言測驗以及醫學鑒定中,即使國內外研究者對效度的概念各持己見,存在著些許差異,但在其本質上已經共鳴:“效度是對其測量測驗的事物本身所得到的結果評估”。利用現代效度理論來研究建筑空間的效驗,以現代效度理論為支撐原理,結合統計學、經濟學、心理學和評價學的多種學科綜合對建筑空間進行效驗,使之形成系統的標準的效驗體系。
現代效度理論萌芽在1898年Jastrow等研究者提出實施具體標準的效度理論,單一效標參考的效度是依照一個獨立的評判價值標準的“效標”來對測驗群體得出的評分,按照效標來進行參考。20世紀70年代后,呈現出一元化多維度的趨勢,綜合種類繁多的效度觀,形成一個豐富而統一的效度概念。1989年 Messick定義為:“效度是對經驗證據和理論原理的一種整合的,可評估的判斷,用以支持基于測驗分數或其他形式評估所做出的推論及行為的準確性、適當性”。
現代效度理論在其不斷發展中形成了獨有的特征:1)效度是一種理論支撐;2)效度作為一種效度證據;3)效度是一個整體概念;4)效驗需要收集證據證實和反復推敲的驗證;5)效驗本身是一個評價的過程。綜上所述,現代效度理論從整個效驗過程的角度研究,不斷評定、提出疑問、驗證結果、收集證據和推斷論證的動態螺旋反復的過程;不單純的是一個基礎理論,重要強調效驗的過程。
對于建筑空間效驗因子,就是要效驗建筑空間,而建筑由空間構成。不同的建筑空間帶給人們的心理感受不同,感受建筑的生命性和律動感,解析空間體驗的各種體驗對現代建筑設計得到啟示從而更加豐富了建筑的感知。
從人們的感觀角度來效驗建筑空間是對建筑空間的首要認知,感觀因子是空間效驗的第一因子。人們評定一座建筑先入為主的從感觀角度出發,以對建筑空間的感受來效驗空間對其做出認知評價。視覺也是一種視覺思維,對于空間體驗得到的感受不僅單一的來源于視覺,但是視覺有著一個很重要的優勢,視覺是一種高度清晰明了的體驗媒介;聽覺體驗,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在視覺體驗中更多的是展示出客觀感受,而在聽覺體驗中更能體現出主觀的情感;觸覺就是人體通過觸摸所得到的感覺,人們詳盡地研究和看待觸覺,通過我們的注視反映到大腦的中樞系統我們的大腦就會做出反饋,反映出物體的形式和表面;嗅覺能夠喚起視覺的回憶,味覺與視覺以通感的方式相互轉化,嗅覺和味覺可更好地與建筑空間相通相融。
建筑空間效驗中不僅存在著感觀因子,同時有著理性因子。從建筑造型和空間布局方面來對建筑空間進行效驗,雙重方向對建筑空間多元化效驗。
良好的建筑造型帶給人們的感染力,引起人們對建筑的關注,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形式與功能;2)一致性與變化;3)秩序;4)動態和靜態的組織;5)地域文化與心理感受。空間布局從另一層面來講是空間藝術性的體現,合理地組織空間、處理空間之間的相互關系和溝通,其形狀取決于空間界面的處理,界面的處理方式不同導致空間的風格和內部意境有相應的變化。
通過上述論述的現代效度理論和空間體驗因素,對兩者的相關聯性研究出適合于建筑空間效驗的方法,在分別對主觀感性的體驗感受效果分析和客觀理性的空間數據研究兩者相互作用得到有效的結果,再次對不同建筑空間形式檢驗。補充建筑空間效驗理論知識的豐富性。
Weir在2005年提出了對于語言考試中的社會認知框架,主張:“效驗就是收集效度證據的過程,而對證據的可行性要從環境、認知、評分、效標關聯和后果這些方面考慮。”在效驗空間上,它們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不可缺少的關聯。
針對同一建筑空間進行的問卷進行作答;對此問卷按照年齡階段男女分別給出了不同的數據。在對此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調查中顯示,年齡層次性別差異對建筑空間效驗程度也有著不同之處,效驗的本身就是一個“循環往復”收集證據論證的過程。
感性空間效驗就是不通過任何的量化方法和模型分析方法的效驗方法。感性空間效驗是通過以體驗者的主觀意識為主導的分析方法,充分體現人與空間之間的關系。
體驗者在空間中作為對空間效驗的測驗者和決定者,通過對空間的認知在心理層次上產生感知來驗證空間的優劣。概括為兩種感性的空間效驗方法:1)運用圖示的語言來將動態的空間呈現出來供體驗者分析,將感性的體驗通過圖示的方法體現出來,感性的主觀體驗和理性的圖示語言相結合出來的以理性為基礎的感性方法(見圖1)。2)通過對建筑空間的具體測量和現狀照片的采集以歸納法、對比法并解析人們在次空間中所產生的情感,空間對人的影響及人在空間活動中的心理等方面分析空間(見圖2)。

圖1 衛生間空間感受示意圖

圖2 三個家庭的住宅
基于數字量化的空間效驗方法是指運用數學、分析軟件,以客觀的角度理性的分析空間,并以理論知識為指導分析除外不夾雜著任何主觀感性分析意識。鑒定建筑空間上,將建筑空間在平面、立面及剖面運用數字搜集、類別、整合和研究的過程。
對于空間大小的數字化分析,將空間分解根據功能體塊化,體驗者對體塊化的各個空間的尺度經過分析得到有效的評價數據。以住宅為例,主臥室是家中重要的休息空間根據需要尺度最大;起居室是一家人活動最集中的地方,尺度相對來說比較大;餐廳也是人集中的地方但是功能僅供就餐時適用,因此較小;書房、廚房、衛生間其對應尺度滿足建筑規范,可容納設備設施和提供人們基本活動即可(見圖3)。

圖3 住宅分解圖(單位:m2)
對內部空間尺度分隔數字化效驗是對人在進行各種活動中,相互之間不受到影響的尺度的效驗。人們在不同場合,接觸不同人群的活動中,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距離,了解這種心理距離對內部空間尺度分隔的效驗是極其必要的條件(見圖4)。

圖4 人際距離類型分析(單位:cm)
建筑空間效驗中,對建筑空間效驗方法的影響因素均是多方面的。建筑空間效驗就是一項多樣性、復雜性極強的問題,要充分的解決這個復雜問題就要將問題由復雜轉化為簡單,逐一突破組成復雜問題的簡單問題。從搜集證據的方式到論證建筑空間的優劣性;從感性的體驗分析到理性的數據量化分析;從建筑體塊化到建筑數字化,多重分析多方面效驗空間帶給人們的感受。建筑設計就如同解決一個黑箱問題,在黑箱中尋求最好的方法,設計出最佳最優的建筑方案,適合使用者的空間。
[1]孫曉敏,張厚粲.效度概念演進及其新發展[J].心理科學,2004,27(1):2-4.
[2]Weir C.J.Language Testing and Validation.Palgrave:Macmillan,2005:43-215.
[3]李 樺,宋 兵,張文麗.北京市公租房室內標準化和產業化體系研究[J].建筑學報,2013(11):26-27.
[4]劉 麗.中國古典園林空間劃分與組合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6.
[5]比爾·希列爾,克里斯·斯塔茨.空間句法的新方法[J].世界建筑,2005(1):39-41.
[6]劉 芳,苗 陽.建筑空間設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
[7]毛白滔.建筑空間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