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潮 鄭 軍 邢雙軍
(浙江萬里學院設計藝術與建筑學院,浙江寧波 315100)
混凝土內養護指在混凝土中引入養護劑,它均勻地分散在混凝土中,起到內部蓄水池的作用,主要成分為高吸水性物質,如超強吸水樹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在攪拌初期,SAP吸附混凝土的自由水。隨著水化反應的進行,SAP將釋放自由水供水泥顆粒繼續水化,保證養護期間水分的充足。
相比陸上混凝土,在海水環境里,混凝土結構需承受冰凍、風浪和海水等多種天然因素的作用,容易使海工混凝土遭受損傷而縮短其耐久年限。海工混凝土的發展方向是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主要通過采用高膠凝材料用量、摻加粉煤灰、使用減水劑等手段來實現,但隨之帶來的問題是混凝土自縮大,水泥水化熱高,容易引起早期裂縫,反而對海工混凝土的耐久性產生不良影響。
本文就超強吸水樹脂SAP對海工混凝土尤其是內摻粉煤灰海工混凝土的力學性能、收縮性能、抗滲性能等進行實驗分析,探討海工混凝土摻加SAP后的應用效果。
水泥:采用當地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其物理力學性能見表1。

表1 水泥的物理力學性能
碎石:采用5 mm~31.5 mm連續級配碎石。
粉煤灰:本地電廠的Ⅰ級粉煤灰。
減水劑:液體,主要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減水率為20%左右。
超強吸水樹脂SAP:一種功能高分子材料,能吸收比自身重幾百倍到幾千倍水,保水性能優良。
實驗參照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等標準進行。
實驗首先確定混凝土水泥用量360 kg/m3,砂率37%。在制備混凝土拌合物時,先將SAP置于水中預吸水,然后根據所需坍落度適當調整用水量。混凝土試件尺寸為150 mm×150 mm×150 mm,24 h拆模后,移入標準養護室進行養護。設計的實驗配合比及實驗結果見表2。

表2 內摻SAP普通海工混凝土配合比及實驗結果
由表2可見,當超強吸水樹脂SAP的摻量比較小時,如0.1%~0.2%,混凝土的強度(如A2組、A3組)與基準混凝土(A1組)接近,甚至高于基準混凝土。然而,隨著SAP摻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強度明顯下降,如 A4 組(0.3%SAP)、A5 組(0.4%SAP),3 d 的強度分別是基準混凝土(A1組)的85.8%,72.3%,28 d的強度分別是基準混凝土(A1 組)的 89.8%,79.2%。
這是因為在混凝土攪拌時,適量摻加SAP,SAP可以將混凝土中的自由水吸附于自身分子內部,減少自由水通過混凝土毛細孔的蒸發量和流失。而隨著水化反應的進行,水泥顆粒周圍的自由水不斷被消耗,SAP將釋放出其吸附的自由水供水泥顆粒繼續水化,保證養護期間水分的充足,從而促進混凝土強度發展。而當SAP摻量過多時,需要較多的水來保證混凝土的流動性,無形中增加了混凝土的水灰比,比如A5組(0.4%SAP)的實際水灰比是0.46,而基準混凝土(A1 組)的水灰比是0.41,增加了0.05;同時,SAP在釋放水分后,會殘留一部分孔隙,尤其是摻量過多的情況下,殘余的孔隙有一部分會達到有害孔的范圍,造成混凝土強度明顯降低,產生不利影響。另外,我們也發現,當SAP摻量為0.4%或以上時,SAP需要與較多的水才能形成團絮狀水凝膠體,不易分散,導致混凝土攪拌發生困難。
粉煤灰摻合料采用內摻法,等量取代水泥用量,實驗配合比及結果見表3。
由此可見,當粉煤灰內摻比例為10%時,B2組(0.1%SAP)強度最高,是基準B1組的105%,其次是B3組(0.2%SAP),當SAP的摻量超出0.3%時,其抗壓強度明顯下降,因而SAP的合適摻量為0.1% ~0.2%左右。而當粉煤灰內摻比例為30%時,SAP的合適摻量為0.2% ~0.3%左右。因而,對于粉煤灰海工混凝土,SAP對其力學性能的影響與普通海工混凝土稍有不同。我們認為,這主要是SAP的引入,一方面,改善了混凝土內部的水分分布情況,使水化反應得以繼續進行,提高了膠凝材料的水化程度,使混凝土內水化產物增多,密實度提高,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及后期水化程度,對提高混凝土強度方面有利。另一方面,SAP在釋放水分后,會殘留一部分孔隙。而混凝土是一種典型的多孔介質材料,孔隙分布錯綜復雜,孔徑尺寸跨越微觀尺度和宏觀尺度,對混凝土的耐久性產生一定的影響。當內摻粉煤灰后,一部分粉煤灰參與了水泥的水化歷程,而另一部分粉煤灰起填充混凝土結構空隙的作用,因而對混凝土的強度發展產生影響,導致SAP的最佳摻量與普通海工混凝土有所不同。

表3 內摻粉煤灰海工混凝土配合比及結果
海工混凝土的收縮試驗采用100 mm×100 mm×515 mm的棱柱體試件,兩端預埋測頭,用臥式混凝土收縮儀測量各個齡期的收縮變形。試驗結果見圖1。

圖1 內摻SAP海工混凝土的收縮試驗結果
對混凝土來說,隨著SAP摻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收縮變形明顯減少,如B3組(粉煤灰內摻10%,0.2%SAP)的3 d收縮變形為-0.58 ×10-4,為基準混凝土(A1 組)的74.4%,28 d 的收縮變形為 -1.40×10-4,為基準混凝土(A1 組)的 75.3%,也比僅內摻10%粉煤灰而沒有摻加 SAP的 B1組低。B8組(粉煤灰內摻30%,0.3%SAP)的 3 d收縮變形為基準混凝土(A1組)的69.2%,28 d的收縮變形僅為基準混凝土的71.53%。這是因為內摻SAP后,SAP通過內部蓄水,為水泥水化提供水分,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濕度損失,從而改善海工混凝土的收縮性能,尤其是早期收縮問題。
海工混凝土的抗滲性能除關系到擋水作用外,還直接影響抗凍性和抗腐蝕性、防止鋼筋銹蝕等的強弱,是保證混凝土耐久性的必要條件。混凝土的抗滲性能有滲水高度法和逐級加壓法兩種方法。
滲水高度法采用測定混凝土在恒定水壓力下的平均滲水高度,來表示混凝土的抗水滲透性能。試驗時,采用上口直徑為175 mm,下口直徑為185 mm,高為150 mm的圓臺,混凝土養護27 d后從養護室內取出,采用水泥加黃油密封。試件準備好后啟動抗滲儀,開通設在試件下面的閥門,使水從孔中滲出,充滿整個試驗坑。然后關閉閥門,將6個混凝土試件放到抗滲儀中,開通試件的閥門,使水壓在24 h內恒定在(1.2±0.05)MPa,在穩壓的過程中隨時觀察試件端面的滲水情況。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內摻SAP海工混凝土的抗滲試驗結果
可知,摻加SAP后,混凝土的抗滲性能得到改善,如B3組(粉煤灰內摻10%,0.2%SAP)的平均滲水高度為19.8 mm,B8組(粉煤灰內摻30%,0.3%SAP)的平均滲水高度為20.4 mm,均低于基準混凝土(A1組)的25.3 mm。可見SAP的引入,可以使混凝土內水化產物增多,密實度提高,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滲能力。
1)對于普通海工混凝土,適量摻加SAP(0.1% ~0.2%),SAP可以將混凝土中的自由水吸附于自身分子內部,減小自由水通過混凝土毛細孔的蒸發量和流失,因而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2)對于內摻粉煤灰海工混凝土,當粉煤灰內摻比例為10%時,SAP的合適摻量為0.1% ~0.2%左右。當粉煤灰內摻比例為30%時,SAP的合適摻量為0.2% ~0.3%左右。這主要是一部分粉煤灰參與了水泥的水化歷程,而另一部分粉煤灰起填充混凝土結構空隙的作用,因而對混凝土的強度發展產生影響,導致SAP的最佳摻量與普通海工混凝土有所不同。
3)海工混凝土內摻適量SAP后,可較好地改善混凝土的抗滲性能和收縮變形,尤其是早期收縮性能。
[1]何 真,陳 衍,梁文泉,等.內養護對混凝土收縮開裂性能的影響[J].新型建筑材料,2008(8):7-11.
[2]陳德鵬,錢春香,高桂波,等.高吸水樹脂對混凝土收縮開裂的改善作用及其機理[J].東南大學學報,2007,38(3):47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