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波
摘 要:礦業是支撐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但近年來,我國發生的礦山安全問題卻越來越嚴峻,事故頻發。究其原因,雖有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由于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礦山安全管理首先要保護的是人,如何制定完善有效的礦山安全管理制度才是關鍵。筆者認為,只有找出目前礦山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在制度上進行完善才是消除事故發生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礦山;安全管理;制度;完善
安全是礦山企業保生存的基本要求,也是礦山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切實保障礦山員工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是踐行科學發展觀,保證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途徑。
一、礦山安全管理的理論概述
(一)礦山安全管理的概念
從管理學方面定義,礦山安全管理就是以保護礦工的生命安全和國家集體財產不受損失為原則,以提高礦山企業生產效益和保障礦山產業有序發展為目的,以預防、發現和消除礦山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情況為任務,并由礦山管理者按照一定的國家政策和企業制度對礦山安全生產進行有計劃、有組織而展開的所有活動。
(二)礦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安全是礦山企業永恒的主題。礦山企業的效益與安全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它的必要性就在于一定要保護生產力的要素,即:礦工和礦產,這不僅關系到企業的效益,更關乎國民經濟的發展。眾所周知,勞動人民是創造我們國家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有政策提出要保護勞動人民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即保護勞動者的切身利益。因此,礦山企業進行安全管理,保護礦工和礦產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關系到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關系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更關系到社會的安定團結。
(三)礦山安全管理的特征
1.綜合性
上文提過,礦山安全管理保護的是礦工和礦產,這就表明保護的措施應該是多方面的。礦山安全管理是多因素的綜合管理,要從政策、制度、技術、財政、教育等多個方面采取措施,并運用科學的現代管理方法。
2.預防性
眾所周知,礦山事故具有突發性和偶然性的特征。礦山安全管理的內容就是要從偶然事故中找出發生事故的原因,對預防事故得出正確認知,并制定預防措施。因此,礦山安全管理具有預防性的特征。
3.行業性
任何安全問題都是由于不同的生產條件、生產過程和生產環境偏差于標準而發生的,但是由于行業不同,產生事故的類型,情況也不盡相同。因此,礦山安全管理要根據礦山產業的行業特征而開展和調整。
二、目前礦山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礦山安全管理發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存在的問題可概括為管理人員的意識問題和制度的不完善問題。
(一)管理人員自身對安全問題不夠重視
管理人員自身對安全問題不夠重視具體可表現為:1.缺乏安全責任心。一些礦山企業的管理人員自身的安全意識不到位,對國家的政策、法規和企業制度的要求不執行,缺乏責任心。2.對礦工的培訓不到位。礦山企業對員工進行安全培訓是十分必要的,但從發生事故的企業分析原因看,為了節省時間,節約成本,這種安全培訓往往是缺失的。發生事故的礦山企業的礦工沒有按規章執行和操作,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管理者對安全管理不夠重視。
(二)制度的不完善
具體可表現為:1.國家對礦山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甚至有些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礦山產業的發展。僅存的有關礦山安全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精神也很難貫徹到私人小型礦山中,沒有監督檢查措施、沒有安全執法主體也是主要問題。2.礦山企業安全管理制度體系不系統。礦山安全管理應該有著一整套系統、嚴格、規范的制度體系,而目前很多礦山企業的規章制度過于簡單而形式化,也沒有考核標準,所以起不到應有的作用。3.設備和技術不能保證安全。礦業發展向深部延伸導致礦難頻發,有學者研究發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設備和技術落后導致,尤其是專用的礦山安全監測儀器儀表缺乏,因此應該有明文規定每個礦產企業更換設備的要求和期限,將此作為一項制度加以落實,以便消除小礦產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導致礦難發生的幾率。
三、完善礦山安全管理制度的措施
建立一整套完善系統的礦山安全管理、檢查和責任追究制度是預防礦山事故的關鍵。
(一)完善礦山人員崗位操作規程和責任追究制度
崗位職責是對每個崗位人員應該做什么的說明,對于礦山企業來說,更應該對每個崗位人員的工作情況和要求做出明確的說明。各級管理干部必須履行崗位的安全職責、各礦工必須要明確操作中的安全和技術要求。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避免管理人員檢查走馬觀花,應該建立責任連帶追究責任制,明確發生事故時管理人員和檢查人員檢查不力的責任。
(二)完善企業內部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建立一整套系統而全面的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應包括:安全生產檢查制度、教育培訓制度、獎懲制度、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危險預防制度、爆炸物品管理制度、危險源監控制度、防火制度、通風安全管理制度、設備安全管理制度、頂幫管理制度等。
(三)完善國家對礦山產業的約束和保障制度
礦山產業對國家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除企業自身要不斷完善制度外,國家也應該根據市場經濟的形勢不斷完善對礦山產業的約束和保障制度。如前文提到的對礦山企業設備的更新年限要求、設備條件要求等。還要設置專門的機構定期對礦山企業進行檢查和監督,以保障礦山安全管理有效實施,減少礦山事故發生。
參考文獻:
[1]張敏江.郭忠林.張秉皓.從智利礦難營救探討我國地下礦山安全事故管理建設[J] -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1(1).
[2]劉超捷. 我國礦山勞動安全立法初論[J].河北法學,2005, (09)
[3]羅宏森.王雨.范劍輝.非煤地下礦山安全管理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