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偉+張曉鈺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將面對各種各樣的風險,如何辨識、評估、監測、控制風險,已經成為熱點問題。全面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圍繞總體經營目標,通過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經營過程中執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從而為實現風險管理的總體目標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和方法。風險管理對于我國絕大多數國有企業來講還是個新概念,風險意識不強、風險管理工作薄弱,是重大風險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
2006年6月,國資委出臺了《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為中央企業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國有資產監管工作,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明了方向,為中央企業如何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指引明確指出全面風險管理的定義為,“企業圍繞總體經營目標,通過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經營過程中執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包括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理財措施、風險管理的組織職能體系、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和內部控制系統,從而為實現風險管理的總體目標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和方法。”其中第五十三條要求:“企業應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風險管理的各項工作,建立涵蓋風險管理基本流程和內部控制系統各環節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測試、傳遞、報告、披露等。”
根據現代企業市場全面風險的基本特征和風險決策的基本原理,要想對企業的全面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需要關注以下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消除觀念落后風險。
企業只有樹立正確的適宜的經營理念才能在它的指導下做出正確的經營行為。只有貫徹了一定的經營理念,才能在經營過程中做到未雨綢繆,從根本上消除經營理念的落后所帶來的風險。
二、強化全面風險意識,降低經營決策風險。
企業在制定經營戰略策略時,要選擇適合企業的科學決策手段和方法,不能只憑個人的喜好和經驗隨意決策。遇到相關的決策問題時,既要看到該決策給企業帶來的收益,同時也要從風險的角度出發,看看該決策會給企業帶來哪些風險或損失;所以做任何一個經營決策,特別是重大決策時一定要有科學的理論依據,切忌隨心所欲,憑主觀憑經驗來制定。
三、加強外部環境監控,降低外部環境風險。
對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進行分析,是企業解決宏觀環境風險和市場選擇風險的關鍵。對于現代企業在對外部環境監控時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傳統的渠道、銷售人員、內部員工、競爭對手等傳統的市場調研方式加強監控,同時可以通過建立全面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來加強對經營環境的監控。全面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減少全面風險管理的成本,并且可提高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強組織間對全面風險管理的信息交流,提高全面風險管理活動的可靠性,為全面風險管理決策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全面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由四部分組成:數據庫、軟件、硬件和操作人員。
四、加強內部資源控制,消除內部全面風險。
企業自身資源對企業經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有形資源如廠房、設備、資本、人力和產品等,也包括無形資源,如企業聲望、品牌、文化、技術知識、專利和商標以及日積月累的知識和經驗等不具有具體實物形態的資源。企業對資源配置得當,資源能夠充分發揮效率,給企業帶來收益,企業對資源控制不力,則資源會給企業帶來危害,要避免企業內部資源帶來的風險,需要加強對內部資源的控制力度。對經營部門來講尤其重要,經營部門需要重點維護的內部資源在于品牌形象、重點客戶、關鍵銷售人員等。
五、建立風險預控機制,降低風險損失。
對全面風險的控制要適時,一般越早越好控制,損失越小,對企業的影響越小。所以企業在加強對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監控的同時,還要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風險預控機制,從而降低全面風險的損失。重點應該放在:(1)建立全面風險責任制,企業全員參與全面風險管理,避免風險的傳遞性所帶來的責任不明問題。(2)建立全面風險審查機制,企業除建立全面風險責任機制外還應建立全面風險審查機制,對經營活動中可能發生全面風險的地方進行審查把關,這樣有助于將全面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降到最小。(3)建立全面風險預警機制,全面風險預警機制起到對全面風險狀況的評價和對全面風險狀態的預警作用,它可以使企業盡早發現全面風險狀況惡化的苗頭,提請企業盡快做出反應,對全面風險防范起到重要的預測預報的作用。(4)建立全面風險控制與處理機制。建立全面風險控制和處理機制可以使企業做到“有備無患”,在全面風險狀況惡化或全面風險發生時,使企業不至于手忙腳亂無所適從,有利于盡快使企業經營狀況恢復正常。
六、貫徹成本原則,提高風險效益。
對全面風險防止與控制的代價一定要小于風險帶來的損失,否則,全面風險的預警就失去了應用意義。根據風險管理的“二拉平原則”(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lly,ALARP),即任何管理系統都是存在風險的,不可能通過預防措施來徹底消除風險;而且,當系統的風險水平越低時,要進一步降低就越困難,其成本往往呈指數曲線上升。也可以這樣說,其趨勢是安全改進措施投資的邊際效益遞減,最終趨于零,甚至為負值。因此,必須在管理系統的風險水平成本之間做出一個折衷選擇。企業在消除全面風險的成本投入中,要注意成本和收益(風險損失的減少)之間的關系,當成本超過收益,對企業來講就沒有意義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