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偉萍
摘 要:今物流產業發展十分迅速,成為各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物流經濟正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熱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國內經濟發展呈現區域特征,在我國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塘環渤海地區等典型經濟聚集區域,在這些經濟區域的發展直接影響這我國物流產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港口經濟;物流經濟;綜述
港口作為全球綜合運輸網絡的節點,在不斷的朝著全方位增值服務方向的現代物流發展。由于港口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在整個物流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港口物流作為一個獨立的概念被提出。依托港口形成了臨港臨海工業、臨港物流園區等,那么針對物流經濟,港口經濟,以及兩者之間的關聯的研究,做此下綜述。
一、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
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探討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現狀、發展制約因素、物流產業關聯分析等。
何梟吟(2007)肯定了我國物流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和激烈競爭的階段,在這一過程中,發現我國物流產業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沒有提出相應的改善意見。但是在分析我國物流產業發展趨勢,明確了我國物流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提出一些現代物流發展的技術和運用理論,也給我國物流產業發展提供了一些理論基礎。
朱健梅、何娟(2008)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約束因素透析而這些制約因素有:條塊分割式管理體制約束;市場需求約束;人才供給約束;專業化物流服務供給約束,基礎設施整體效能約束。
郭向陽(2010)在通過根據廣東省2007年42部門投入產出表,運用產業關聯理論比較分析了廣東物流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的關聯關系,得出廣東省物流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關聯比較大。
林文杰(2011)提出我國物流產業形成的基本條件,一是比較高的物流市場需求;二是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為物流產業提供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三是系統高效的物流管理體制,從技術上不斷突破,縮小成本,提高利潤空間。四是完善發達的物流基礎設施。五是現代化的信息管理。
聶艷芳(2014)研究了在物聯網環境下,物流橫向產業和縱向產業升級的路徑,提出了物流產業升級的對策建議。
二、關于物流經濟
張冬云(2004)在美、日現代物流經濟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一文中,在從經濟的視角來研究物流產業,從宏觀的角度,分析美、日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和演變。
劉坡(2005)在物流經濟研究中,運用系統論、運籌學、博弈論、經濟控制論等物流經濟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從規模效益、專業化效益、創新效益三個方面闡述了物流產業的發展。
頓紅(2008)在關于我國現代物流經濟發展的思考一文中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簡析了物流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得作用,發展物流經濟一方面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降低成本,提高物流系統運行效率,加速資金周轉。另一方面物流產業的發展可以帶動其他相關產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
李維國、王耀球、王靜(2010)應用灰關聯分析法,對珠三角物流經濟的七個因素進行了定量分析。再對結果進行排序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康耀武、秦燁(2013)采用VAR模型分析了我國物流經濟與國民經濟之間的關系,發現物流經濟增長促進了對國民經濟的增長,提出了一些關于物流經濟健康長期發展的建議。
三、港口經濟與物流產業經濟的發展
隨著供應鏈的不斷發展,港口物流的發展也提高到供應鏈的層面,港城互動發展也成為學者的一個研究熱點。
港口的壟斷性是其優勢之一,早前鄒俊善(1997)在論現代港口經濟學性質及研究取向就中提出了港口經濟的壟斷性,從地理位置的角度看,港口具有對其腹地貨源的壟斷性,港口生產具有規模經濟性,因此港口的上產往往會形成自然壟斷。正是這樣一些具有壟斷性的港口與壟斷企業就有可能采用壟斷定價的方式獲取超額利潤。
羅萍(2007)在我國港口與城市互動發展的趨勢中,針對我國港口與城市的互動發展進行了分析,包括其發展階段、發展現狀、發展誤區,通過分析提出對我國港口與城市互動發展的改善意見。起著核心作用的港口、相關政府部門及企業應采取何種措施和戰略,提高港口工作效率,促進港口物流的發展。
桑曼乘(2010)在廣州港口經濟發展轉型模式與策略探析一文中,以港口經濟的理論為基礎,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等綜合理論,分析廣州港口發展的基本情況。利用SWOT分析對廣州港口發展的各項條件進行剖析,建立港口集裝箱運輸與城是經濟指標互動發展的模型,對廣州港口生產能力、運輸職能、港城交互作用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提出港口轉型發展的路徑和策略。
張良衛、曾亮兵、何蕭(2011)在珠海港口經濟發展與策略探析中,針對珠海港口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運用EXCELL做回歸分析,提出要發展臨港工業、現代綠色物流探析、旅客吞吐量的減少,可以適當加強此方面的發展。
黃耀(2014)運用引入灰色關聯模型和協整均衡模型,分別對港口物流產業集群和港口經濟發展的各指標展開關聯分析。探討港口物流產業集群和港口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
四、簡要述評
現代物流的發展是以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需求,并為其創造更多的附加值作為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的主要措施。我們在不斷肯定物流經濟發展的迅速和前景,但是各方面的針對港口物流經濟的發展,從總體上把握了物流經濟的發展趨勢,提出了先進的改善意見。但是這些措施對于一些中小型港口來說是難以實現的,并且在中小型港口物流的研究相對較少。
參考文獻:
[1] 何梟吟.我國物流產業現狀、存在問題與發展趨勢[J].改革與戰略.2007(02).
[2]聶艷芳.物聯網環境下的物流產業升級路徑探析[J].物流科技.2014(09).
[3]李維國,王耀球,王靜.區域物流經濟影響因素的灰關聯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01)
[4]康耀武,秦燁.基于VAR模型的物流經濟對國民經濟增效影響力研究[J].物流技術.2013(11)
[5]張良衛,曾亮兵,何簫.珠海港口經濟發展與策略探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1(06)
[6]黃耀.港口物流產業集群與港口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4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