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恩榮
摘 要:對油氣集輸作業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分析,探討其職業病危害因素和防治對策。弄清楚油氣集輸作業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是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切入點和首要任務,落實企業防治職業病的主體責任,是開展職業衛生工作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油氣集輸;職業病;危害因素;防治對策
一、油氣集輸作業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
職業有害因素可來源于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各個方面:有的是生產中使用的原料,有的是生產中使用的輔料,有的是生產過程中的中間產品或副產品,有的是成品(如有機磷農藥),有的是原料中的雜質(如乙炔中含砷化氫或磷化氫),也可以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或廢棄物(如煤燃燒過程中產生CO)。
在石油或天然氣開采、收集、輸送和利用過程中,工作人員都可能接觸到天然氣、油田氣。石油主要成分是甲烷,同時含有少量的乙烷和丙烷以及一氧化碳、氮氣等。
天然氣為無色無臭(無硫化氫時)的氣體。易燃易爆其化學組成因地而異,主要是甲烷(97%)、一氧化碳(0.01%)、氫(0.01%)以及微量的丁烷、氦、硫化氫、氧化物等。
甲烷對人基本無害,但如果空氣中其含量達25%—30%以上時,就會出現頭昏、頭痛、惡心、嘔吐、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心率加速等一系列缺氧癥狀,長期接觸還可引起失眠、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嚴重時可出現缺氧窒息、昏迷、呼吸困難,以至腦水腫、肺水腫等。如果天然氣和油田氣中含硫化氫及一氧化碳可增加其毒性。
目前油田行業主要職業病危害有:
1、粉塵:電焊塵、水泥塵、煤塵、鑄造塵等;
2、毒物:汽油、苯、液化氣、硫化氫、石油烴、一氧化碳、甲醛、甲醇、氨氣、正己烷、丙酮、鉛、汞、鉻、酸、堿等;
3、物理因素:噪聲、射線、微波、振動、高頻、高溫等。
油氣集輸作業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兩類:(1)化學因素:原油及其含有的烴類物質,天然氣、硫化氫(根據油、氣中硫化氫含量情況)氨、甲醇等;(2)物理因素:噪聲。
(一)噪聲的概念
從生物學角度看,凡是人們不需要的,令人煩燥的,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統稱為“噪聲”。從物理學角度講,噪聲是指聲音強度和頻率雜亂無章、沒有規律的聲音。
環境科學把生產、施工、交通、生活中產生的令人煩躁的聲音定義為噪聲。由噪聲引起的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影響居民身心健康的現象就叫噪聲污染。噪聲屬聽覺公害,是一種嚴重污染。它與工業“三廢”一樣,都影響、危害人體健康。與化學污染相比,噪聲污染范圍更廣。
(二)噪聲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1、 對聽覺系統的影響;2、對神經、消化、心血管等系統的影響。
(三)噪聲的控制措施
噪聲的種類有空氣動力噪聲 、機械性噪聲、電磁性噪聲。噪聲的控制措施有工程控制 、方向和位置控制 、使用消聲器 、外包消聲材料 、減振、屏蔽、吸聲處理 、隔離作業人員 、個體防護等。
二、職業病危害控制措施
在油氣集輸泵站中,噪聲是主要的職業危害因素。聯合站各類泵類設備、加熱爐是現場的主要噪聲源;噪聲峰值可達到90db,對現場工人的身體健康造成較大的危害。因此,應從積極預防入手,加強職業健康管理,增強做好施工作業噪聲防控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不斷完善和認真落實HSE體系文件中相關防噪降噪等措施。
職業危害控制措施如下:
一、工程控制
1、控制和降低噪聲源。
2、合理規劃廠區廠房,設置防護帶。
3、降低噪聲:采取吸聲、消聲、隔聲等技術措施,控制噪聲傳播和反射(注意使用的材料)。在聯合泵房設置墻壁吸音板、吸聲吊頂,提升泵電機加裝多頻復合式消聲器,設可移動觀察式隔聲屏;值班室與聯合泵房之間設隔聲門,觀察窗用雙層固定密封窗等。
為了降低風動裝置和風動工具的噪聲,可用消音器降低風動活塞的排氣噪聲。
4、減少震動:利用減震裝置,來減少設備的震動力。
5、實施聽力保護措施,配備護耳器等,(泡沫耳塞、紡眼耳塞、傘型耳塞、耳罩-短時強噪聲)。
6、對產生較強振動和沖擊引起固體聲傳播及振動輻射噪聲的機器設備,應采取隔振原件(隔振墊層和隔振器)有橡膠、軟木、玻璃纖維隔振墊和金屬彈簧、空氣彈簧、壓縮型橡膠隔震器等。
二、管理控制
成立職業危害控制工作領導小組和任命專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其成員應職責分明。
1、職業衛生領導組組長職責;2、副組長職責;3、專業衛生管理員職責;4、安全科人員職責;5、生技科人員職責;6、機電科人員職責。
三、行為控制
1、進行職業危害的預防知識培訓;2、制定防止職業危害的管理制度和責任制;3、足額發放勞動防護用品;4、定期對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人員進行健康體檢;5、組織職業危害的安全檢查。
四、個人控制
1、遵守單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責任制和崗位操作規程;2、愛護預防職業危害的設備、設施;3、及時報告可能造成職業危害的安全隱患,并積極提出整改建議;4、注意自身的勞動防護,正確使用和佩帶防護用品,切實做到“四不傷害”。
三、結論
職業病防治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這諸多方面中,弄清楚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是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切入點和首要任務,也是開展職業衛生工作的前提。而規范執業健康管理的組織制度和工作內容,形成相對完備的執業健康管理體系,落實企業防治職業病的主體責任,則是開展職業衛生工作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