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克金+聶遼亮+彭丹
摘 要:龍虎山山靈水秀,丹霞突兀,崖墓壯觀。目前,龍虎山古崖墓遺跡旅游開發程度不夠深,游客只能遠遠觀望卻不能走近它一睹它的神秘。本文建議,可以結合龍虎山獨特的風光,通過修棧道、架云梯、開發攀巖項目等將游客的賞景需求、獵奇心理、探秘渴求、探險嘗試、健身運動等充分整合考慮進去,提升龍虎山的旅游品牌價值。
關鍵詞:龍虎山;旅游開發;賞景;獵奇;健身;探秘;探險
龍虎山的山,不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還是極為豐富的文物寶庫。在距地200余米的大片崖壁上,洞穴如星羅棋布,從水中或地面眺望“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處可見。這就是著名的龍虎山春秋戰國古越族崖墓群。來此游覽者無不唏噓驚嘆,對古人是如何將棺槨放入洞穴中深為好奇!
每天表演兩場的“懸棺表演”驚險刺激。然而,這一節目只能使觀眾成為看客,不能讓游客走近崖墓去親自體驗崖壁的陡峭、崖墓的神秘。當今時代,游客越來越不滿足于走走看看式的觀賞游,越來越喜好冒險刺激的體驗游。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對龍虎山古崖墓旅游資源進行再開發,將游客的體驗需求充分考慮進去,在已進行過考古發掘的古崖墓山體上修建棧道、架設云梯、開發攀巖項目等不失為值得考慮的建議。本文將綜合龍虎山的文化優勢、風光優勢、地形地貌優勢等,結合文化學、心理學等學科理論闡述二者相結合的可行性。
一、龍虎山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1.道教文化
仙水巖位于龍虎山景區內,而龍虎山乃道教的發源地。相傳東漢中葉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在此營建演法觀、飛升臺、丹井、丹灶,亦在此結爐煉丹,“丹成,則龍虎現。”后四代天師自漢中返龍虎山修治祖天師元壇及丹灶故址,在山南建傳篆壇。此后,歷代均進行過維修、重建寺觀。眾多撲朔迷離的神奇傳說更是讓該地享有人間仙境之美譽。
2.古崖墓文化
在龍虎山的大片崖壁上,一個個崖墓洞穴星星點點般呈現于游人眼前,蔚為壯觀!1978年,考古人員曾對龍虎山進行第一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確認龍虎山崖墓系春秋戰國古越族墓,目前,龍虎山共發現202座古崖墓。在人類崖墓文化中,龍虎山崖墓堪稱中國之最,世界一絕,被譽為天然考古博物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龍虎山具有秀美的山水風光
龍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是我國丹霞地貌發育程度最好的地區之一。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巖、一百零八處自然和人文景觀,二十多處神井丹池和流泉飛瀑。同時明凈秀美、婀娜多姿的小溪河,由南向北似一條玉帶,把上清宮、龍虎山、仙水巖等旅游景點串連成一線。瀘溪河清澈見底,可鑒毛發,一年四季都是碧青色。拿瀘溪河與漓江比,可謂“形似漓江”,但論天然、論野趣、論水質、又公認“勝似漓江”。從上清千年古鎮乘竹筏順瀘溪河而下,沿途有“十不得”獨特美景,幾十里山水宛若人間仙境。是世界地質公園、 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
三、龍虎山山體有深度開發的空間
龍虎山山體多為一整塊巨型紅石,山體臨溪而立,山勢突兀,海拔在20米至200米不等,山體質地軟,稍磨即成坑,依山而修鑿棧道并無太大的施工難度,目前,象鼻山等山體也已成功修建棧道。另外,龍虎山一座座山體就是一座座獨立的懸崖峭壁,在充分保障游客安全的前提下,自上而下搭繩索云梯,或架設攀巖樁,開發富有冒險性的探險項目能吸引眾多的旅游愛好者并提高游客的粘度。事實上,目前,國內丹霞地貌已進行攀巖開發的有寧夏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云南老君山國家公園等。我們有現實的經驗可以借鑒。
四、龍虎山崖墓群深度開發有眾多比較優勢
第一、環境優美。清澈得可以鑒發的瀘溪河水穿梭于一座座山體間,使得山因水而靈秀,水因山而奇媚。這非一般同類山體的野外項目所能比。
第二、文化神秘。龍虎山山體非光禿陡峭無內涵的山石一塊,在它那陡峭的山壁里點綴著的一個個墓穴,這賦予了龍虎山深厚而神秘的文化內涵。因而,使走棧道、攀繩索、攀巖等得以將傳統的探險、附身與在龍虎山特有的探秘完美地結合了起來。這也非其他一般的野外項目所能比的。
第三、除此之外,深厚的道教文化,張天師的傳奇故事等使龍虎山的野外項目更具有老莊式的逍遙仙風俠氣。
因而,龍虎山探秘游與攀巖等探險活動相結合,從學理上來說,它滿足了人們的賞景需求、獵奇心理、求知欲望、征服心理等,具有極強的心理驅動動因。
五、龍虎山古崖墓深度開發的價值分析
將龍虎山崖墓文化與攀巖等項目相結合,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首先,能將龍虎山的旅游資源開發引向更深層次,吸引更多游客并提高游客粘度。通過開發攀巖運動等戶外項目,使游客從遠觀者變成了體驗者,從而將該地旅游資源開發引向更深層次,這必將吸引更多游客。
其次,能產生較高的經濟價值。通過多層次開發,或滿足游客非同一般的賞景需求,或滿足游客的獵奇心理,或滿足游客的健身需求,或滿足游客的探險需求,或滿足游客的專業運動需求等,使游客最大廣度,最大限度地參與進來,這必將為景區創造具大的經濟效益。
再次,能產生較高的社會價值。將探秘古崖墓和探險相結合,著力打造龍虎山野外探險基地,這必將提升龍虎山景區的知名度和活躍度,甚至提升整個鷹潭地區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富軍, 郭福生,曾華 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質旅游資源可持續開發芻議[In]. Proceedings of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2) Volume 4
[2] 劉詩中 仙人城探謎——龍虎山崖墓考察記[J].南方文物,2000(2):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