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樹軍
摘 要:我國公路路面主要有瀝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兩大類型,水泥混凝土的路齡相對較長,在長期超限運輸的載重破壞下,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亟需修復與養護處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公路部門路面維修的快速修補作業充滿期待。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補劑具備磨損小、早期強度大、后期強度穩定增長、施工工藝相對簡單、低材料費等特征,在公路的路面修補中廣受好評。該文通過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損情況,研究路面的修補工藝,有利于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維修的工程實踐水平。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 路面修補工藝 快速修補
中圖分類號:U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a)-0099-01
國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公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高級路面的鋪筑一般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瀝青混凝土路面兩種主要類型。由于石油瀝青資源需依靠國外進口,其質量和數量上難以滿足路面修筑需求。水泥混凝土具有就近供給、分布廣泛、產量大等優點,近年來水泥混凝土路面發展迅猛。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公路的交通量日漸增加,加劇了路面的損壞程度與損壞速度。盡管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技術不斷提高,但仍存在沉陷、開裂、脫空、斷板、錯臺等路面病害,尤其是早期修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現象。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現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需修補的占50%到60%左右[1]。傳統的公路修補方法主要是清除路面的破壞處,重新鋪筑相同標號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2]。這種方法存在以下弊端:水泥混凝土黏度低,與舊的混凝土的相容性差,新舊結合部分易出現開裂現象;收縮性較大,新舊混凝土易拉開;長時間的交通封閉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水泥混凝土的快速修補技術是目前亟需解決的研究課題。本文通過探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補施工工藝,達到保護路面的結構層與路基免受滲水損害,提高路面質量,快速恢復交通行車的實踐指導意義。
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補技術概述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特征分析
盡管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強度大、剛度強、穩定性好、板體性好、耐用、抗侵蝕能力強、養護費用少等諸多優點。但在路面使用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如修補費時,需長時間封閉交通,造成交通擁堵;接縫較多、行車跳動大,影響舒適度;對車輛超載敏感、易出現斷板或開裂;產生較大噪聲等。伴隨著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程度的破損情況,各個國家針對路面修補技術的研究應運而生。路面修補施工工藝將直接影響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補質量。
1.2 路面修補的施工工藝
在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時,應保證以下幾點:路拱的橫坡度偏差在10 mm以內;相鄰的板高差控制在5 mm內;縱段高程偏差在15 mm內;板寬度大于設計值[3]。在養護條件較好時,水泥混凝土路面比其他路面的使用壽命更長,但在受到破壞后,其修補難度將高于其他路面。根據破損情況的不同,現將常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補方法總結歸納如表1所示。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補工藝
為避免路面修補作業影響道路的正常通車,應提前做好快速修補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前期準備工作。通過對道路現場的實地調查,對路面的破損情況進行分類評價,并制定出相應的初步修補方案。對于角隅裂縫、初期裂縫、橫向縱向裂縫等可采用樹脂、橡膠、瀝青乳劑等修補材料進行封縫;對于縱向不平整與板面錯臺,一般維修方法是灌注加固、修補罩面、翻修重澆;接縫處破損可采用清除填縫料,重新進行灌注,用混凝土、樹脂膠漿、水泥膠漿進行修補;針對表面侵蝕、剝落等磨耗,一般采取修補、處理表面、機械打毛、刻槽、樹脂材料封層并罩面。
2.1 快速修補的工序
對于混凝土路面破壞的快速修補可遵循以下工序:放樣——切割——沖擊破碎并清除碎片——基礎處理——界面處理——混凝土澆筑——養護通車。
2.2 快速修補的施工工藝
針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損程度不同,適用于快速修補的具體施工工藝主要有擴縫粘結法、條帶罩面法、快速注漿法和全厚修補法等。
(1)擴縫粘結法。具體的修補工藝流程如表1所示,對于深層的剝落、拱脹需進行全厚式的修補;深層剝落出現在板角時采用角隅全厚式的修補;接縫深度8 cm范圍內的碎裂應采取淺層結合式的邊角修補。(2)條帶罩面法。對于深度4到5 cm、面板現存面積較大的成片坑洞,剝落等表面病害,可采用條帶罩面法快速修補,修補工序如表1所示。(3)快速注漿法。注漿材料一般由粉煤灰、強水泥、調凝劑等組成。在鉆孔時,采用梅花型的布孔形式,其滲透效果更好。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灌漿材料的質量與配比,準確把握材料稱重、攪拌時間。(4)全厚修補法。該方法適用于嚴重的斷角、破碎、裂縫、接縫類破損等情況。整塊板鑿除破碎板,重新進行混凝土板塊的澆筑。基層處理完之后,還需修復、安裝設置拉桿與傳力桿。此方法工藝成熟,但工作量較大、費時費工、養護期長、修補費用偏高。
3 結語
該文通過分析我國現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損情況,指明路面快速修補技術在道路維修中的關鍵作用,闡明了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補的一般工序,探討擴縫粘結法、快速注漿法、條帶罩面法、全厚修補法等常用的快速修補工藝的適用范圍、工序流程及注意事項,為路面維修的工程實踐提供相應指導。
參考文獻
[1] 代新祥,文梓蕓.水泥混凝土路面損壞原因分析及修補材料的選擇[J].公路,2000(11):71-76.
[2] 傅智,金志強.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與養護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0731-200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endprint
摘 要:我國公路路面主要有瀝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兩大類型,水泥混凝土的路齡相對較長,在長期超限運輸的載重破壞下,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亟需修復與養護處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公路部門路面維修的快速修補作業充滿期待。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補劑具備磨損小、早期強度大、后期強度穩定增長、施工工藝相對簡單、低材料費等特征,在公路的路面修補中廣受好評。該文通過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損情況,研究路面的修補工藝,有利于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維修的工程實踐水平。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 路面修補工藝 快速修補
中圖分類號:U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a)-0099-01
國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公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高級路面的鋪筑一般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瀝青混凝土路面兩種主要類型。由于石油瀝青資源需依靠國外進口,其質量和數量上難以滿足路面修筑需求。水泥混凝土具有就近供給、分布廣泛、產量大等優點,近年來水泥混凝土路面發展迅猛。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公路的交通量日漸增加,加劇了路面的損壞程度與損壞速度。盡管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技術不斷提高,但仍存在沉陷、開裂、脫空、斷板、錯臺等路面病害,尤其是早期修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現象。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現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需修補的占50%到60%左右[1]。傳統的公路修補方法主要是清除路面的破壞處,重新鋪筑相同標號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2]。這種方法存在以下弊端:水泥混凝土黏度低,與舊的混凝土的相容性差,新舊結合部分易出現開裂現象;收縮性較大,新舊混凝土易拉開;長時間的交通封閉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水泥混凝土的快速修補技術是目前亟需解決的研究課題。本文通過探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補施工工藝,達到保護路面的結構層與路基免受滲水損害,提高路面質量,快速恢復交通行車的實踐指導意義。
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補技術概述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特征分析
盡管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強度大、剛度強、穩定性好、板體性好、耐用、抗侵蝕能力強、養護費用少等諸多優點。但在路面使用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如修補費時,需長時間封閉交通,造成交通擁堵;接縫較多、行車跳動大,影響舒適度;對車輛超載敏感、易出現斷板或開裂;產生較大噪聲等。伴隨著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程度的破損情況,各個國家針對路面修補技術的研究應運而生。路面修補施工工藝將直接影響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補質量。
1.2 路面修補的施工工藝
在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時,應保證以下幾點:路拱的橫坡度偏差在10 mm以內;相鄰的板高差控制在5 mm內;縱段高程偏差在15 mm內;板寬度大于設計值[3]。在養護條件較好時,水泥混凝土路面比其他路面的使用壽命更長,但在受到破壞后,其修補難度將高于其他路面。根據破損情況的不同,現將常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補方法總結歸納如表1所示。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補工藝
為避免路面修補作業影響道路的正常通車,應提前做好快速修補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前期準備工作。通過對道路現場的實地調查,對路面的破損情況進行分類評價,并制定出相應的初步修補方案。對于角隅裂縫、初期裂縫、橫向縱向裂縫等可采用樹脂、橡膠、瀝青乳劑等修補材料進行封縫;對于縱向不平整與板面錯臺,一般維修方法是灌注加固、修補罩面、翻修重澆;接縫處破損可采用清除填縫料,重新進行灌注,用混凝土、樹脂膠漿、水泥膠漿進行修補;針對表面侵蝕、剝落等磨耗,一般采取修補、處理表面、機械打毛、刻槽、樹脂材料封層并罩面。
2.1 快速修補的工序
對于混凝土路面破壞的快速修補可遵循以下工序:放樣——切割——沖擊破碎并清除碎片——基礎處理——界面處理——混凝土澆筑——養護通車。
2.2 快速修補的施工工藝
針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損程度不同,適用于快速修補的具體施工工藝主要有擴縫粘結法、條帶罩面法、快速注漿法和全厚修補法等。
(1)擴縫粘結法。具體的修補工藝流程如表1所示,對于深層的剝落、拱脹需進行全厚式的修補;深層剝落出現在板角時采用角隅全厚式的修補;接縫深度8 cm范圍內的碎裂應采取淺層結合式的邊角修補。(2)條帶罩面法。對于深度4到5 cm、面板現存面積較大的成片坑洞,剝落等表面病害,可采用條帶罩面法快速修補,修補工序如表1所示。(3)快速注漿法。注漿材料一般由粉煤灰、強水泥、調凝劑等組成。在鉆孔時,采用梅花型的布孔形式,其滲透效果更好。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灌漿材料的質量與配比,準確把握材料稱重、攪拌時間。(4)全厚修補法。該方法適用于嚴重的斷角、破碎、裂縫、接縫類破損等情況。整塊板鑿除破碎板,重新進行混凝土板塊的澆筑。基層處理完之后,還需修復、安裝設置拉桿與傳力桿。此方法工藝成熟,但工作量較大、費時費工、養護期長、修補費用偏高。
3 結語
該文通過分析我國現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損情況,指明路面快速修補技術在道路維修中的關鍵作用,闡明了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補的一般工序,探討擴縫粘結法、快速注漿法、條帶罩面法、全厚修補法等常用的快速修補工藝的適用范圍、工序流程及注意事項,為路面維修的工程實踐提供相應指導。
參考文獻
[1] 代新祥,文梓蕓.水泥混凝土路面損壞原因分析及修補材料的選擇[J].公路,2000(11):71-76.
[2] 傅智,金志強.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與養護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0731-200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endprint
摘 要:我國公路路面主要有瀝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兩大類型,水泥混凝土的路齡相對較長,在長期超限運輸的載重破壞下,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亟需修復與養護處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公路部門路面維修的快速修補作業充滿期待。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補劑具備磨損小、早期強度大、后期強度穩定增長、施工工藝相對簡單、低材料費等特征,在公路的路面修補中廣受好評。該文通過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損情況,研究路面的修補工藝,有利于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維修的工程實踐水平。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 路面修補工藝 快速修補
中圖分類號:U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a)-0099-01
國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公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高級路面的鋪筑一般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瀝青混凝土路面兩種主要類型。由于石油瀝青資源需依靠國外進口,其質量和數量上難以滿足路面修筑需求。水泥混凝土具有就近供給、分布廣泛、產量大等優點,近年來水泥混凝土路面發展迅猛。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公路的交通量日漸增加,加劇了路面的損壞程度與損壞速度。盡管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技術不斷提高,但仍存在沉陷、開裂、脫空、斷板、錯臺等路面病害,尤其是早期修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現象。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現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需修補的占50%到60%左右[1]。傳統的公路修補方法主要是清除路面的破壞處,重新鋪筑相同標號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2]。這種方法存在以下弊端:水泥混凝土黏度低,與舊的混凝土的相容性差,新舊結合部分易出現開裂現象;收縮性較大,新舊混凝土易拉開;長時間的交通封閉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水泥混凝土的快速修補技術是目前亟需解決的研究課題。本文通過探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補施工工藝,達到保護路面的結構層與路基免受滲水損害,提高路面質量,快速恢復交通行車的實踐指導意義。
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補技術概述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特征分析
盡管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強度大、剛度強、穩定性好、板體性好、耐用、抗侵蝕能力強、養護費用少等諸多優點。但在路面使用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如修補費時,需長時間封閉交通,造成交通擁堵;接縫較多、行車跳動大,影響舒適度;對車輛超載敏感、易出現斷板或開裂;產生較大噪聲等。伴隨著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程度的破損情況,各個國家針對路面修補技術的研究應運而生。路面修補施工工藝將直接影響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補質量。
1.2 路面修補的施工工藝
在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時,應保證以下幾點:路拱的橫坡度偏差在10 mm以內;相鄰的板高差控制在5 mm內;縱段高程偏差在15 mm內;板寬度大于設計值[3]。在養護條件較好時,水泥混凝土路面比其他路面的使用壽命更長,但在受到破壞后,其修補難度將高于其他路面。根據破損情況的不同,現將常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補方法總結歸納如表1所示。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補工藝
為避免路面修補作業影響道路的正常通車,應提前做好快速修補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前期準備工作。通過對道路現場的實地調查,對路面的破損情況進行分類評價,并制定出相應的初步修補方案。對于角隅裂縫、初期裂縫、橫向縱向裂縫等可采用樹脂、橡膠、瀝青乳劑等修補材料進行封縫;對于縱向不平整與板面錯臺,一般維修方法是灌注加固、修補罩面、翻修重澆;接縫處破損可采用清除填縫料,重新進行灌注,用混凝土、樹脂膠漿、水泥膠漿進行修補;針對表面侵蝕、剝落等磨耗,一般采取修補、處理表面、機械打毛、刻槽、樹脂材料封層并罩面。
2.1 快速修補的工序
對于混凝土路面破壞的快速修補可遵循以下工序:放樣——切割——沖擊破碎并清除碎片——基礎處理——界面處理——混凝土澆筑——養護通車。
2.2 快速修補的施工工藝
針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損程度不同,適用于快速修補的具體施工工藝主要有擴縫粘結法、條帶罩面法、快速注漿法和全厚修補法等。
(1)擴縫粘結法。具體的修補工藝流程如表1所示,對于深層的剝落、拱脹需進行全厚式的修補;深層剝落出現在板角時采用角隅全厚式的修補;接縫深度8 cm范圍內的碎裂應采取淺層結合式的邊角修補。(2)條帶罩面法。對于深度4到5 cm、面板現存面積較大的成片坑洞,剝落等表面病害,可采用條帶罩面法快速修補,修補工序如表1所示。(3)快速注漿法。注漿材料一般由粉煤灰、強水泥、調凝劑等組成。在鉆孔時,采用梅花型的布孔形式,其滲透效果更好。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灌漿材料的質量與配比,準確把握材料稱重、攪拌時間。(4)全厚修補法。該方法適用于嚴重的斷角、破碎、裂縫、接縫類破損等情況。整塊板鑿除破碎板,重新進行混凝土板塊的澆筑。基層處理完之后,還需修復、安裝設置拉桿與傳力桿。此方法工藝成熟,但工作量較大、費時費工、養護期長、修補費用偏高。
3 結語
該文通過分析我國現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損情況,指明路面快速修補技術在道路維修中的關鍵作用,闡明了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補的一般工序,探討擴縫粘結法、快速注漿法、條帶罩面法、全厚修補法等常用的快速修補工藝的適用范圍、工序流程及注意事項,為路面維修的工程實踐提供相應指導。
參考文獻
[1] 代新祥,文梓蕓.水泥混凝土路面損壞原因分析及修補材料的選擇[J].公路,2000(11):71-76.
[2] 傅智,金志強.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與養護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0731-200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