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興偉
摘 要:書寫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語文教學中問題最嚴重的環節。為加強學生書寫意識,教師要通過作業批語、規范板書、板演點評、增加書寫在考試中的比重、與書寫相關的語文活動,來加強學生的書寫意識。
關鍵詞:書寫意識 作業批語 規范板書 板演點評 語文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a)-0151-01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每個階段的“寫字”都做出了明確的要求:第一階段,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第二階段,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第三階段,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然而,我們在教學中卻發現,學生的書寫查到了極點。書寫筆順錯誤、筆畫不規范、結構不合理、字體不端正等現象隨時可見。造成這種現象蔓延的原因,既有教師教學中關注不夠的因素,更有現代的媒體技術弱化了社會、家長對學生的書寫要求。其造成的嚴重后果,就是大部分學生到大學畢業時,還是一手無法見人的爛字,將中華文化中的漢字外形美糟蹋的一塌糊涂。面對漢字書寫存在的嚴重問題,很多有識之士都呼吁語文教學要加強書寫的成分。小學語文對學生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素養都起著啟蒙的作用,從小學階段就應加強學生的書寫意識,提高對學生的書寫要求。以下,是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加強學生書寫意識的思考。
1 通過作業批語滲透書寫意識
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重知識,輕書寫”的弊端。只要學生的字寫對了,題做對了,就是就會打對號,就會給分。很少有教師注意學生的書寫過程:筆順是否正確。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書寫問題進行頭口提醒,部分教師會強制學生練字。但是,教師很快就會發現:學生練字與作業書寫出現剝離,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最后只能放棄。書寫是一個潛移默化的緩慢發展的過程,是一個需要教師不斷提醒、強化的學習項目。教師除了在教學過程中時時強調書寫外,還要通過作業批語加強學生的書寫意識。小學生的語文作業基本是每天有,學生很在意教師的批語。教師要抓住這個契機,在批閱作業的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對書寫整潔、端正、規范的學生進行賞識激勵:“你的書寫真棒!”“你有書法家的潛能”“你的字真是賞心悅目”“你的作業就像一本字帖”“看你的書寫是一種享受”“老師都羨慕你有一手好字”等等。教師不要吝嗇你的夸獎,也不要擔心你的夸獎“言過其實”,因為好的書寫就是在教師的夸獎中產生的。對于書寫差的學生,教師要運用指導性批語:“注意字的結構”、“按筆順寫字會更漂亮”、“字的大小要一致”、“寫字要做到橫平豎直”、“筆順書寫到規范、到位”、“字體要端正”、“要注意書寫的整體效果”、“字與字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等。教師常規性的賞識激勵和書寫指導,能強化學生的書寫意識,成為促使學生提高書寫的一種動力,推動學生書寫水平不斷提高。
2 教師以身作則規范板書
小學生對教師有一種天生的崇拜和模仿,尤其是語文教師的書寫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會發現:字體漂亮的語文教師所任的班級內,總有幾個學生的字體與教師驚人的相似,這就是榜樣的力量。這就要教師要苦練基本功,練好三筆字,尤其要練好鋼筆字和粉筆字。教師在板書時,要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結構勻稱,筆順流暢。字的大小要適中,保持適當的字距,注重板書的整體效果。在板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時常強調一些字的筆順和結構,比如,“火”、“凸”、“凹”等字的筆順;“落”、“蓬”、“匙”、“薄”等字的結構。教師還要強化一些形似字,引導學生將一些形式的偏旁區分開來,比如,“見”和“貝”等。通過板書過程,讓學生養成寫規范字、注重書寫整體效果的習慣。教師切忌在黑板上信手涂鴉,東一句話、西一個字,尤其是不要寫連筆字。這種新手涂鴉式的板書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連筆字也會影響學生對字的筆畫的正確了解。教師要通過板書為學生樹立一個模仿的榜樣,潛移默化增強學生的書寫意識。
3 對學生的板演進行有針對性地書寫點評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板演的教學活動,比如,聽寫生字、組詞、造句、默寫古詩等。每次板演,教師在關注內容正誤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書寫,在評價的過程中對書寫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當學生內容正確、書寫工整時,教師要給予高度的評價:“無論從內容還是書寫,你都是當之無愧的優秀者”;當學生內容很好卻書寫不佳時,教師要委婉含蓄地提醒、激勵學生加強書寫:“如果你的書寫能有所進步,就更完美了。”當學生內容和書寫都不理想時,教師要從書寫入手進行引導:“即使不能寫對,我想你一定也能寫工整吧,那也是一種進步。”總之,在板演過程中,教師的評價始終滲透書寫指導和書寫意識,讓學生切實意識到書寫時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考核學生語文素養、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從而不斷加強學生的書寫意識,促使學生將“寫字”作為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還可以增加書寫差的學生板演的機會,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點評,加強學生的書寫意識。
4 增加書寫在考試中的比重
近年來,在各級語文考試中多次出現對書寫的考察題目,題目簡單而又有難度:抄寫所給內容。簡單,是因為就是最基礎的抄寫;難度,要求端正、規范、整潔,結構合理,整體美觀。在這項考核中失分者不在少數,更說明了我們語文教學中書寫訓練的缺失。教師要有意識地增加書寫在考試中的比重,一種是以考試題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在田字格中抄寫已給出的句子或詞語;另一種是增加一定的卷面分。兩項合起來站到總分的百分之五左右,并在各項分值中明確卷面分,讓學生切實感覺到書寫在語文學習中占有一席之地,從而加強學生的書寫意識,促使學生從日常的作業做起重視書寫,將書寫訓練滲透到語文學習的各個環節。
當然,以上幾點僅僅是個人對書寫教學的一點思考。加強學生的書寫意識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調整和更新教學策略,讓學生時刻對書寫教學保持新鮮感,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書寫練習中去。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作業、試卷展出、書法展等語文活動,來輔助書寫教學,強化學生的書寫意識。
參考文獻
[1] 肖炎鋒.淺談學生書寫能力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3(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