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不論是工業生產,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都越來越依賴于電力資源。電力企業如何通過自身改革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這將是電力企業的管理人員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財務管理模式有單線管理向集約化管理的轉變將有效地提高電力企業集團執行力的貫徹。財務集約化管理包含財務資金管理體系、預算管理體系、產權和資產管理體系、財務人才管理體系、稽核評價體系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該文通過對電力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模式的研究,為提高電力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控制能力提供借鑒。
關鍵詞:財務集約化管理 電網企業 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a)-0173-02
企業的集團化組織形式是集團通過將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結合起來,建立起一個有共同目標與發展戰略的多層級法人結構的經濟聯合體。當今,電力企業以兩家區域性壟斷的國家電網企業的集團公司形式存在,即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集團的經營范圍廣泛、資產規模巨大、產權結構多元化,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電網集團將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化經濟體制轉變。當前的電網集團財務管理存在諸多弊病,如:會計核算模式不同,財務信息的口徑不統一;財務部門的縱向層級較多,整體的財務約束力不足;集團內部管控體制不同,集團化的運作效率偏低。電網集團財務的集約化管理對于保證集團內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統一集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集團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該文通過梳理財務集約化管理的基本理論,以電網集團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為著手點,研究其資金的集中管理、預算管理、集中核算、全過程的成本管理、財務風險管理等集團化的財務管控體系的建設,以期整合集團的內部資源,降低集團公司的財務風險。
1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概述
1.1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
電網企業的集約化是指綜合各子公司的人、財、物等生產要素,并由母公司集中統一的配置資源,以實現集團整體的效率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從而獲取持續的競爭優勢[1]。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是在集約化的思想下,以集團的資源共享作為財務目標,構建資金的管控體系、預算管理體系、財務稽核評價體系、會計集中核算體系等[2],形成在線實時監控的、低風險的、閉環管理系統(表1)。
1.2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方法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首先應保證財務信息在集團總部與各子公司間有暢通的傳遞渠道。強大數據處理能力的ERP管理系統能有效保證財務數據實時由子公司傳遞到總部財務部門,是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的重要技術支撐。通過系統的自動匯集處理,ERP系統采集了各子公司ERP服務器上的數據,實現了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電網企業的集團總部能夠實時掌控各子公司的財務經營狀況,并及時地做出相應的決策。電網企業建立一套與ERP系統集成的財務管理與控制系統,該系統可選取農業銀行設立用于現金業務的基本賬戶;開設電費的專戶和電費代繳代收業務;在電力企業的財務公司設立用于對外結算和資金集中管理的一般結算賬戶;只保留基礎供電所的一個基本賬戶。電網企業的各子公司采取“收支兩條線”的資金歸集方式,及時集中地將子公司的內部資金歸集到母公司層面,進行統一的會計核算。電網企業的資金管理流程具體如圖1所示。
1.3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目標
電網企業的管理中涉及主體多、管理層級多、管理鏈長、內耗大、管理模式粗放,通過建立財務集約化管理與控制系統,密切聯系起各子公司與集團總部的相關業務,將管理權限與會計核算上升到集團總部層面,實現各項業務的單據化核算,形成“一套賬”的集中會計核算體系。
與此同時,財務集約化管理還實現了集團總部對資金的集中管理與控制,集團公司可實時監控子公司的日常資金賬戶,再根據集團整體資金情況及各子公司的實際資金需求,來合理統籌資金分配,避免資金短缺與閑置。
2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模式應用
2.1 電網企業財務集約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財務的集約化管理需對電網集團公司的管理層次、產權結構、信息平臺等進行較大的改進,針對具體的電網企業,可從信息管理平臺的應用可行性、管理層級的壓縮可行性、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變更可行性三個方面來分析電網企業建立財務集約化管理體系的整體可行性。
(1)財務信息化平臺的應用將有效降低人工會計核算的錯誤率,提高集團的整體工作效率。同時,信息平臺的建立也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和企業的經營成本,信息數據也易泄露。通過綜合分析財務信息平臺建設的優缺點,評估信息平臺對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是否大于平臺建設的資源投入,進而確定平臺建設的可行性。
(2)會計核算主體的層級壓縮可行性分析。電網企業的管理水平相對粗放、服務人員多、管理鏈條長、部門設置出現交叉重復現象較多,這將影響會計信息的傳遞速度,易出現信息傳遞的失真。通過壓縮管理層級,將有效提高會計信息傳遞的效率,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整合集團公司的可利用財務資源。
(3)法人治理結構變更的可行性分析。電網企業產權結構下的財務集約化建設更可靠,子公司對集團公司的財務指令反應更迅速。但法人治理結構的變更使得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無法進行有效管理;無法形成有效的子公司監管機制;集團公司對市場動態的信息掌握不及時,難以做出長遠規劃。綜合上述的利弊,電網企業的法人治理機構變更難以滿足電力集團的財務集約化建設需求,集約化體系建設的經濟效益低于預期的目標。
2.2 財務集中核算的建立方法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需要建立集團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財務集中核算體系,具體的建立方法有會計功能上移法、扁平化機構設置法、信息平臺構建法等,這幾種方法的對比分析如表2所示。
3 結語
現代的集團公司是以資本為連接的多法人的經濟組織,集團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是多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共同形成企業法人的經濟聯合體。電網企業的集團公司可通過建立依托于信息化平臺的財務集約化管理與控制體系來實現整個集團公司的財務運作效率,促進電網集團的整體長遠目標的實現。
該文通過梳理財務集約化管理的相關理論,闡明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的方法與目標。并從會計核算主體的層級壓縮可行性、信息化平臺應用的可行性、法人治理結構變更的可行性等方面分析了在電網企業建立財務集約化管理體系的可行性。還提出了采用信息平臺構建法、會計功能上移法、扁平化機構設置法來建立財務集中核算體系,為電網企業的深化改革提供有益指導。
參考文獻
[1] 沈玉蓮.關于國有企業集團實施財務集約化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0(32).
[2] 李清虎.大型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09(17).endprint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不論是工業生產,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都越來越依賴于電力資源。電力企業如何通過自身改革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這將是電力企業的管理人員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財務管理模式有單線管理向集約化管理的轉變將有效地提高電力企業集團執行力的貫徹。財務集約化管理包含財務資金管理體系、預算管理體系、產權和資產管理體系、財務人才管理體系、稽核評價體系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該文通過對電力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模式的研究,為提高電力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控制能力提供借鑒。
關鍵詞:財務集約化管理 電網企業 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a)-0173-02
企業的集團化組織形式是集團通過將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結合起來,建立起一個有共同目標與發展戰略的多層級法人結構的經濟聯合體。當今,電力企業以兩家區域性壟斷的國家電網企業的集團公司形式存在,即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集團的經營范圍廣泛、資產規模巨大、產權結構多元化,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電網集團將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化經濟體制轉變。當前的電網集團財務管理存在諸多弊病,如:會計核算模式不同,財務信息的口徑不統一;財務部門的縱向層級較多,整體的財務約束力不足;集團內部管控體制不同,集團化的運作效率偏低。電網集團財務的集約化管理對于保證集團內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統一集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集團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該文通過梳理財務集約化管理的基本理論,以電網集團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為著手點,研究其資金的集中管理、預算管理、集中核算、全過程的成本管理、財務風險管理等集團化的財務管控體系的建設,以期整合集團的內部資源,降低集團公司的財務風險。
1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概述
1.1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
電網企業的集約化是指綜合各子公司的人、財、物等生產要素,并由母公司集中統一的配置資源,以實現集團整體的效率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從而獲取持續的競爭優勢[1]。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是在集約化的思想下,以集團的資源共享作為財務目標,構建資金的管控體系、預算管理體系、財務稽核評價體系、會計集中核算體系等[2],形成在線實時監控的、低風險的、閉環管理系統(表1)。
1.2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方法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首先應保證財務信息在集團總部與各子公司間有暢通的傳遞渠道。強大數據處理能力的ERP管理系統能有效保證財務數據實時由子公司傳遞到總部財務部門,是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的重要技術支撐。通過系統的自動匯集處理,ERP系統采集了各子公司ERP服務器上的數據,實現了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電網企業的集團總部能夠實時掌控各子公司的財務經營狀況,并及時地做出相應的決策。電網企業建立一套與ERP系統集成的財務管理與控制系統,該系統可選取農業銀行設立用于現金業務的基本賬戶;開設電費的專戶和電費代繳代收業務;在電力企業的財務公司設立用于對外結算和資金集中管理的一般結算賬戶;只保留基礎供電所的一個基本賬戶。電網企業的各子公司采取“收支兩條線”的資金歸集方式,及時集中地將子公司的內部資金歸集到母公司層面,進行統一的會計核算。電網企業的資金管理流程具體如圖1所示。
1.3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目標
電網企業的管理中涉及主體多、管理層級多、管理鏈長、內耗大、管理模式粗放,通過建立財務集約化管理與控制系統,密切聯系起各子公司與集團總部的相關業務,將管理權限與會計核算上升到集團總部層面,實現各項業務的單據化核算,形成“一套賬”的集中會計核算體系。
與此同時,財務集約化管理還實現了集團總部對資金的集中管理與控制,集團公司可實時監控子公司的日常資金賬戶,再根據集團整體資金情況及各子公司的實際資金需求,來合理統籌資金分配,避免資金短缺與閑置。
2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模式應用
2.1 電網企業財務集約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財務的集約化管理需對電網集團公司的管理層次、產權結構、信息平臺等進行較大的改進,針對具體的電網企業,可從信息管理平臺的應用可行性、管理層級的壓縮可行性、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變更可行性三個方面來分析電網企業建立財務集約化管理體系的整體可行性。
(1)財務信息化平臺的應用將有效降低人工會計核算的錯誤率,提高集團的整體工作效率。同時,信息平臺的建立也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和企業的經營成本,信息數據也易泄露。通過綜合分析財務信息平臺建設的優缺點,評估信息平臺對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是否大于平臺建設的資源投入,進而確定平臺建設的可行性。
(2)會計核算主體的層級壓縮可行性分析。電網企業的管理水平相對粗放、服務人員多、管理鏈條長、部門設置出現交叉重復現象較多,這將影響會計信息的傳遞速度,易出現信息傳遞的失真。通過壓縮管理層級,將有效提高會計信息傳遞的效率,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整合集團公司的可利用財務資源。
(3)法人治理結構變更的可行性分析。電網企業產權結構下的財務集約化建設更可靠,子公司對集團公司的財務指令反應更迅速。但法人治理結構的變更使得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無法進行有效管理;無法形成有效的子公司監管機制;集團公司對市場動態的信息掌握不及時,難以做出長遠規劃。綜合上述的利弊,電網企業的法人治理機構變更難以滿足電力集團的財務集約化建設需求,集約化體系建設的經濟效益低于預期的目標。
2.2 財務集中核算的建立方法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需要建立集團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財務集中核算體系,具體的建立方法有會計功能上移法、扁平化機構設置法、信息平臺構建法等,這幾種方法的對比分析如表2所示。
3 結語
現代的集團公司是以資本為連接的多法人的經濟組織,集團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是多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共同形成企業法人的經濟聯合體。電網企業的集團公司可通過建立依托于信息化平臺的財務集約化管理與控制體系來實現整個集團公司的財務運作效率,促進電網集團的整體長遠目標的實現。
該文通過梳理財務集約化管理的相關理論,闡明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的方法與目標。并從會計核算主體的層級壓縮可行性、信息化平臺應用的可行性、法人治理結構變更的可行性等方面分析了在電網企業建立財務集約化管理體系的可行性。還提出了采用信息平臺構建法、會計功能上移法、扁平化機構設置法來建立財務集中核算體系,為電網企業的深化改革提供有益指導。
參考文獻
[1] 沈玉蓮.關于國有企業集團實施財務集約化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0(32).
[2] 李清虎.大型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09(17).endprint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不論是工業生產,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都越來越依賴于電力資源。電力企業如何通過自身改革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這將是電力企業的管理人員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財務管理模式有單線管理向集約化管理的轉變將有效地提高電力企業集團執行力的貫徹。財務集約化管理包含財務資金管理體系、預算管理體系、產權和資產管理體系、財務人才管理體系、稽核評價體系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該文通過對電力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模式的研究,為提高電力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控制能力提供借鑒。
關鍵詞:財務集約化管理 電網企業 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a)-0173-02
企業的集團化組織形式是集團通過將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結合起來,建立起一個有共同目標與發展戰略的多層級法人結構的經濟聯合體。當今,電力企業以兩家區域性壟斷的國家電網企業的集團公司形式存在,即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集團的經營范圍廣泛、資產規模巨大、產權結構多元化,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電網集團將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化經濟體制轉變。當前的電網集團財務管理存在諸多弊病,如:會計核算模式不同,財務信息的口徑不統一;財務部門的縱向層級較多,整體的財務約束力不足;集團內部管控體制不同,集團化的運作效率偏低。電網集團財務的集約化管理對于保證集團內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統一集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集團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該文通過梳理財務集約化管理的基本理論,以電網集團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為著手點,研究其資金的集中管理、預算管理、集中核算、全過程的成本管理、財務風險管理等集團化的財務管控體系的建設,以期整合集團的內部資源,降低集團公司的財務風險。
1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概述
1.1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
電網企業的集約化是指綜合各子公司的人、財、物等生產要素,并由母公司集中統一的配置資源,以實現集團整體的效率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從而獲取持續的競爭優勢[1]。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是在集約化的思想下,以集團的資源共享作為財務目標,構建資金的管控體系、預算管理體系、財務稽核評價體系、會計集中核算體系等[2],形成在線實時監控的、低風險的、閉環管理系統(表1)。
1.2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方法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首先應保證財務信息在集團總部與各子公司間有暢通的傳遞渠道。強大數據處理能力的ERP管理系統能有效保證財務數據實時由子公司傳遞到總部財務部門,是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的重要技術支撐。通過系統的自動匯集處理,ERP系統采集了各子公司ERP服務器上的數據,實現了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電網企業的集團總部能夠實時掌控各子公司的財務經營狀況,并及時地做出相應的決策。電網企業建立一套與ERP系統集成的財務管理與控制系統,該系統可選取農業銀行設立用于現金業務的基本賬戶;開設電費的專戶和電費代繳代收業務;在電力企業的財務公司設立用于對外結算和資金集中管理的一般結算賬戶;只保留基礎供電所的一個基本賬戶。電網企業的各子公司采取“收支兩條線”的資金歸集方式,及時集中地將子公司的內部資金歸集到母公司層面,進行統一的會計核算。電網企業的資金管理流程具體如圖1所示。
1.3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目標
電網企業的管理中涉及主體多、管理層級多、管理鏈長、內耗大、管理模式粗放,通過建立財務集約化管理與控制系統,密切聯系起各子公司與集團總部的相關業務,將管理權限與會計核算上升到集團總部層面,實現各項業務的單據化核算,形成“一套賬”的集中會計核算體系。
與此同時,財務集約化管理還實現了集團總部對資金的集中管理與控制,集團公司可實時監控子公司的日常資金賬戶,再根據集團整體資金情況及各子公司的實際資金需求,來合理統籌資金分配,避免資金短缺與閑置。
2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模式應用
2.1 電網企業財務集約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財務的集約化管理需對電網集團公司的管理層次、產權結構、信息平臺等進行較大的改進,針對具體的電網企業,可從信息管理平臺的應用可行性、管理層級的壓縮可行性、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變更可行性三個方面來分析電網企業建立財務集約化管理體系的整體可行性。
(1)財務信息化平臺的應用將有效降低人工會計核算的錯誤率,提高集團的整體工作效率。同時,信息平臺的建立也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和企業的經營成本,信息數據也易泄露。通過綜合分析財務信息平臺建設的優缺點,評估信息平臺對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是否大于平臺建設的資源投入,進而確定平臺建設的可行性。
(2)會計核算主體的層級壓縮可行性分析。電網企業的管理水平相對粗放、服務人員多、管理鏈條長、部門設置出現交叉重復現象較多,這將影響會計信息的傳遞速度,易出現信息傳遞的失真。通過壓縮管理層級,將有效提高會計信息傳遞的效率,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整合集團公司的可利用財務資源。
(3)法人治理結構變更的可行性分析。電網企業產權結構下的財務集約化建設更可靠,子公司對集團公司的財務指令反應更迅速。但法人治理結構的變更使得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無法進行有效管理;無法形成有效的子公司監管機制;集團公司對市場動態的信息掌握不及時,難以做出長遠規劃。綜合上述的利弊,電網企業的法人治理機構變更難以滿足電力集團的財務集約化建設需求,集約化體系建設的經濟效益低于預期的目標。
2.2 財務集中核算的建立方法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需要建立集團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財務集中核算體系,具體的建立方法有會計功能上移法、扁平化機構設置法、信息平臺構建法等,這幾種方法的對比分析如表2所示。
3 結語
現代的集團公司是以資本為連接的多法人的經濟組織,集團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是多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共同形成企業法人的經濟聯合體。電網企業的集團公司可通過建立依托于信息化平臺的財務集約化管理與控制體系來實現整個集團公司的財務運作效率,促進電網集團的整體長遠目標的實現。
該文通過梳理財務集約化管理的相關理論,闡明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的方法與目標。并從會計核算主體的層級壓縮可行性、信息化平臺應用的可行性、法人治理結構變更的可行性等方面分析了在電網企業建立財務集約化管理體系的可行性。還提出了采用信息平臺構建法、會計功能上移法、扁平化機構設置法來建立財務集中核算體系,為電網企業的深化改革提供有益指導。
參考文獻
[1] 沈玉蓮.關于國有企業集團實施財務集約化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0(32).
[2] 李清虎.大型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09(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