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洪波
摘 要:本文通過開灤唐山礦某工作面回采的實踐,并結合相關理論,分析了回采工作面在遇到斷層時出現的困難問題,并制訂出了切合實際的回采工作面過斷層的方法。
關鍵詞:綜采工作面 斷層 冒頂
中圖分類號:TD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b)-0086-01
該礦井地質構造復雜,褶曲、斷層等均較發(fā)育,給采礦工程帶來很大的困難,造成工作面布置困難,煤炭回采率降低,噸煤成本增加,成為了影響礦井生產的主要地質因素。因此,根據斷層參數確定合理的過斷層工藝,能有效地控制工作面內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從而保證工作面正常生產。
1 工作面概況
該工作面位于-950集中軌道山右側,工作面走向長度1200 m,工作面長度195 m,煤層傾角12°~20°。煤層走向變化較大,根據實際資料分析,預計對回采有影響的斷層有4條,都為走向正斷層,其中有3條落差在4米以上,對回采的影響較為明顯,必須選擇合適的過斷層的方法。
2 確定過斷層方案
(1)斷層落差小于0.5 m時,將底板坡度基本取齊的方法,以便鋪設運輸機和通過采煤機。這種方法簡單方便,但在底板卻留下了三角煤,增加煤損。為了提高回收率,在不影響安全和設備正常運轉的情況下,也可不留頂底煤,此時工作面成臺階狀。為了保持運輸機的平直,可以在斷層處墊以木料和矸石。
(2)斷層落差大于煤層厚度和支架最小支撐高度之差時,可用采煤機截割頂底板巖石通過斷層,當頂底板巖石巖層堅硬、采煤機割不動時,則可采用放震動炮的方法挑頂和下切硬過斷層。
(3)斷層落差太大,采用挑頂起底的方法采煤機不能通過,且運輸機也不易輔設時,可采取增開中間巷道的辦法,利用中間巷道,既可以運輸上部工作面的煤炭,又可以作安全出口。[1]
通過對該工作面現場實際地質情況進行分析,針對三條落差大于4 m的斷層的性質、角度和影響范圍,如選用第二種方法過斷層,既能保證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又保證了生產成本最低,所以選用第二種方法過斷層為最優(yōu)方案。
3 硬過斷層提出的技術難題
由于這三條斷層落差大,頂板極其破碎,對回采的影響很大,給硬過斷層提出了三大技術難題。
(1)由于采面煤層平均厚4 m,當采高超過3.5 m以后,片幫對頂板控制的影響不可忽視,而且頂板非常破碎,一旦發(fā)生大面積片幫,很容易引發(fā)冒頂事故。因此,對破碎頂板的控制是成功過斷層的關鍵。
(2)由于本工作面選用的是ZY6400-21/45型支撐掩護式大采高支架其適應坡度一般在15°以下。該采面受斷層的影響,斷層帶及以上坡度增大至20°以上。在如此復雜的條件下,如何保證支架的最佳支護狀態(tài),防止擠架、咬架,是保證成功硬過斷層的重要基礎。
4 主要技術措施
4.1 頂板管理
(1)過斷層時采面頂板的層位控制。由于斷層下盤頂板很破碎且落差大,因此不能沿下盤頂板回采。采取采煤機割煤時將斷層揭露的斷層上盤的板尖子割平。破上盤頂板和下盤底板回采的方式:上盤破頂板巖石最大厚度為2.8 m,長約15 m;下盤破底板最大厚度為2.0 m,托頂煤最厚處為2.5 m,長約7.5 m。
注意事項:
一是加強頂板壓力監(jiān)控,通過礦用數字壓力表及時監(jiān)測支架的初撐力和工作阻力,進行動態(tài)分析,掌握頂板應力規(guī)律。另外兩巷超前支護區(qū),用阻力檢測儀測壓(即測壓槍測壓),量取單體柱的初撐力和工作阻力。[2]
二是采煤機割煤時將斷層揭露的斷層上盤的板尖子割平,確保支架不出現較大錯茬,在破頂底板矸子需要響震動炮時使用風錘打眼,眼深2.5 m,眼距0.75 m,每眼裝藥1200 g,當破板厚度小于1.0 m時打單排眼,當破板厚度大于1.0 m時打雙排眼,三花眼布置。
三是采取聯(lián)網、打水錨桿等方式托頂煤和防止煤壁片幫。聯(lián)網時金屬網搭接不小于500 mm,網間連接使用雙排扣,雙絲雙扣,排、扣距均為200 mm;打液沖錨桿時沿煤層布置三花眼,頂錨桿距頂板300 mm,排距750 mm。錨桿間距500 mm。平行煤層頂板垂直煤壁打入。如還不能控制,則加補煤壁固化劑的方式進行煤壁加固。鉆孔布置為:眼距5 m,眼深5 m,眼與煤壁成30°夾角傾斜向上打入。
(2)降低斷層帶采高。為了防止過斷層時發(fā)生大面積片幫引起冒頂事故,采面上部斷層帶及以上采高降低至2.8~3.2 m。
(3)及時拉架。采面煤墻片幫寬度超過400 mm處,無論是否在斷層帶,必須提前拉超前架。在不能拉超前架的地方,追采煤機前滾筒移架。
4.2 加強支架穩(wěn)定性
(1)安裝防倒千斤頂。從采面機尾開始,每架安裝一套防倒千斤頂裝置。在拉架時收緊防倒千斤頂,減少支架向下偏移。
(2)及時調架。在斷層帶及以上備用單體柱,配合使用防倒千斤頂、側護板進行調架,保證支架處于合理的支護狀態(tài)。
(3)保持正確偽傾斜,使輸送機上下滑移量相互抵消,支架必須始終垂直輸送機,并及時使用側護板或單體柱對支架調整。[3]
4.3 處理冒頂安全技術措施
通過斷層時,由于頂板破碎,頂板壓力大,雖然采取了多種方法進行控頂,但還是會有發(fā)生流矸冒頂現象的可能。工作面發(fā)生冒頂時,要及時閉鎖面溜,待頂板冒落穩(wěn)定后,再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如冒頂范圍較小時,可直接沿煤壁擠板,從冒落上側不少于3 m處加板向下擠著做,幫柱柱頂朝向老塘側扎角70~85°。如果冒頂范圍較大時,由冒高地點的上方頂板完好支架上一組開始向冒高地點處理,處理時要由上向下逐架進行,每組支架先用打兩塊3.0 m方木打牢托板,然后在抽冒較嚴重的地點采取做人工假頂的方法護頂,接頂厚度不小 0.5 m,并在其板下打好順煤壁托板。
5 結語
該采面所揭露的斷層很特殊,不僅落差大、頂板破碎,而且影響范圍大。通過本以上綜合措施應用到現場以后,使頂板得到很好控制,大大減少了斷裂帶冒頂事故的發(fā)生,確保了采面安全生產,提高了資源回收率,減少了儲量損失。
參考文獻
[1] 徐永圻.煤礦開采學[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1998.
[2] 楊劍山,賀啟錄.綜采工作面過落差7m走向斷層技術研究及應用[J].平頂山:中州煤炭報,2007.
[3] 唐德龍.綜采過斷層工作面形態(tài)控制原則研究[J].現代礦業(yè),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