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少康++陳德健
摘 要:本論文主要是通過對高頻焊接在不同焊接頻率(高頻焊接的溫度高低取決于電流頻率)下銅管與管接頭焊接的實驗,并在不同冷卻條件下取得實驗樣品;對相應樣品進行解剖,在400倍焦距的顯微鏡下做金相組織的研究分析,得出高頻焊焊接質量與焊接頻率、焊接時間和冷卻條件之間微妙的關系,從中取最優高頻焊焊接工藝方案,固化成高頻焊焊接工藝作業指導書用于指導生產。結合研究結果,可以進一步規范管接頭高頻焊焊接工藝,減少甚至杜絕因高頻焊焊接工藝不良造成管接頭腐蝕泄漏,同時也鞏固前期推進高頻焊接工藝已達效率提升的目的。
關鍵詞:高頻焊 管接頭 工藝
中圖分類號:T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b)-0090-05
1 測試方案
1.1 取樣
本次分析主要以管接頭GJT-B09為主,隨機抽樣來料管接頭20件,市場外退泄漏管接頭5件,按表1進行分組。
1.2 制樣
根據經驗,目前高頻焊接功率在1000~1600 W之間進行取值,本試驗高頻焊接功率取值1050 W、1350 W、1400 W、1550 W,在此功率下焊接溫度控制在750℃~1100 ℃之間;焊接時間根據頻率進行調定;冷卻方式有水冷(在水中冷卻)、空冷(在空氣中冷卻)兩種。
具體實驗方式如表2所示。
按照表2進行焊接,根據焊接效果選取制樣,成品如圖1所示,將樣品進行區分,作相應的保護,待金相分析。
1.3 測試方法
管接頭高頻焊焊接受力主要集中在橫截面、縱截面(以下稱橫面、縱面),將焊接好的管接頭用線割解剖研磨如圖1所示,分別在橫面、縱面上任意取3個點,用400×顯微鏡進行金相分析。
2 實驗結果
根據高頻焊焊接管接頭狀況,挑選2#、4#、6#、9#、11#、13#、14#樣品按照圖示位置切開,并研磨橫面、縱面,如圖2~10所示。
3 實驗分析
為得出最終的結論,將試驗所得的金相照片進行比對、分析,在管接頭未經過任何加工的時候,其金相分布較為均勻,而且比例分布比較合理,見圖11。
與加工(焊接)過后的管接頭金相進行對比,當焊機功率增大的時候(焊接溫度提高、焊接時間減短),即:焊接過程中,焊接問題突然提高,部分金屬原子來不及擴散,使得原子與原子之間進行激烈碰撞,熔合為一體,導致管接頭內部金相逐漸變得扁平化、細長化,各相均連接在一起;在1350 W的時候,金相可以看出,α相的數量明顯多于β相;到了1400 W時,各項均在增大,β相的增大幅度大于α相增大的幅度,比例趨于平衡;到1550 W之后,β相基本連成一片,且占的面積較大;如圖12所示。
3.1 水冷與空冷的比對
由圖13可見,直接水冷會導致大面積的β相出現,而且極不規則,主要是由于當材料處于高溫狀態的時候,內部的金屬原子在移動,突然的冷卻,導致活動原子活動驟然停止,所以呈現出不規則的狀態,處于該狀態下的接頭內部應力較大,容易產生開裂、泄露等不良;而先空冷10 s再水冷,與放置空氣中冷卻至常溫的金相基本一致。
3.2 手工焊接與高頻焊接的對比
由圖14可見,手工焊接是傳統的焊接方法,而我司目前使用的是1350 W高頻焊接,由金相圖可見,手工焊接的金相較繁雜,主要是手工焊接的時候,接頭各個部位的受熱不一致,導致有些地方金相發生變化,某些地方保持原來的狀態;而高頻焊接出來的產品的金相基本一致,受熱較均勻,一致性較好。
4 實驗結論
(1)當溫度驟然溫度驟然升高的時候,內部金相均變大,溫度越高β相的增大幅度大于α相增大的幅度。
(2)焊接完后直接水冷會導致內部的金相極不規則,且內部應力較大,易產生開裂、泄露等的不良顯現,后面一種情況內部金相相對較規則。日本東芝專家對日本東芝泄露的管接頭進行分析,也得出相應的結論。
由此可見,在控制好高頻焊焊接工藝的前提下,推廣高頻焊焊接工藝不單可以提高生產效率,而且可以保證焊接一致性,提高產品質量。
5 整改措施
綜合考慮產品的質量、一致性及效率方面的問題,目前仍需要使用高頻焊接,但必須將高頻焊接方法變成可控的焊接方法,在一些關鍵的參數上必須作出規定,及部分檢測手段也應該相應的提高,具體方案如下:
(1)全面分析現有高頻焊焊機的特性,規范設置合理的焊接電流、焊接時間。
(2)完善高頻焊焊接工藝作業指導書,強調焊接要點和冷卻時間規范。
(3)編制管接頭高頻焊焊接工藝稽查表,不定期對高頻焊工藝紀律、焊接質量進行稽查。
(4)管接頭來料檢增加金相組織檢測項目,指定管接頭棒料供應商并連同來料日期標記在管接頭成品上。
6 結語
通過對管接頭高頻焊接的研究,找出影響焊接的相關因素和具體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高頻焊接質量和效率。本文主要通過實際方案分析,從焊接頻率、焊接時間和冷卻條件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將焊接工藝作業指導應用在實際生產中,在實際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選擇最優的高頻焊接工藝方法,為高頻焊接創造更多的有利的發展條件,提高高頻焊接工藝技術,這對于高頻焊接工藝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祖國胤,王寧.復合釬焊鋁箔技術在汽車熱交換器生產中的應用[J].汽車工藝與材料,2003(12):37-38.
[2] 吳學禮,賴明道.焊接過程主要工藝參數的微機實時監測[J].焊管,1990,13(4):1-6.
[3] 黃毅.直縫焊管紅外光導智能測溫系統研究[J].焊管,1991,14(2):3-9.endprint
摘 要:本論文主要是通過對高頻焊接在不同焊接頻率(高頻焊接的溫度高低取決于電流頻率)下銅管與管接頭焊接的實驗,并在不同冷卻條件下取得實驗樣品;對相應樣品進行解剖,在400倍焦距的顯微鏡下做金相組織的研究分析,得出高頻焊焊接質量與焊接頻率、焊接時間和冷卻條件之間微妙的關系,從中取最優高頻焊焊接工藝方案,固化成高頻焊焊接工藝作業指導書用于指導生產。結合研究結果,可以進一步規范管接頭高頻焊焊接工藝,減少甚至杜絕因高頻焊焊接工藝不良造成管接頭腐蝕泄漏,同時也鞏固前期推進高頻焊接工藝已達效率提升的目的。
關鍵詞:高頻焊 管接頭 工藝
中圖分類號:T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b)-0090-05
1 測試方案
1.1 取樣
本次分析主要以管接頭GJT-B09為主,隨機抽樣來料管接頭20件,市場外退泄漏管接頭5件,按表1進行分組。
1.2 制樣
根據經驗,目前高頻焊接功率在1000~1600 W之間進行取值,本試驗高頻焊接功率取值1050 W、1350 W、1400 W、1550 W,在此功率下焊接溫度控制在750℃~1100 ℃之間;焊接時間根據頻率進行調定;冷卻方式有水冷(在水中冷卻)、空冷(在空氣中冷卻)兩種。
具體實驗方式如表2所示。
按照表2進行焊接,根據焊接效果選取制樣,成品如圖1所示,將樣品進行區分,作相應的保護,待金相分析。
1.3 測試方法
管接頭高頻焊焊接受力主要集中在橫截面、縱截面(以下稱橫面、縱面),將焊接好的管接頭用線割解剖研磨如圖1所示,分別在橫面、縱面上任意取3個點,用400×顯微鏡進行金相分析。
2 實驗結果
根據高頻焊焊接管接頭狀況,挑選2#、4#、6#、9#、11#、13#、14#樣品按照圖示位置切開,并研磨橫面、縱面,如圖2~10所示。
3 實驗分析
為得出最終的結論,將試驗所得的金相照片進行比對、分析,在管接頭未經過任何加工的時候,其金相分布較為均勻,而且比例分布比較合理,見圖11。
與加工(焊接)過后的管接頭金相進行對比,當焊機功率增大的時候(焊接溫度提高、焊接時間減短),即:焊接過程中,焊接問題突然提高,部分金屬原子來不及擴散,使得原子與原子之間進行激烈碰撞,熔合為一體,導致管接頭內部金相逐漸變得扁平化、細長化,各相均連接在一起;在1350 W的時候,金相可以看出,α相的數量明顯多于β相;到了1400 W時,各項均在增大,β相的增大幅度大于α相增大的幅度,比例趨于平衡;到1550 W之后,β相基本連成一片,且占的面積較大;如圖12所示。
3.1 水冷與空冷的比對
由圖13可見,直接水冷會導致大面積的β相出現,而且極不規則,主要是由于當材料處于高溫狀態的時候,內部的金屬原子在移動,突然的冷卻,導致活動原子活動驟然停止,所以呈現出不規則的狀態,處于該狀態下的接頭內部應力較大,容易產生開裂、泄露等不良;而先空冷10 s再水冷,與放置空氣中冷卻至常溫的金相基本一致。
3.2 手工焊接與高頻焊接的對比
由圖14可見,手工焊接是傳統的焊接方法,而我司目前使用的是1350 W高頻焊接,由金相圖可見,手工焊接的金相較繁雜,主要是手工焊接的時候,接頭各個部位的受熱不一致,導致有些地方金相發生變化,某些地方保持原來的狀態;而高頻焊接出來的產品的金相基本一致,受熱較均勻,一致性較好。
4 實驗結論
(1)當溫度驟然溫度驟然升高的時候,內部金相均變大,溫度越高β相的增大幅度大于α相增大的幅度。
(2)焊接完后直接水冷會導致內部的金相極不規則,且內部應力較大,易產生開裂、泄露等的不良顯現,后面一種情況內部金相相對較規則。日本東芝專家對日本東芝泄露的管接頭進行分析,也得出相應的結論。
由此可見,在控制好高頻焊焊接工藝的前提下,推廣高頻焊焊接工藝不單可以提高生產效率,而且可以保證焊接一致性,提高產品質量。
5 整改措施
綜合考慮產品的質量、一致性及效率方面的問題,目前仍需要使用高頻焊接,但必須將高頻焊接方法變成可控的焊接方法,在一些關鍵的參數上必須作出規定,及部分檢測手段也應該相應的提高,具體方案如下:
(1)全面分析現有高頻焊焊機的特性,規范設置合理的焊接電流、焊接時間。
(2)完善高頻焊焊接工藝作業指導書,強調焊接要點和冷卻時間規范。
(3)編制管接頭高頻焊焊接工藝稽查表,不定期對高頻焊工藝紀律、焊接質量進行稽查。
(4)管接頭來料檢增加金相組織檢測項目,指定管接頭棒料供應商并連同來料日期標記在管接頭成品上。
6 結語
通過對管接頭高頻焊接的研究,找出影響焊接的相關因素和具體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高頻焊接質量和效率。本文主要通過實際方案分析,從焊接頻率、焊接時間和冷卻條件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將焊接工藝作業指導應用在實際生產中,在實際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選擇最優的高頻焊接工藝方法,為高頻焊接創造更多的有利的發展條件,提高高頻焊接工藝技術,這對于高頻焊接工藝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祖國胤,王寧.復合釬焊鋁箔技術在汽車熱交換器生產中的應用[J].汽車工藝與材料,2003(12):37-38.
[2] 吳學禮,賴明道.焊接過程主要工藝參數的微機實時監測[J].焊管,1990,13(4):1-6.
[3] 黃毅.直縫焊管紅外光導智能測溫系統研究[J].焊管,1991,14(2):3-9.endprint
摘 要:本論文主要是通過對高頻焊接在不同焊接頻率(高頻焊接的溫度高低取決于電流頻率)下銅管與管接頭焊接的實驗,并在不同冷卻條件下取得實驗樣品;對相應樣品進行解剖,在400倍焦距的顯微鏡下做金相組織的研究分析,得出高頻焊焊接質量與焊接頻率、焊接時間和冷卻條件之間微妙的關系,從中取最優高頻焊焊接工藝方案,固化成高頻焊焊接工藝作業指導書用于指導生產。結合研究結果,可以進一步規范管接頭高頻焊焊接工藝,減少甚至杜絕因高頻焊焊接工藝不良造成管接頭腐蝕泄漏,同時也鞏固前期推進高頻焊接工藝已達效率提升的目的。
關鍵詞:高頻焊 管接頭 工藝
中圖分類號:T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b)-0090-05
1 測試方案
1.1 取樣
本次分析主要以管接頭GJT-B09為主,隨機抽樣來料管接頭20件,市場外退泄漏管接頭5件,按表1進行分組。
1.2 制樣
根據經驗,目前高頻焊接功率在1000~1600 W之間進行取值,本試驗高頻焊接功率取值1050 W、1350 W、1400 W、1550 W,在此功率下焊接溫度控制在750℃~1100 ℃之間;焊接時間根據頻率進行調定;冷卻方式有水冷(在水中冷卻)、空冷(在空氣中冷卻)兩種。
具體實驗方式如表2所示。
按照表2進行焊接,根據焊接效果選取制樣,成品如圖1所示,將樣品進行區分,作相應的保護,待金相分析。
1.3 測試方法
管接頭高頻焊焊接受力主要集中在橫截面、縱截面(以下稱橫面、縱面),將焊接好的管接頭用線割解剖研磨如圖1所示,分別在橫面、縱面上任意取3個點,用400×顯微鏡進行金相分析。
2 實驗結果
根據高頻焊焊接管接頭狀況,挑選2#、4#、6#、9#、11#、13#、14#樣品按照圖示位置切開,并研磨橫面、縱面,如圖2~10所示。
3 實驗分析
為得出最終的結論,將試驗所得的金相照片進行比對、分析,在管接頭未經過任何加工的時候,其金相分布較為均勻,而且比例分布比較合理,見圖11。
與加工(焊接)過后的管接頭金相進行對比,當焊機功率增大的時候(焊接溫度提高、焊接時間減短),即:焊接過程中,焊接問題突然提高,部分金屬原子來不及擴散,使得原子與原子之間進行激烈碰撞,熔合為一體,導致管接頭內部金相逐漸變得扁平化、細長化,各相均連接在一起;在1350 W的時候,金相可以看出,α相的數量明顯多于β相;到了1400 W時,各項均在增大,β相的增大幅度大于α相增大的幅度,比例趨于平衡;到1550 W之后,β相基本連成一片,且占的面積較大;如圖12所示。
3.1 水冷與空冷的比對
由圖13可見,直接水冷會導致大面積的β相出現,而且極不規則,主要是由于當材料處于高溫狀態的時候,內部的金屬原子在移動,突然的冷卻,導致活動原子活動驟然停止,所以呈現出不規則的狀態,處于該狀態下的接頭內部應力較大,容易產生開裂、泄露等不良;而先空冷10 s再水冷,與放置空氣中冷卻至常溫的金相基本一致。
3.2 手工焊接與高頻焊接的對比
由圖14可見,手工焊接是傳統的焊接方法,而我司目前使用的是1350 W高頻焊接,由金相圖可見,手工焊接的金相較繁雜,主要是手工焊接的時候,接頭各個部位的受熱不一致,導致有些地方金相發生變化,某些地方保持原來的狀態;而高頻焊接出來的產品的金相基本一致,受熱較均勻,一致性較好。
4 實驗結論
(1)當溫度驟然溫度驟然升高的時候,內部金相均變大,溫度越高β相的增大幅度大于α相增大的幅度。
(2)焊接完后直接水冷會導致內部的金相極不規則,且內部應力較大,易產生開裂、泄露等的不良顯現,后面一種情況內部金相相對較規則。日本東芝專家對日本東芝泄露的管接頭進行分析,也得出相應的結論。
由此可見,在控制好高頻焊焊接工藝的前提下,推廣高頻焊焊接工藝不單可以提高生產效率,而且可以保證焊接一致性,提高產品質量。
5 整改措施
綜合考慮產品的質量、一致性及效率方面的問題,目前仍需要使用高頻焊接,但必須將高頻焊接方法變成可控的焊接方法,在一些關鍵的參數上必須作出規定,及部分檢測手段也應該相應的提高,具體方案如下:
(1)全面分析現有高頻焊焊機的特性,規范設置合理的焊接電流、焊接時間。
(2)完善高頻焊焊接工藝作業指導書,強調焊接要點和冷卻時間規范。
(3)編制管接頭高頻焊焊接工藝稽查表,不定期對高頻焊工藝紀律、焊接質量進行稽查。
(4)管接頭來料檢增加金相組織檢測項目,指定管接頭棒料供應商并連同來料日期標記在管接頭成品上。
6 結語
通過對管接頭高頻焊接的研究,找出影響焊接的相關因素和具體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高頻焊接質量和效率。本文主要通過實際方案分析,從焊接頻率、焊接時間和冷卻條件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將焊接工藝作業指導應用在實際生產中,在實際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選擇最優的高頻焊接工藝方法,為高頻焊接創造更多的有利的發展條件,提高高頻焊接工藝技術,這對于高頻焊接工藝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祖國胤,王寧.復合釬焊鋁箔技術在汽車熱交換器生產中的應用[J].汽車工藝與材料,2003(12):37-38.
[2] 吳學禮,賴明道.焊接過程主要工藝參數的微機實時監測[J].焊管,1990,13(4):1-6.
[3] 黃毅.直縫焊管紅外光導智能測溫系統研究[J].焊管,1991,14(2):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