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 要: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煤礦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在煤礦生產過程中煤礦機電使用程度越來越大,但是由于受到煤礦機電技術、機電設備和操作人員等因素的影響,煤礦機電事故不時發生。煤礦機電事故制約著煤炭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對煤礦職工的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為此要確保煤礦安全,必須對煤礦機電事故的原因進行專業化分析,本文分析了煤礦機電事故的特點和原因,并探討了煤礦機電事故的相關預防措施。
關鍵詞:煤礦機電事故 原因分析 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TD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c)-0076-01
煤礦機電事故是影響煤炭工業生產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時有效預防煤礦機電事故具有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通常情況下,煤礦機電事故表現為以下幾點特征:一是事故屬于小概率事件,且涉及面廣,管理難度較大;二是同一事故具有一定的發生規律;三是煤礦機電事故大多由于設備維修和處理沒有達到安全技術標準所致;四是煤礦機電事故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1 煤礦機電事故原因分析
在對煤礦機電事故原因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在機電設備運行過程中,存在不合理電荷帶電檢測,動力傳動系統存在錯誤操作,機械電氣設備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比如設備存在漏電,保護裝置失靈,相關零部件未得到及時處理或更換等問題。整體分析煤礦機電事故產生的原因,可以發現導致煤礦機電事故發生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1 機電設備使用不合理
機電設備能夠保障煤礦的正常生產,機電設備是影響煤礦機電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煤礦機電設備在煤炭工業生產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隨著煤礦機械化發展進程的加快,許多煤礦機械設備得到不斷更新,機電設備市場擴張導致一些劣質產品進入市場,造成機電設備質量存在一定缺陷,雖然一些新設備被引進,但是實際操作人員配置不足,導致機電設備被閑置,無法發揮正常作用。另外,隨著煤礦生產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機電氣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技術和工作質量要求比較高,但是在機電設備使用過程中,煤礦機電設備操作人員素質低,大多數人缺乏對設備進行安全保護的意識,尤其一些工作人員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專業操作技術不好,再加上一些崗位工作人員的頻繁變化,崗位調整,所以機電設備操作人員操作技術不過關,缺乏安全意識,加之對機電設備的檢查和維修不及時,容易致使操作不當而導致煤礦機電事故的發生。
1.2 機電設備出現老化現象
機電設備老化引起電氣機電設備的維護與保養難度加大,在設備使用過程中造成很大的財產損失和安全隱患。通常情況下,對于大多數煤礦而言,由于受到技術能力的限制,用于煤礦生產的技術設備等機械部件不能滿足生產要求,導致機電設備落后不利于煤礦的安全發展。實際使用的機電設備遠遠落后于煤礦發展的需求,這是導致機電設備落后、老化的主要原因。同時由于受到資金和規模的限制,許多煤礦機電設備更新換代不及時,加劇設備功能衰退的風險,而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另外,由于技術缺陷等缺陷或管理力度不夠,機電設備投入嚴重不足,不能保證及時更新設備,而一些機電設備的使用壽命達不到煤礦安全規程標準,容易存在保護裝置失靈的隱患,而導致機電事故的發生。
2 預防煤礦機電事故的措施
2.1 建立機電設備安全系統
防止煤礦機電事故的發生,必須進行全面系統的機電設備管理,規范的所有方面的機電設備運行狀態,合理確定機電設備的檢驗項目和檢查程序,在機電設備的實際運行中,嚴格按照機械和電氣操作使用范圍的規定,比如機電設備的電壓要進行合理的安裝,絕緣等級要嚴格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同時,嚴格落實生產責任制,加強機電安全責任,增加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力度,針對設備老化的問題,要進一步改進設備,提供機械和電氣安全的硬件支持,加強機電設備的日常維護,對所有電氣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發現設備和部件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修補處理。針對煤礦機電設備老化階段存在安全系數低的狀況,需要進行重復檢查,定期檢查系統電源保護,將風險降到最低。
2.2 提高設備操作人員能力
安全教育培訓是提高員工安全技能的重要手段,加強對煤礦員工的安全教育,通過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使員工接受機電設備知識,促進他們了解安全法規和技術標準,掌握本崗位安全操作技能及崗位標準。并定期檢查,測試和調整機電設備工作狀況。尤其要加強對危險崗位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確保身體狀況好,心理素質優的員工勝任這些崗位,避免操作人員因為身體心理等原因而造成安全隱患。與此同時,加強員工機電設備專業技能訓練,針對機械和電氣知識展開專題學習,促進他們對機械和電氣設備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機電設備操作能力。
2.3 合理使用機電設備
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條件,煤礦機電設備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嚴格的防震要求。地下潮濕的空氣對電氣設備容易造成觸電,漏電、短路等故障,以及泄漏事故的長期存在會導致雷管引爆;而長期負荷的電氣設備則容易引起火災。因此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對于機械和電氣設備的維修管理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前提。煤礦電氣設備必須采取可靠的保護裝置和必要的安全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和發展,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這就需要正確選擇和安裝電氣設備和電線,并加強日常維護,防止短路和過載發生,及時安裝和使用必要的保護裝置,同時采取合理的維護保養措施,可以確保機電設備處于全方位的維護中,使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而避免事故的發生。
3 結語
煤礦機電事故不僅造成人員和設備損壞,也可能引起煤塵、瓦斯爆炸,對礦區造成嚴重破壞。安全是煤礦的基本條件,而機電事故是煤礦安全的重大隱患,這就要求煤礦必須嚴格樹立安全理念,對機電事故原因進行正確分析,加強機電設備運行維護,全面預防機電事故的發生。對煤礦機電事故進行有效的預防,必須從特殊工作條件出發,重點對操作人員素質,合理使用設備方面著手,為煤礦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曉峰.分析煤礦機電事故分析及預防措施[J].科技傳播,2013(2):135,144.
[2] 侯瑞.論減少煤礦機電事故發生的可行性[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8):196-198.
[3] 張恩成.煤礦機電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的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6):71.
[4] 俞佳.煤礦機電事故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煤炭,2004(08):53,54.
[5] 劉鑫.煤礦機電事故及預防措施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6).
[6] 艾井石.煤礦機電事故原因探析及對策思考[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
[7] 邢進忠.煤礦機電事故原因探析及對策思考[J].機電信息,20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