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彥
摘 要:工作室教學模式是符合現代職教理念的教學模式。將工作室教學模式引入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的培養過程,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通過實際企業項目開發實踐,使學生了解項目開發流程,掌握項目開發方法,積累項目開發經驗,為培養企業“零距離”專業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徑。
關鍵詞:工作室教學模式 高職 軟件技術 項目開發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a)-0122-02
高等教育目前已經進入了大眾化階段,并且還在不斷繼續深化。隨著高校畢業生的增多,就業壓力也就越來越大。就業市場競爭呈現白熱化態勢,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難問題成為當今社會的突出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兩難”話題已經成為社會上的一大熱門話題。一方面是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企業找不到員工,結癥在哪里?就軟件技術專業來說,據統計,我國人才市場每年軟件技術專業人才缺口在五萬以上,并且這個缺口還在逐漸增加,但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卻無人問津,很多學生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改行從事了其他專業的工作,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出現“兩難”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圖1是一調研機構2012年調研得到的就業難原因統計圖示,從中可以看出,企業認為大學生缺乏實踐經驗所占比例最高,那么如何解決大學生的實踐問題,是值得我們仔細研究的問題。
1 教育教學現狀
軟件技術專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采取課程授課的形式,學生入校之后,在大一階段學習公共課及專業基礎課程,大二學習專業課程,大三進行專業綜合實訓及社會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基本上是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老師任課,一周開設多門課程,將知識點分散完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本學期所學知識剛有所體會,又進入了下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往往是學著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很難將所學的知識連貫起來,最后進行的專業綜合實訓—— 項目開發,往往只有極少數的同學能完成,很多同學學到最后對就業需要什么樣的知識都不清楚,很難保證學生的對口就業。
2 工作室教學模式
工作室教學模式是一種自由開放的教學模式,它是以工作室為載體,將教學內容、學習教室以及生產實踐融為一體,打破了傳統封閉壓抑的教學模式。軟件技術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建立軟件技術專業工作室,模擬軟件技術人員真實的工作環境,進行實際項目開發,將產學研相結合。學生通過在工作室的學習,了解項目開放流程,積累項目開發經驗,實現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和企業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從而改善高職高專軟件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使社會對軟件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得到滿足。
3 構建軟件技術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基本思路
據調查,工作室教學模式目前在藝術設計、動漫制作、服裝設計等專業應用比較廣泛,在一些本科院校也有走的比較遠的,采取的是以研究為導向的導師工作室的模式。在高職院校都還處于摸索階段,尤其是在軟件技術專業,目前大家都在以就業為導向,進行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以下圖2為我院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實施的基本思路。
3.1 工作室建設原則
通過對高職軟件技術人才培養方案中培養方向、專業崗位定位的分析,建立與職業工作崗位對應的工作室。軟件技術專業目前主要有.Net方向和Android方向,可以設置.Net工作室和Android工作室。
3.2 工作室師資隊伍建設
工作室師資隊伍的建設要考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校企合作的方式,除了校內專業老師外,還應該從企業聘請技術能手。軟件行業技術發展迅速,企業往往掌握最先進的前沿技術,通過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學習企業成熟的項目經驗;另一方面,企業也是工作室項目的來源。
3.3 工作室教學組織形式
(1)以項目為向導組織教學。工作室教學應以項目為導向組織教學,項目來源可以是教師自擬、比賽項目或企業項目,根據學生專業特長及所處學習階段進行任務分配。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老師對學生可以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指導老師和學生一起工作學習,及時進行溝通交流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對專業知識進行模塊化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是一周幾門課程輪著上,多位老師輪流授課,課程之間缺少聯系,知識連貫性較差。在工作室模式教學過程中,對專業知識進行分模塊教學,對每個模塊的知識點進行集中教學,階段性授課,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通過知識點在項目中的應用達到讓學生掌握的目的。
(3)以工作過程為主線。高職軟件專業工作室是根據軟件專業的就業方向和工作崗位建立的,在工作室中,老師可以將工作流程融入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崗位意識,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同學們通過在工作室中學習,掌握軟件開發流程,體驗軟件開發的各個環節,積累項目經驗,進而達到與企業零對接。
4 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實施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意義
4.1 項目式的教學,淡化“課程”的概念,有利于創新突破
工作室教學模式目前主要采取的是項目化教學,教學實踐性、互動性較強。工作室的教學內容是開放性的,不再依附于教材和教學大綱,項目一般涉及的專業面較廣,綜合性較強,不同課程知識相互交叉、滲透應用,鍛煉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學生需要認真收集資料,深入學習、認真思考,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2 工作室教學模式有利于“雙師”師資隊伍的培養
高職軟件專業工作室是根據軟件專業不同研究方向建立的,工作室師資隊伍組建采取的是校內外結合的方式。工作室的項目對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很多教師在實踐的同時能夠不斷地充實自己,另外從企業聘請的教師將企業實際工作流程和先進的前沿技術帶進工作室的教學中來,不僅能豐富軟件專業教師的知識面,還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們的職業素質,從而使雙師型教學團隊得到極快的發展。
4.3 注重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用人單位的無縫對接
軟件技術工作室教學模式使高職高專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和人才市場之間縮短了距離。在工作室內學生的學習或工作任務都是企業里的真實案例,學生在工作室的狀態和在相關企業中的實際工作狀態完全一樣,這樣就可以實現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之間的對接。另外學生在完成工作室項目的同時,積累了寶貴的工作經驗,在學習中認識真理、領悟人生,社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 結語
工作室教學模式建立起學校與市場的橋梁,是校企合作的紐帶。目前高職軟件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還處于摸索階段,有很多問題有待于探索解決,在工作室教學模式下,以專業現狀和市場需求為出發點,將理論教學融入實際生產中去,可有效提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動手能力,為學生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的哲學思考[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0(1).
[2] 游新娥,朱靖華.“工作室制”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軟件技術專業中的應用探討[J].職業時空,2009(3).
[3] 趙娟.高職計算機專業“專業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2).
[4] 楊名.試析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J].廣西教育,2013(11).
[5] 丁倩.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10).
[6] 徐麗.對高職計算機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探索[J].職教論壇,201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