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玲

摘 要:原有生產的400QJ500型潛水泵口徑大,生產制造比較困難,使得生產成本也提高,銷售價格高,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從而提出研制開發350QJ500型潛水泵,該項目流量大、單級揚程高、適用井徑小,節約原材料顯著,生產制造成本低,具有廣大的市場前景。
關鍵詞:潛水泵 葉輪 口徑導流殼的葉片設計和制造
中圖分類號:TV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b)-0099-02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及水利事業的不斷發展,地下水的不斷開采利用,地下水位不斷下降,所需大流量潛水電泵越來越多;大田灌溉工由傳統的大水漫灌向高效節水轉變,由井灌向地表水轉變。該項目適應于地下和地表提水配套之用。農業是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發展農業,發展水利事業是經濟發展的一項長期任務。該項目產品還適用于煤礦排水,目前煤礦用泵多數是多級離心泵,該產品體積大,配用功率大,配套電機是防爆電機,價格高,該項目產品是潛沒于水下工作,工作中不會產生火花,體積小,重量輕,安裝維修方便,價格低,是煤礦用多級離心泵的替代產品,在煤礦有著廣泛的市場。
為了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制造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該產品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制造成本,在原400QJ500型潛水泵的基礎上進行重新設計,合理優選了產品技術參數;其參數為:適用最小井徑為350 mm,比原400QJ500型潛水泵小了50 mm,這樣可減小泵直徑,減輕零部件的重量,提高產品適用范圍;單級揚程為30 m,比原400QJ500型潛水泵提高了一倍,這樣可減少零部件的數量,降低生產制造成本。現將兩種產品進行比較:350QJ500—30/1與我廠生產的400QJ500—30/2比較,同揚程30 m比較時,可節省一個導流殼、一個葉輪、一個錐套及一套標準件、緊固件等,其價值為1980元(現行價)。同流量、同揚程相比,可節約材料161 kg,其價值為788.9元(161k g×4.9元/kg)。單臺可節約生產制造成本(1980+788.9=)2768.9元。單個零部件重量比較如表1。
根據流體力學和水泵理論與設計一書闡述,一般情況下,流量相等,適用井徑大,單級揚程低,泵效率高。而我廠研制開發的350QJ500型潛水泵與國標中400QJ500型相比,流量相同,泵效率相同,機組最大外徑減小了50 mm,單級揚程提高了一倍。這樣給水力設計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葉輪水力設計和制造是該項目產品的關鍵技術,我們的具體做法是:葉輪水力設計采取了混流與離心相結合的設計方法。通過調整水力模型各幾何參數,將葉輪葉片由全扭曲設計成半扭曲,使葉輪葉片出口角與導流殼導葉進口角成一定關系,增大葉輪進出口過流面積,達到了提高單級揚程的目的。降低了鑄件砂芯的制造難度,提高了鑄件質量和出品率,保證了葉輪、導流殼流道的光滑(流道無法加工),從而保證了產品的效率。性能參數對比如表2所示。
1 結構特點
該項目產品和結構是機泵組裝為一體,潛沒于水下工作,機泵聯接、單級采用共軸式,多機采用套筒式,葉輪固定采用錐套。電機采用上下止推結構,整機設計中增加了迷宮式防砂裝置,防止水中砂粒進入電機內腔和水泵軸承,增加防砂裝置,防止砂粒進入,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有些地區地下水含砂量較大,砂粒一旦進入泵體各軸承部位,通過高速旋轉,將很快磨損上、下止推軸承、泵導軸承,葉輪、導流殼口環;最終造成機組報廢。該項目產品通過增設動靜防砂環、骨架油封組成迷宮式防砂裝置;大大地提高了產品的防砂能力,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為了減小機組最大外徑,提高單級揚程,由原400QJ500型潛水泵單級15 m,提高為30 m;額定流量500 m3/h;額定轉速2900 r/min,選用YQS300型潛水電機作為原動機;水力模型設計、葉輪葉片設計采用混流式與離心式相結合半扭曲,導流殼葉片設計采用空間導葉;葉輪固定采用錐套式;機泵聯接:單揚程采用共軸式、多級采用套筒式。
2 技術指標
2.1 350QJ500型潛水泵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額定流量:500 m3/h;
單級揚程:30 m;
額定轉速:2900 r/min;
配套功率:63~185 kW;
機組最大外徑:328 mm;
泵效率:≥72.2%。
2.2 葉輪葉片的水力設計
根據流體力學和水泵理論與設計一書闡述,一般情況下,流量相等,適用井徑大,單級揚程低,泵效率高。而我廠研制開發的350QJ500型潛水泵與國標中400QJ500型相比,流量相同,泵效率相同,機組最大外徑減小了50 mm,單級揚程提高了一倍。這樣給水力設計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葉輪水力設計和制造是該項目產品的關鍵技術,我們的具體做法是:葉輪水力設計采取了混流與離心相結合的設計方法。通過調整水力模型各幾何參數,將葉輪葉片由全扭曲設計成半扭曲,使葉輪葉片出口角與導流殼導葉進口角成一定關系,增大葉輪進出口過流面積,達到了提高單級揚程的目的。降低了鑄件砂芯的制造難度,提高了鑄件質量和出品率,保證了葉輪、導流殼流道的光滑(流道無法加工),從而保證了產品的效率。
2.3 葉輪葉片水力設計
該項目產品的水力設計采用了離心式和混流式相結合的設計方案。
具體做法是:葉輪葉片水力設計采用了相似設計和逐點計算相結合的設計方法。相似設計就是把所選的模型泵試驗結果換算到實型泵(設計泵)上,也可以將實型泵的參數換算為模型泵的參數進行模型泵設計和試驗;在設計中所選的模型泵和實型泵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幾何相似、運動相似和動力相似。通過比較和計算結果如下:
(1)初步確定葉輪主要尺寸。
①葉輪進口直徑Dj。
葉輪進口直徑Dj的確定:葉輪進口直徑又叫吸入眼直徑或頸部直徑;葉輪進口液體流速Vo和葉輪進口直徑Dj有著相當大的關系;從傳統的設計方法中是限制葉輪進口液體流速Vo的,一般不超過3~3.5 m/s,認為增大葉輪進口液體流速Vo會降低泵的抗汽蝕性能和水力效率。通過我們實際設計證明,適當增大Vo,泵在很廣的范圍內運轉時,能保持水力效率不變;因潛水泵對抗汽蝕要求不高,可選擇較小的Dj,以減小葉輪密封環的泄露量,提高容積效率;在該項目產品設計中選擇Vo=4~4.5 m/s,在實際設計中選擇Vo=4.3 m/s。
②葉輪出口寬度b2的計算。
③葉輪外徑D2的計算。
有了以上的參數就可以進行葉輪軸面圖的設計和繪制,在設計繪制葉輪軸面圖時需要進行過流面積的檢查,葉輪軸面圖的設計原則是,要使過流面積變化基本為一條直線。軸面圖定型后進行葉片剪裁圖的繪制,在剪裁繪制時選用等高線標尺的夾角為5°。
(2)導流殼葉片的設計方法與葉輪葉片設計計算方法相同,在這里就不闡述了。
葉片的制作也是關鍵,葉片在制作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剪裁圖進行施工,葉片必須進行檢驗,檢驗采用樣板靠模,這樣才能保證葉片一致,保證葉輪中每個過流面積一致,保證達到設計參數。
制芯工藝設計:
葉輪、導流殼的鑄造質量,是影響潛水泵性能的一個重要因素,要想生產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產品,葉輪、導流殼流道的表面粗造度是關鍵;從水力設計上就要考慮制造難易程度,通過減小葉片包角,葉片有全扭曲改為半扭曲的方法,降低了制型的難度。為了提高過流處的表面粗造度,對制芯工藝進行了改進,在砂芯表面噴涂銀漿,使關鍵部件內腔表面(過流面)粗造度Ra12.5和鑄件質量及出品率都得到提高,從而保證了泵效率。
3 經濟效益
該項目產品試制完成后,經型式試驗及生產制造合格后,即進行了小批量試產及投放市場。投放市場后,贏得了用戶好評。截止2009年10月,該項目產品已累計生產銷售87臺,其中:350QJ500—30/1,52臺,銷價3.2萬元;350QJ500—60/2,35臺,銷價4.5萬元,新增營銷收入323.9萬元,實現利稅80.9萬元(利稅按25%計算)。由以上數據可看出,該項目產品的生產、銷售和良好的市場,將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4 社會效益
該項目產品的性能參數優于國標同類產品,具有國內先進水平,填補國內空白。從市場調查和用戶反饋信息可看出:該項目產品具有使用壽命長,高效節能等優點,用戶在使用后,一致認為:①給用戶節約了電費;②產品價格低廉,為用戶節約了機井配套費。同時,我們為各地區用戶提供了運輸安裝、調試和跟蹤一條龍服務。該產品研制成功后,解決了用戶的需求,為自治區計劃開發利用地下水力資源、發展水力事業、發展工農業生產提供了理想的排灌機械產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