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嬌
摘 要:員工的素質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而中小企業在企業規模、資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影響著員工培訓的質量。地方高校作為專業人才培養基地,有能力為當地中小企業提供培訓外包。本文從培訓優勢、培訓策略、效果評估三方面論述了地方高校為當地中小企業開展外包員工培訓的策略。
關鍵詞:員工培訓 地方高校 培訓外包
中圖分類號:F279.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a)-0187-02
高素質的員工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來源之一,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而員工培訓是提高員工素質的主要手段。企業員工培訓的形式包括內部培訓和外包培訓兩種形式,內部培訓是指企業運用內部資源進行的培訓;外包培訓,是外包給專業的培訓機構開展培訓。目前許多的企業開始選擇人力資源培訓外包,充分利用外腦的智慧來充實內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企業核心業務上。而中小企業規模小、資金少、部門設置不全、無專業培訓師,這些因素使得中小企業對于培訓外包的需求更大。
1 地方高校培訓外包的優勢
中小企業采用員工培訓外包,如何選擇外包商是培訓成功的關鍵。然而,目前我國的培訓外包服務提供商可以說良莠不齊,企業需要謹慎選擇外包服務商。而中小企業往往受資金的限制,不能跟大型企業的一樣,選擇知名的、價格昂貴的外包商,以及名氣大、資歷老的培訓師。雖然說這些知名的外包商擁有強大的培訓實力,擁有先進的理念等等,但對于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外包商所提供的培訓服務要符合企業現實情況和企業的需求,盲目地追求大而貴和所謂的先進理念,不僅浪費了培訓投資,還可能在實際工作中產生錯誤的指導思想。因此,中小企業在選擇培訓外包商的時候,就應該在充分了解外包商的專業能力、商業信譽、行業經驗等方面的基礎上,本著經濟性原則,選擇真正適合本企業需求的外包商。
但是,如何才能夠既經濟又準確地選擇適合本中小企業的外包服務商呢?很多中小企業實際上已經給出了一個比較有效的答案。他們選擇當地的地方高校進行培訓,與地方高校開展校企合作。與當地高校合作開展培訓外包有以下優勢:首先,地方高校作為當地專業教育的基地,擁有雄厚的專業技術和科研能力以及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培訓的能力。其次,地方高校立足于當地,可以有效的開展培訓前期的調研,培訓時間靈活,培訓結束后容易開展跟蹤回訪工作。最后,可以與高校展開深層次的校企合作,通過為高校的師生提供實驗、實習場地,提供給畢業生就業機會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培訓外包的成本。
2 確保高校外包培訓績效的策略
外包培訓要達到良好的效果,需要企業、地方高校、員工三個角色相互配合,下面分別對三個角色,通過培訓前、培訓中、培訓后三個維度進行分析,以確保培訓績效。每個角色的工作沒到位都會影響最終的培訓績效。
2.1 企業在培訓中的任務
培訓前:要定期與企業員工溝通,了解其需求,了解其工作所需能力;收集本企業績效實施情況,分析員工工作效果和缺陷;還要配合地方高校培訓講師開展培訓前期的調研工作,介紹企業情況與需求,培訓的目的,按需選擇地方高校的培訓菜單。
培訓中:要避免培訓受到干擾,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培訓地點,進行課堂紀律的宣講;其次和員工的部門主管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讓他們調整工作安排,以免與工作任務相沖突;再次要調試培訓所需設備,監督員工出勤和上課情況。
培訓后:執行培訓后的考核、應用及推廣工作,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總結;鼓勵員工繼續進修或參訓;和員工及其主管溝通,了解培訓情形和心得,了解培訓后對工作績效的影響以及成果;和地方高校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開展培訓的后續工作。
2.2 地方高校在培訓中的任務
培訓前:首先要了解受訓單位的基本情況,包括:公司歷史、發展情況、公司理念、公司戰略、企業文化、競爭對手、產品、市場定位、銷售渠道、生產流程等信息;其次要了解受訓員工的基本情況,包括:年齡、學歷、工作崗位、工作能力、培訓的期望等;再次要了解培訓規劃的基本情況,包括:了解企業的戰略計劃與人力資源開發計劃,培訓需求、培訓目的、培訓內容、培訓方法、課時要求、案例選擇要求等;最后要做好培訓的準備工作,包括:組織培訓團隊,設計培訓菜單,要求培訓講師整理培訓教材教案,制作生動形象的PPT課件,做好充足的培訓準備。
培訓中:要求培訓講師對教學過程安排有條不紊,表達清晰且富有邏輯;內容層次清楚,緊扣培訓主題且要有創新,避免講主題無關的東西,所用案例要真實且與主題契合;要增強課堂的互動性,采用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開展小組討論、互動游戲等教學手段,對員工提出的問題能給予及時正確的回答。
培訓后:完成培訓單位的講師課程評估表;總結本次培訓并予以記錄存檔;對本次培訓提出好的意見;規劃好課后員工的考核作業;要求員工反饋培訓績效;課程結束后能提供工作輔導,并隨時提供最新的培訓資訊給企業人力資源部門。
2.3 員工在培訓中的任務
培訓前:要提供個人培訓需求給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并且對培訓規劃提出意見;在參訓前了解培訓主題,培訓紀律要求,以及需要準備的資料;合理安排工作任務,保證按時參加培訓。
培訓中:端正學習態度,上課認真傾聽講師的講解;全程參與,積極互動,參與講師的案例演練或者討論;積極與講師溝通交流,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看法;與其他學員保持良好關系,不斷認識新朋友,擴大人際網絡,為日后工作做好鋪墊準備。
培訓后:認真完成考試、考核作業或者學習報告,積極參與培訓效果的評估工作,填寫相關問卷,參與訪談等;復習所學課程內容及技術,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工作中去,為企業創造效益,同時也給培訓績效評估提供數據支持;和講師以及員工保持良好關系,以便后續在工作中遇到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幫助或者建議。endprint
3 利用科學手段評估培訓效果
中小企業資源有限,不可能做大規模的培訓評估,因此要根據培訓項目的不同性質,以節約成本的原則開展評估。評估應該以問卷調查為主,一些重要的培訓可以開展跟蹤調查。
適合中小企業的基本評估方式有4種:問卷調查、書面/口頭考試、現場測試、心得報告。這4種方式也可以根據行業和企業特性及具體培訓項目進行組合運用。
第一類是只需要采用問卷調查的培訓項目。這類培訓項目往往與實際工作關聯度不大,如一些員工需要類的培訓或制度告知培訓;或者是因為培訓部門不能直接進行評估的項目,如決策層的培訓。
這類培訓的效果以參與者滿意度為依據,經常使用《學員滿意度調查問卷》和《培訓師滿意度調查問卷》這兩種問卷。我們不能僅看學員的滿意度,還必須考慮培訓師的意見,應該綜合兩份調查問卷的結果,客觀對培訓項目的質量進行評估。對于員工需要類的培訓或制度告知的培訓,根據《學員滿意度調查問卷》就能得到培訓效果的好壞情況;對于決策層的培訓,我們則要更進一步了解決策層對培訓滿意或不滿意的原因是什么,以便更好地為決策層提供服務。
當然,根據培訓的目的和內容,對兩個問卷的問題進行調整,增強評估的針對性。在問卷設計時應該將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將比例控制在1∶1左右,還要避免全部是打鉤式問題,或者全部是問答式。
第二類是以問卷調查結合其他方式。以調查問卷為基礎,再根據培訓項目的特點和企業的要求,結合其他方式綜合進行評價。如工作技能培訓就可以用問卷結合現場測試來評估;企業文化、理念類的培訓可以用問卷結合心得報告來評估,專業知識類的培訓可以用問卷結合書面/口頭考試來評估。問卷有機結合其他方式進行評估,有利于評估信息的多源化,能進一步提升評估結果的科學性。
當然以上兩種評估方式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企業能根據工作崗位的特點找到操作性強,效果更好的方式,可以制成評估方案庫,然后根據培訓項目特點、時間壓力、經費限制,選擇評估方案,組合出最合理的評估模式。
4 結語
培訓就是一種投資,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重要渠道,中小企業要發展離不開員工的素質培養,而員工素質的提高主要依靠培訓,企業應把培訓作為一種長期投資項目來開展。服務本地中小企業是地方高校的工作之一,高校應深入地方,貼近企業需求,從培訓準備、培訓實施、培訓效果評測三方面開展培訓外包工作,努力達到高校、企業與員工的三贏局面。
參考文獻
[1] 安鴻章.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 蔡翔,李翠,郭冠妍.中小型民營企業的培訓外包[J].經營與管理,2007(6).
[3] 卿芳梅.企業培訓外包的風險與防范[J].人才資源開發,2009(9):100-101.
[4] 鄭靜麗,沈力.企業人力資源外包中的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4):48-49.
[5] 席錦,楊生斌.我國企業人力資源外包分析[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32-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