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海濤 張小明
摘 要:大型礦井提升設備電氣傳動方式主要有直流、交-交變頻和交-直-交變頻三種。本文結合設計實例,在滿足提升工藝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綜合技術經濟比較,合理確定方案,降低了初期投資,減少了后期維護費用。
關鍵詞:副立井 電氣傳動 直流 交直交 變頻 技術經濟
中圖分類號:TD6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a)-0112-02
1 項目概況
大柳煤礦設計生產能力2.4 Mt/a,服務年限54.4 a。井田采用立井開拓方式,井下布置2個綜采工作面、2個綜掘工作面和2個普掘工作面。
副立井裝備1臺JKMD-4.5×4(Ⅲ)型落地式多繩摩擦提升機,提升容器為1個四繩寬罐籠+1個四繩窄罐籠,擔負礦井人員、水泥、砂石、材料及設備提升任務。副立井井筒直徑φ7.0 m,井口軌面標高+1276.8 m,井底車場軌面標高+730.0 m,提升高度546.8 m,單水平提升。提升機按五階段速度圖進行作業,加減速度0.6 m/s2,最大提升速度8.01 m/s,最大提升載荷29 t(含平板車),計算最大靜張力差145.199 kN,單機直聯拖動,計算電動機功率1600 kW。
2 電氣傳動方案
根據副立井提升工藝要求及電動機功率,可供選擇的電氣傳動方式主要有直流、交-交變頻和交-直-交變頻三種。
直流調速具有調速控制簡單、調速性能好、負載能力強、價格低、使用成本低、售后服務方便等優點。目前,國內設備制造廠家及產品使用單位已掌握直流傳動技術,生產制造和現場維護經驗較為豐富,因此在中小功率(<3000 kW)的提升機傳動中應用較為廣泛。但直流電動機存在結構復雜、碳刷維護維護工作量較大;為改善換向能力,要求電樞漏感小、轉子短粗,導致轉動慣量大,影響系統動態性能;除勵磁外,全部功率都通過換向器輸入電樞,電動機效率較低;諧波污染大,功率因數低等缺點。
交流同步變頻電動機不存在上述缺點,其結構簡單、轉動慣量小、可靠性高、維護量小、過載能力大,氣隙大便于安裝調試,效率比直流電機高6%~10%,調速性能優良。隨著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交流調速系統已能達到直流傳動的水平。
交-交變頻矢量控制傳動在礦井提升機低速、大扭矩工況下,低頻段無脈動,受控運行性能好,在提升過程中,可實現無制動運行,大大降低對液壓制動系統的要求,系統運行的可靠性高。但交-交變頻傳動系統功率因數較低,在起動、運行中將會產生較大的高次諧波,對礦井電網造成污染,電動機的頻繁起動也將對電網會造成較大的無功沖擊,必須對此進行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目前,交-交變頻傳動系統的功率柜已實現國產化,僅控制器需引進。
交-直-交變頻矢量控制傳動系統,采用新型電力電子器件(IGCT)和PWM技術,動態響應快,功率因數接近于1,高次諧波分量很小,無需專門設置諧波吸收和無功補償裝置,但交-直-交變頻傳動控制系統國內生產廠家較少,主要核心設備(變頻器)及備件需進口,設備初期投資高。此外,變頻設備需要水冷,日常維護費用高。目前,國內煤礦已引進了ABB、Siemens公司交-直-交變頻傳動系統上百套,運行良好。國內徐州中礦大傳動與自動化有限公司、北京利德華福電氣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合康億盛科技有限公司相繼推出相關成套產品,價格低于同類進口設備。
3 技術經濟比較
直流、交-交變頻和交-直-交變頻三種電氣傳動方式均可滿足副立井提升工藝要求,但在技術性能、調試維護、初期投資和運行費用等方面各具優勢,表1為副立井提升設備電氣傳動方案技術經濟比較表。
通過綜合技術經濟比較,直流傳動方案具有調速性能好,過載能力強等優點,針對傳動系統功率因數低,諧波污染大,通過配置諧波吸收和無功補償裝置,提高電網功率因數,降低變流設備諧波影響,系統整體造價低,年運行費用少,性價比高,因此設計采用直流傳動方案。
4 結語
大柳煤礦副立井提升設備2010年安裝調試完畢,至今運行狀況良好,各項指標均已達到設計預期目標。就本項目而言,直流傳動方案的合理確定,直接節省初期投資約630~790萬元,年運行費用降低約11~36萬元,對降低礦井建設投資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為類似工程設計提供了借鑒,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鶴旭,遲巖,楊勇.同步機礦井提升系統的技術特點分析[J].煤炭學報,1993(2).
[2] 任雪振,王守全.礦井提升機直流傳動系統的全數字化技術改造[J].礦山機械,2000(9).
[3] 劉正魁,關恒祝.現代大功率礦井提升傳動系統的應用與思考[J].礦業工程,2013(2).
[4] 王玉梅,艾永樂,王娜.礦井提升機動態無功補償方案的研究[J].工礦自動化,2009(6).
[5] 劉善勇,陳培國,陳懷衛.大型提升機變頻調速控制技術應用[J].山東煤炭科技,2010(6).
[6] 張曉平.礦井提升機電力拖動方案探討[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0(10).
[7] 張純全.礦井提升機拖動方式確定原則的探討[J].礦山機械,2005(6).endprint
摘 要:大型礦井提升設備電氣傳動方式主要有直流、交-交變頻和交-直-交變頻三種。本文結合設計實例,在滿足提升工藝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綜合技術經濟比較,合理確定方案,降低了初期投資,減少了后期維護費用。
關鍵詞:副立井 電氣傳動 直流 交直交 變頻 技術經濟
中圖分類號:TD6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a)-0112-02
1 項目概況
大柳煤礦設計生產能力2.4 Mt/a,服務年限54.4 a。井田采用立井開拓方式,井下布置2個綜采工作面、2個綜掘工作面和2個普掘工作面。
副立井裝備1臺JKMD-4.5×4(Ⅲ)型落地式多繩摩擦提升機,提升容器為1個四繩寬罐籠+1個四繩窄罐籠,擔負礦井人員、水泥、砂石、材料及設備提升任務。副立井井筒直徑φ7.0 m,井口軌面標高+1276.8 m,井底車場軌面標高+730.0 m,提升高度546.8 m,單水平提升。提升機按五階段速度圖進行作業,加減速度0.6 m/s2,最大提升速度8.01 m/s,最大提升載荷29 t(含平板車),計算最大靜張力差145.199 kN,單機直聯拖動,計算電動機功率1600 kW。
2 電氣傳動方案
根據副立井提升工藝要求及電動機功率,可供選擇的電氣傳動方式主要有直流、交-交變頻和交-直-交變頻三種。
直流調速具有調速控制簡單、調速性能好、負載能力強、價格低、使用成本低、售后服務方便等優點。目前,國內設備制造廠家及產品使用單位已掌握直流傳動技術,生產制造和現場維護經驗較為豐富,因此在中小功率(<3000 kW)的提升機傳動中應用較為廣泛。但直流電動機存在結構復雜、碳刷維護維護工作量較大;為改善換向能力,要求電樞漏感小、轉子短粗,導致轉動慣量大,影響系統動態性能;除勵磁外,全部功率都通過換向器輸入電樞,電動機效率較低;諧波污染大,功率因數低等缺點。
交流同步變頻電動機不存在上述缺點,其結構簡單、轉動慣量小、可靠性高、維護量小、過載能力大,氣隙大便于安裝調試,效率比直流電機高6%~10%,調速性能優良。隨著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交流調速系統已能達到直流傳動的水平。
交-交變頻矢量控制傳動在礦井提升機低速、大扭矩工況下,低頻段無脈動,受控運行性能好,在提升過程中,可實現無制動運行,大大降低對液壓制動系統的要求,系統運行的可靠性高。但交-交變頻傳動系統功率因數較低,在起動、運行中將會產生較大的高次諧波,對礦井電網造成污染,電動機的頻繁起動也將對電網會造成較大的無功沖擊,必須對此進行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目前,交-交變頻傳動系統的功率柜已實現國產化,僅控制器需引進。
交-直-交變頻矢量控制傳動系統,采用新型電力電子器件(IGCT)和PWM技術,動態響應快,功率因數接近于1,高次諧波分量很小,無需專門設置諧波吸收和無功補償裝置,但交-直-交變頻傳動控制系統國內生產廠家較少,主要核心設備(變頻器)及備件需進口,設備初期投資高。此外,變頻設備需要水冷,日常維護費用高。目前,國內煤礦已引進了ABB、Siemens公司交-直-交變頻傳動系統上百套,運行良好。國內徐州中礦大傳動與自動化有限公司、北京利德華福電氣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合康億盛科技有限公司相繼推出相關成套產品,價格低于同類進口設備。
3 技術經濟比較
直流、交-交變頻和交-直-交變頻三種電氣傳動方式均可滿足副立井提升工藝要求,但在技術性能、調試維護、初期投資和運行費用等方面各具優勢,表1為副立井提升設備電氣傳動方案技術經濟比較表。
通過綜合技術經濟比較,直流傳動方案具有調速性能好,過載能力強等優點,針對傳動系統功率因數低,諧波污染大,通過配置諧波吸收和無功補償裝置,提高電網功率因數,降低變流設備諧波影響,系統整體造價低,年運行費用少,性價比高,因此設計采用直流傳動方案。
4 結語
大柳煤礦副立井提升設備2010年安裝調試完畢,至今運行狀況良好,各項指標均已達到設計預期目標。就本項目而言,直流傳動方案的合理確定,直接節省初期投資約630~790萬元,年運行費用降低約11~36萬元,對降低礦井建設投資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為類似工程設計提供了借鑒,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鶴旭,遲巖,楊勇.同步機礦井提升系統的技術特點分析[J].煤炭學報,1993(2).
[2] 任雪振,王守全.礦井提升機直流傳動系統的全數字化技術改造[J].礦山機械,2000(9).
[3] 劉正魁,關恒祝.現代大功率礦井提升傳動系統的應用與思考[J].礦業工程,2013(2).
[4] 王玉梅,艾永樂,王娜.礦井提升機動態無功補償方案的研究[J].工礦自動化,2009(6).
[5] 劉善勇,陳培國,陳懷衛.大型提升機變頻調速控制技術應用[J].山東煤炭科技,2010(6).
[6] 張曉平.礦井提升機電力拖動方案探討[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0(10).
[7] 張純全.礦井提升機拖動方式確定原則的探討[J].礦山機械,2005(6).endprint
摘 要:大型礦井提升設備電氣傳動方式主要有直流、交-交變頻和交-直-交變頻三種。本文結合設計實例,在滿足提升工藝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綜合技術經濟比較,合理確定方案,降低了初期投資,減少了后期維護費用。
關鍵詞:副立井 電氣傳動 直流 交直交 變頻 技術經濟
中圖分類號:TD6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a)-0112-02
1 項目概況
大柳煤礦設計生產能力2.4 Mt/a,服務年限54.4 a。井田采用立井開拓方式,井下布置2個綜采工作面、2個綜掘工作面和2個普掘工作面。
副立井裝備1臺JKMD-4.5×4(Ⅲ)型落地式多繩摩擦提升機,提升容器為1個四繩寬罐籠+1個四繩窄罐籠,擔負礦井人員、水泥、砂石、材料及設備提升任務。副立井井筒直徑φ7.0 m,井口軌面標高+1276.8 m,井底車場軌面標高+730.0 m,提升高度546.8 m,單水平提升。提升機按五階段速度圖進行作業,加減速度0.6 m/s2,最大提升速度8.01 m/s,最大提升載荷29 t(含平板車),計算最大靜張力差145.199 kN,單機直聯拖動,計算電動機功率1600 kW。
2 電氣傳動方案
根據副立井提升工藝要求及電動機功率,可供選擇的電氣傳動方式主要有直流、交-交變頻和交-直-交變頻三種。
直流調速具有調速控制簡單、調速性能好、負載能力強、價格低、使用成本低、售后服務方便等優點。目前,國內設備制造廠家及產品使用單位已掌握直流傳動技術,生產制造和現場維護經驗較為豐富,因此在中小功率(<3000 kW)的提升機傳動中應用較為廣泛。但直流電動機存在結構復雜、碳刷維護維護工作量較大;為改善換向能力,要求電樞漏感小、轉子短粗,導致轉動慣量大,影響系統動態性能;除勵磁外,全部功率都通過換向器輸入電樞,電動機效率較低;諧波污染大,功率因數低等缺點。
交流同步變頻電動機不存在上述缺點,其結構簡單、轉動慣量小、可靠性高、維護量小、過載能力大,氣隙大便于安裝調試,效率比直流電機高6%~10%,調速性能優良。隨著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交流調速系統已能達到直流傳動的水平。
交-交變頻矢量控制傳動在礦井提升機低速、大扭矩工況下,低頻段無脈動,受控運行性能好,在提升過程中,可實現無制動運行,大大降低對液壓制動系統的要求,系統運行的可靠性高。但交-交變頻傳動系統功率因數較低,在起動、運行中將會產生較大的高次諧波,對礦井電網造成污染,電動機的頻繁起動也將對電網會造成較大的無功沖擊,必須對此進行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目前,交-交變頻傳動系統的功率柜已實現國產化,僅控制器需引進。
交-直-交變頻矢量控制傳動系統,采用新型電力電子器件(IGCT)和PWM技術,動態響應快,功率因數接近于1,高次諧波分量很小,無需專門設置諧波吸收和無功補償裝置,但交-直-交變頻傳動控制系統國內生產廠家較少,主要核心設備(變頻器)及備件需進口,設備初期投資高。此外,變頻設備需要水冷,日常維護費用高。目前,國內煤礦已引進了ABB、Siemens公司交-直-交變頻傳動系統上百套,運行良好。國內徐州中礦大傳動與自動化有限公司、北京利德華福電氣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合康億盛科技有限公司相繼推出相關成套產品,價格低于同類進口設備。
3 技術經濟比較
直流、交-交變頻和交-直-交變頻三種電氣傳動方式均可滿足副立井提升工藝要求,但在技術性能、調試維護、初期投資和運行費用等方面各具優勢,表1為副立井提升設備電氣傳動方案技術經濟比較表。
通過綜合技術經濟比較,直流傳動方案具有調速性能好,過載能力強等優點,針對傳動系統功率因數低,諧波污染大,通過配置諧波吸收和無功補償裝置,提高電網功率因數,降低變流設備諧波影響,系統整體造價低,年運行費用少,性價比高,因此設計采用直流傳動方案。
4 結語
大柳煤礦副立井提升設備2010年安裝調試完畢,至今運行狀況良好,各項指標均已達到設計預期目標。就本項目而言,直流傳動方案的合理確定,直接節省初期投資約630~790萬元,年運行費用降低約11~36萬元,對降低礦井建設投資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為類似工程設計提供了借鑒,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鶴旭,遲巖,楊勇.同步機礦井提升系統的技術特點分析[J].煤炭學報,1993(2).
[2] 任雪振,王守全.礦井提升機直流傳動系統的全數字化技術改造[J].礦山機械,2000(9).
[3] 劉正魁,關恒祝.現代大功率礦井提升傳動系統的應用與思考[J].礦業工程,2013(2).
[4] 王玉梅,艾永樂,王娜.礦井提升機動態無功補償方案的研究[J].工礦自動化,2009(6).
[5] 劉善勇,陳培國,陳懷衛.大型提升機變頻調速控制技術應用[J].山東煤炭科技,2010(6).
[6] 張曉平.礦井提升機電力拖動方案探討[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0(10).
[7] 張純全.礦井提升機拖動方式確定原則的探討[J].礦山機械,200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