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真
摘 要:本文探討智能安防設備安裝與調試課程新的教學模式,立足區域企業發展需求,在教學方式、實訓場地、實訓教材等方面大力實踐嘗試,提高了課程實施效果。
關鍵詞:智能安防 行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c)-0185-01
十二五期間,珠海市提出了“三高一特”產業規劃,并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珠海智能電網產業。學院緊扣產業規劃,重點對接智能電網產業智能用電環節,提出了大力推進行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建設,深化“行校企聯動、項目導向、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完善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項目的課程體系,與珠海市太川電子企業有限公司等共同建設技能人才培養基地。通過學校實訓和企業崗位實習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掌握智能安防設備的安裝、調試、管理和維護的基本能力,并獲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為今后從事樓宇、家居、社區智能化管理的工作打下初步基礎。
1 課程依托
高職教育是一種技能教育,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時效性,教學內容必須依托行業發展方向和企業實際需求。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自2005年成立,成員由珠海市相關行業協會、企業、學校眾多單位組成,每年定期舉行會議。會議內容其中包括探討行業發展現狀及方向、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教學情況現狀和改進方法等方面。通過多方交流,共同調整和完善專業教學內容,使教授的理論知識和實訓內容更加滿足企業崗位要求,學生畢業后和就業崗位“零距離”接觸,極大地提高了就業率和企業滿意度。
2 行校企互動 協同創新
2.1 專業教師企業實踐
以往的校企合作更多的停留在專業教師到企業走訪調研、會議交流、簽署協議等表面層面上,很少有更實際的合作,效果并不理想。教師是學生培養環節的主要施教方,在校園教學和企業崗位之間起到橋梁的左右,這座橋梁是否可靠高效、直通便捷直接影響實際教學效果。依托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有利條件,專業教師定期到相關安防企業從事一線實踐工作,包括智能安防項目的設計、施工、驗收等環節。由專業的項目管理人員和熟練的施工人員在實際項目中傳授寶貴的真實經驗,培養實際技能。教師將實踐所學通過消化、吸收、總結,合理調整教學項目內容和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2 企業專家授課
專業定期請企業相關專家來校園開展講座及參與授課環節。系列講座主要安排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讓學生熟悉行業發展、專業內容、就業情況、技能需求等,端正學習態度明確發展目標。專家授課安排在本課程實訓教學環節,分為校內實訓基地實訓環節和校外實訓基地實踐環節。校內實訓教學面向本專業全體學生,目的是熟悉智能安防的基本設備、操作、維護等內容;校外實訓教學主要面向有本行業就業意向的學生,目的是熟悉實際項目的設計、施工、管理、維護等工作,優秀的學生畢業后直接就業上崗。這種教學方式擺脫了大而全、淺而粗的硬性教育模式,也避免了企業對應聘者不熟悉和崗前培訓的問題,解決學生就業的同時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受到企業和學生雙方好評。
2.3 校企合作編制校本教材
安防相關的教材很多,但是雷同率也比較高,內容陳舊。智能安防設備是發展非常快的,不同類型客戶的需求又不相同,不同地區的要求也不一樣。例如:太川電子推出的智慧社區體系是國內最前沿的智能安防概念,未來將引珠三角領智能安防領域的發展。學校攜手相關企業共同編制適合本地需求的校本教材,將最實用的技能知識和最先進的行業發展理念同時引入,讓學生在掌握實用技能的同時緊跟行業發展趨勢,這樣的人才畢業時就非常熟悉行業情況,避免了畢業即落伍的尷尬。教材由企業專家和教師共同分析,直接從企業實際項目庫中精選,根據項目資金、項目需求、項目場合、施工要求等分為幾大項目情境,每個情境分為幾個子情境模塊,包含項目咨詢、項目仿真、施工準備、模擬施工、項目驗收等典型工作任務。通過學習,學生完全可以成為企業儲備型人才。
2.4 職業資格證書
隨著安防行業的發展和大量崗位需求,職業資格制度也逐步完善起來。它是職業能力考核的證明、及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聘用、任職、定級和晉升職務的重要依據。由于費用較高,學校鼓勵有就業意向的學生考取安防工程師、安防項目經理、智能樓宇管理師等相關證書。
2.5 職業技能競賽
學校每年舉行科技節和職業技能大賽,教師培訓指導,并邀請企業專家做評委點評。智能電子產品設計項目和智能安防安裝調試項目鼓勵學生活學活用、改造創新,不但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還為企業選拔了優秀人才。每年的競賽獲獎學生在求職應聘中都非常受歡迎,供不應求。
3 結語
課程改革的實踐探索給學校、教師、學生都帶來了很好的變化,和企業的聯系更加密切。我們依然在不斷探索,比如和臺灣高校及聯合辦學,引入臺灣行業協會相關認證體系,取長補短協同創新,也為畢業生進入臺企高薪崗位增加了籌碼。課程改革是需要堅持不斷創新的任務,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固步自封是行不通的。
參考文獻
[1] 劉志華.樓宇智能化中的安全防范技術[J].科技資訊,2010(24):9.
[2] 鄭李明.安全防范系統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馮勰.數字化校園網應用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06(2):30-31.
[4] 黎連業,智能小區弱電工程設計與實施[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