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臣煒


2008年7月28日,當飛機迎著夕陽徐徐降落在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時候,我整個心都異常的激動,我想大聲叫喊:新加坡,我終于來了!
之所以選擇新加坡作為我的留學地,首先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優秀學術氛圍及導師的嚴謹。再加上新加坡健全而嚴謹的法律體系,從而延伸出來的良好治安環境,以及適宜的氣候環境和快速的民族融合力。這些無不使新加坡成為我留學的首選地。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是亞太地區一所著名的高等學府。這里聚集了本地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們,其教學語言是英文,除了中文系是用漢語教學的。在這里,研究生和博士生通常有2個導師,一個在所屬院系,一個在相關的研究所甚至私人企業。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使得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各個院系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廣受歡迎。我的第一導師是位女教授。在這里正教授非常難評上,有些非常優秀的老師可能干了一輩子到退休也只是個副教授。她嚴厲的治學態度,在學術方面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及鼓勵。我非常幸運能遇到她這樣的好導師。我的第二導師是新加坡眼科中心主任,他也是隸屬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授,同時擔任新加坡國大醫院的眼科主任,是新加坡眼科學研究領域的權威之一。在學術嚴謹性方面,他給我的震撼足以讓我覺得這就是我一生所追求的。為了收集到盡量多的樣本數量,他挨個親自拜訪研究對象,說服人家去做眼科方面的檢查。我相信,要不是有他的精神引導,我也不會這么勤奮與認真。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博士一般要讀3-8年才能畢業。我花了3年就提交了博士論文,這也是源于2位導師的細心栽培和自己的努力。
除了做科研,我們還需要學習理論課。學期的開學一周內可以自由選擇理論課。理論課可以選擇自己學院的與自己所研究的相關的課程,也可以選擇其他學院的課程。選其他學院的課程需要有足夠的申請理由并且得到任課老師同意。在前一周的選課階段,可以任意選擇或改選甚至放棄某一門你不喜歡的課。選課結束后就不可以改動,如果中途實在沒有精力想放棄某一門課的話,期末成績單上會得到一個W,作為警告。每門課都有相應的學分,按不同的學院的要求,每個學生需要修到一定的學分才可以畢業,不過可以根據自己的安排選擇每學期修幾門課。每門課在期末會打分,分為A、B、C、D、F五個等級,按期末考試及平時做的項目的情況來打分。具體考試及做的項目占總分的比例在第一堂課老師都會講明。根據不同學院的要求,畢業的平均分要達到不同的要求。我們醫學院的要求比其他學院略高,要達到C+以上才可以畢業,而且單門課不可以低于C。一旦出現低于C的成績,學校將會停止提供獎學金。
新加坡的學習氛圍很濃,巨大的競爭壓力使學期末的國大圖書館異常忙碌,往往出現找不到座位的情況。不過這個現象在大學城(University Town)建成使用后得以好轉。大學城是學校主要的生活區,這里有學生宿舍、餐廳、商場、體育館等設施。部分留學生及絕大部分的新加坡本地的本科生會住在這里。這里的寢室是四室一廳帶廚房的格局,每個房間住1個人。二樓有個活動室可以看電視或做其他活動,往往能見到三五成群的學生在那里活動。住宿樓邊上有個現代化的自習樓,其每個區域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比如歐美學生喜歡在一樓露天學習,在旁邊星巴克買一杯咖啡,坐下來吹吹風,邊望著綠色草坪邊看書。二樓是電腦自習室,一個是蘋果電腦自習室,一個是windows電腦自習室。這些自習室內還設有小間會議室可供數個同學在里面開會及討論問題,里面的液晶電視可以連到電腦上,方便演示。只要在系統內申請,就可以成功預訂屬于自己的會議室了。三樓是一般的自習室,每張小桌子中間都有間隔,不影響其他人。這些自習室是24小時可以進出的,每到晚上10點多中國、新加坡的學生要回寢室睡覺的時候,印度學生就開始陸續來這里自習了。自習室旁邊,住宿樓對面是飲食區,這里提供各種美食,價格比市場價便宜一些。
不過由于我來新加坡的時候大學城還沒有投入使用,所以我是在外面自己租的房子。新加坡人愿意把自己住的房子拿出一間來租給其他人,每個月收取一定的房租。我租過幾戶人家,現在租的地方離學校很近,只隔一條馬路。我和另一個學生合租,房東人很好,很愛干凈,只是她有比較多的限制,也不讓做飯。我有幾個朋友一起合租一整套房子,租金相對高一些,但沒有房東限制會比較自由。
新加坡的治安好是全世界聞名的,這里很少有小偷。房東告訴我,她遇到過一個小偷,偷了她家里6000新幣,結果抓住后被判了13年的刑。我經常見人去外面吃飯的時候,就直接把筆記本電腦或包放在座位上,然后去點餐。所以,我在新加坡的公交上非常放心,不會擔心有被偷錢包和手機的問題。當然,這些良好的秩序并不只是因為新加坡人的素質很高,還因為這個國家法律的嚴厲。
新加坡的氣候竟是意外的適宜,你完全想不到這是一個緊挨著赤道的國家。這里常年氣溫維持到32攝氏度左右,不會太冷卻也不至于大汗淋漓。新加坡人普遍都特別怕熱,所以公共場所的空調溫度都設的很低。在學校無論是教室、自習室還是辦公室,體弱的都需要穿一件長袖,不然會凍得瑟瑟發抖,手腳冰涼。外面的超市、購物廣場還是餐廳也都是這樣。
每年的4月至8月是新加坡的雨季,每天一般都會在傍晚下一場大雨。新加坡的氣候本來就濕潤,雨季的時候就更讓人感到潮濕。北方人可能一開始會覺得不適應,不過我是上海人,那里氣候本來就濕潤,雨季的時候就當是遇到了上海的梅雨季節,所以過的也算舒適。
新加坡的干凈也是聞名全球的,雖然沒有一塵不染,但是真的很干凈。馬路上幾乎沒什么垃圾,白天看不到有清潔工在打掃的場景,這一度使我很好奇,直到有一天我在半夜12點回家,才看到有清潔工在掃馬路。
新加坡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這里融合了華人、馬來西亞人、印度人及其他歐美人。所以新加坡使用4種語言,分別是英語、漢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在公共場所,比如地鐵上都會用這4種語言寫標語。英語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在正式場合都要使用。漢語在一般生活場合用的比較多,畢竟在新加坡,華人占了很大一部分。
在新加坡由于和華人接觸較多,我在飲食及其他生活習慣上多少受到一些影響。新加坡政府為了解決人口負增長問題,前些年歡迎海外人才移民新加坡,盡管近幾年由于金融危機及高失業率而收緊了這個政策,但想在新加坡安身其實并不難。不過想真正融入這個社會,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雖然華人較多,畢竟這是另一個國家,再加上這里的西式教育和我們并不相同,所以在新加坡的中國人,大多還是在華人圈子內活動。
現在我結束了長達4年的博士學習和1年博士后的工作,決定回國繼續開展眼病的研究。這是個艱難的決定,新加坡確實是個美麗而整潔的花園之國,但我仍忘不了我的祖國和我的家人。再見了,新加坡,你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會永遠記得你的一點一滴。(作者2012年于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畢業,同年獲得“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研究領域為眼病,尤其是近視的流行病學研究。在讀博和博士后期間共在SCI期刊上發表眼病流行病學研究文章20篇,其中第一作者14篇。目前被蘇州大學醫學部聘為特聘副教授,全職回國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