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
“非常感謝你關心西班牙隊,壞消息是他們出局了,好消息是,第二天我們的新國王就登基了,所以大家也就淡忘了壞消息。”歐盟前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索拉納,在參加6月中旬于北京清華大學舉辦的第三屆世界和平論壇期間,接受《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專訪,以足球話題開場。
今年72歲的索拉納曾任北約第9任秘書長、歐盟秘書長及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并在北約秘書長任期內與俄羅斯建立和平伙伴關系,簽署了《北約與俄羅斯相互關系、合作與安全基礎文件》。他見證了前蘇聯從大國到解體后,彼此獨立的藕斷絲連,以及他們與歐盟、美國之間盤根錯節的復雜關系。
如今,烏克蘭危機的球再次被踢到了中場。這兩天,圍繞一份至關重要的協定,西方和俄羅斯又開啟新一輪爭鋒,球該怎樣踢下去?成了世界和平論壇的焦點議題之一。
“烏拉克東部和南部還很緊張,局勢比我們預想的要復雜?!彼骼{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解決烏克蘭危機,首先要理順烏拉克與歐洲、俄羅斯三者的關系?!安皇钦f,烏克蘭只能選擇一方,沒有這個理由。歐洲要與俄羅斯發展關系,為什么烏克蘭不能呢?但在與兩方發展關系的過程中,也要尊重烏克蘭的意志,不能強加于人。理論上可以這樣分析,但實際操作起來,絕非易事。但我認為,這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6月27日,烏克蘭新總統波羅申科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經濟部分條款。
“聯系國協定”規定了烏歐合作的五大方向:一是在民主和法治、人權、政府管理、市場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打造共同的價值觀;二是外交和安全政策領域的合作;三是構建深入、全面的自由貿易區;四是司法和安全合作;五是能源合作。
據報道,歐盟此番將“聯系國協定”與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捆綁在一起,稱這份長達1200多頁的協定規則設計全面,便于實施,將促進烏歐在政治與經濟上的緊密聯合。烏克蘭外交部說,本國議會有望7月批準。
“對于經濟形勢嚴峻的烏克蘭,最好的幫助是用我們各自的資源,給他輸血,最終恢復穩定。”索拉納強調“經濟作用”,與歐盟剛發表的公報觀點不謀而合。
《華爾街日報》評述說,烏克蘭歷屆政府慎重權衡“向西”還是“向東”的問題,這份協議相當于“轉折點”,標志烏克蘭完成“向西走”關鍵一步。
克里姆林宮卻警告說,協議將為烏克蘭帶來“嚴重后果”。俄總統顧問格拉茲耶夫甚至直接點名批評波羅申科,“這是納粹出賣國家的行徑?!?/p>
俄新社估算,烏克蘭至少需要10年時間、耗資1700億至1800億歐元的投資,才能滿足歐盟聯系國協定的條件。這容易讓人聯想起東歐國家經歷的休克療法。問題是,這筆錢從哪里來,要以多大代價來交換?
也有分析認為,歐盟看重的并非擴大對烏出口和輸出投資這點蠅頭小利。歐盟公報稱,聯系國協定的簽署將使雙方關系邁上新臺階,反映出歐盟與烏克蘭關系的戰略重要性,是未來長期發展歐烏關系的基礎,但卻并非緩解烏克蘭當前危機的良藥。
在索拉納看來,“良藥”是讓俄羅斯接受烏克蘭的改變,而不是反感甚至破壞,“烏克蘭是歐洲大陸的一部分。它和俄羅斯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同時和其他國家如波蘭等也有深厚關系。我們希望烏克蘭和歐盟在商業、經濟、政治方面建立良好關系;如果同時能和俄羅斯建立良好關系,我們也歡迎。我認為和雙方都建立良好關系,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但不幸的是,這比我們預期的要困難許多。俄羅斯已接納了克里米亞,這讓情況變得更加復雜。它本是烏克蘭領土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
“聯系國協定”簽訂第二天,波羅申科宣布,在烏東部地區延長?;?2小時,至6月30日,以觀察民間武裝是否在期限內執行歐盟就緩和局勢提出的多項要求。但有部分激進青年在總統辦公室外集會,投擲催淚彈,要求停止“停火”。

索拉納表示,前蘇聯解體為當前的緊張局勢埋下伏筆?!?991年,如果我沒記錯的話,12月,不同的前蘇聯共和國,自行宣布取得獨立。有些國家想和歐洲走得更近,有些則不是,這是緊張局勢的開始?!?/p>
他回憶到,俄羅斯、歐盟和烏克蘭在2004年的時候都“爆發過問題”,“但我們解決了。十年之后,我覺得這次危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俄羅斯的行為,他們認為烏拉克擁有克里米亞是非法的。你可以責怪歐洲人有些地方做的不對,但是我們是遵守規則的?!?/p>
2004年至2005年,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庫奇馬下臺,親西方的領導人尤先科接棒,改變了過去平衡和全面外交的戰略,推行“脫俄入歐”,在經濟上向歐盟靠攏,在安全上謀求加入北約。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系降至冰點。
“當時,在首都基輔,支持歐洲一體化的示威者沖擊政府大樓,與警方也發生了沖突。是選擇歐洲還是俄羅斯,這個問題長期困擾烏克蘭,是隨時都能爆炸的定時炸彈。烏克蘭總統新聞辦公室新聞官伊蓮娜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由于歷史原因,在選擇歐盟還是俄羅斯這一問題上,烏克蘭國內民眾態度分化,素有親歐派和親俄派的陣營劃分。親歐派主要集中在烏克蘭西部地區,對北約和歐盟有認同感,希望烏克蘭可以像一些東歐國家一樣加入歐盟,真正成為歐洲的一員;而親俄派則集中在東部地區,傾向于認同俄羅斯,主張加強與俄關系。
2004年年底、2005年1月、5月和7月,作為歐盟負責外交與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曾四次到訪烏克蘭。他至今覺得“很有成果,是雙方勝利”。
外界認為,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及其成功是歐盟干預的結果。2005年1月索拉納應邀出席尤先科就職儀式,引起輿論關注,被媒體解讀為“巡視硝煙尚未完全散盡的戰場”,更重要的是向世界表明歐盟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美國《新聞周刊》曾披露,早在2004年11月烏克蘭大選前,歐盟就開始對烏反對派提供資助。那時,美國國務院仍在懇求白宮同意與歐盟攜手干預烏克蘭大選,但小布什擔心這將危及俄羅斯在反恐方面與美國的合作而猶豫不決。
2005年7月,在與尤先科會面中,索拉納積極評價了烏方對“烏克蘭-歐盟行動計劃”的執行情況,認為歐盟與烏克蘭關系的進展,得益于烏方在政治和經濟領域改革的努力?!艾F在看來,我們都沒有把握住好的勢頭?!?/p>
2010年,普遍被認為親俄的亞努科維奇在當選烏克蘭總統后,一直將發展與歐盟關系作為外交重點,就職后不久就首先訪問了歐盟總部。
鑒于烏克蘭在經濟和能源等方面與俄羅斯關系密切,烏克蘭并沒有完全倒向西方,改善與俄羅斯關系也是其戰略重點。為安撫俄羅斯,烏克蘭曾表示將不再尋求成為北約成員國。外界將把亞努科維奇的政策形容為在歐盟和俄羅斯之間“走鋼絲”,搞利益平衡。
有觀點認為,烏克蘭想在大國間左右逢源,只是一種理想。在大國利益沖突的領域,烏克蘭必須做出非此即彼的抉擇,找到恰當的利益平衡點并非易事。
路透社注意到,波羅申科6月27日簽署“聯系國協定”時使用的筆,就是去年為亞努科維奇準備的那支。
正是這個協定點燃烏克蘭危機導火線。去年11月,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決定暫停有關與歐盟簽署協定的準備工作,同時加強與俄羅斯等其他獨聯體國家的經貿關系,引發國內親歐盟勢力大規模示威。亞努科維奇今年2月被烏議會解除總統職務后,至今滯留俄羅斯。
“當初,歐盟三個部長去基輔,要簽署一項協議,但最終沒有實現,我們已經盡力了,但沒能做到我們設想的一切?!彼骼{表示遺憾。
如今,中止的協定被簽署了,而且簽字的還有格魯吉亞和摩爾多瓦兩國總理。
“這是偉大的一天。歐盟今天站在你身邊?!睔W洲理事會主席赫爾曼·范龍佩在簽字儀式上稱,但同時強調,簽署協定并不意味著這三個國家就可以正式加入歐盟。
“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等國有他們的主權選擇,但俄羅斯也有足夠的經濟手段來懲罰烏克蘭,對付歐盟。會利用一切政治和經濟手段阻止這三個國家加入歐盟和北約。”俄新社時局分析員謝富林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接下來,該俄羅斯開球了。
6月27日,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表示,每個自由貿易區都有自己的要求和條件,因此歐盟與烏克蘭簽約后,烏克蘭將無法與俄羅斯在原先的條件下進行貿易。同一天,俄副外長涅邊賈表示,俄方不會對烏進行制裁,但俄方出于保護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關稅同盟國市場的考慮,將采取相應措施。
普京曾多次警告說,如果協定簽署,俄羅斯將不會繼續對從烏克蘭進口的商品實行零關稅政策。專家分析稱,此舉將沉重打擊烏克蘭,它對俄羅斯的出口約占其總出口的1/4,其中包括以烏克蘭東部為基地的重要產業的出口?!叭绻聿扇☆愃拼胧┍Wo本國市場,烏克蘭將在最近一年遭受300億至400億美元的損失。”
此外,俄羅斯將繼續利用天然氣儲備來保持對歐盟的影響。今年4月初,俄天然氣工業公司(俄氣)宣布大幅上調對烏克蘭出口天然氣價格。隨后,烏克蘭向周邊多個歐盟國家提出反向購買天然氣的請求。俄氣總裁米勒6月27日表示,俄氣正在監控烏克蘭反向購氣線路,并打算限制對烏反向輸氣線路的天然氣供應。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瑪麗亞·李普曼分析說,莫斯科的戰略是向歐盟顯示,“烏克蘭是無法控制本國領土的弱國”,以便“讓人不相信烏克蘭能成為西方的伙伴”。
盡管如此,6月24日,普京請求議會取消在烏克蘭境內動用俄軍的授權。三天后,他發表講話,強調烏克蘭需要回到和平、對話、和解的軌道上來,實現長期停火是基輔當局與東南部地區進行實質性談判的先決條件,俄羅斯真誠地希望推動和平進程。
波羅申科也承認,與普京打交道,他有時務實,有時感性,拿捏得令人琢磨不透。
“他處理這次危機,在國內人氣激增,現在的問題是,他如何化解歐美制裁威脅的壓力,如何把超人氣轉化為繼續帶領俄羅斯發展經濟的動力?!敝x富林說。
就在與美歐“纏斗烏克蘭”之際,6月24日普京出訪奧地利,簽署“南流”管道項目奧地利段協議。輿論認為,20世紀末期至今,能源出口收入一直占俄羅斯GDP 的20%以上,普京正努力用“管道政治”贏得主動。
在美國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羅杰斯看來,普京正在烏克蘭下一盤深思熟慮的國際象棋;而奧巴馬玩的是打彩球游戲,顯得隨意而消極。可沒有黨派偏見的NBC評論說,隨著烏克蘭“向西走”,美國被動局面已經改觀,奧巴馬才會是笑到最后的人。
《紐約時報》概括奧巴馬的烏克蘭政策就是“不要做傻事”。美聯社統計,3月至今,美國已向烏克蘭援助了2300萬美元,而來自五角大樓的消息是,奧巴馬還建議向烏克蘭提供1800萬美元國防安全援助。
“我認為,歐洲的政策還沒有發揮效益,如果它是有效的,我們就不會處在現在的狀態中。”索拉納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事到如今,烏克蘭也有責任,“2004年,他們通過一次新選舉解決了問題,我們也從中幫了很大的忙。我當時負責接洽俄羅斯駐烏克蘭大使維克托·切爾諾梅爾金先生。但是他們并沒有用這十年在政治經濟方面進行必要的改造和調整?!?/p>
在被問及“美國作用”時,這位72歲的西班牙政治家似乎刻意回避,他習慣回到歷史,“自1989年冷戰結束后,歐盟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到現在已經相當不錯了。這25年來,我們一直生活在更輕松的氛圍和更好的關系之中。我承認犯過錯誤,俄羅斯也犯過錯誤。也許25年了,是時候該停下來,在一起好好反思了。我們誰都不想有這種緊張狀態,誰都不愿意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案,誰都不想回到冷戰狀態。烏克蘭是個獨立國家,這是大家都認可的。獨立國家就應該享有它的主權,就算主政者很愚蠢,把一切都搞糟,但你來幫助他們,就是要解決問題。我之前也說過,希望看到的是問題解決——烏克蘭經濟的問題解決,這非常困難,它需要很多錢,需要大家的幫助。”
而在獨聯體國家研究所副所長弗拉基米爾·扎里欣的眼中,美國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主要阻礙,“美國的立場從未改變過,現在也沒有改變。這是整個事件的破壞性因素。”俄國立人文大學后蘇聯國家教研室副主任亞歷山·古欣同意這個說法,烏克蘭所發生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國近幾年來的政策引起的。”
出席世界和平論壇的俄羅斯前副總理伊萬諾夫更看重“多邊解困”的作用,“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極的世界,所有問題都應該通過多邊方式解決。我們在很多區域已經有這種經驗,比如伊核問題的P5+1機制,朝核問題的六方會談機制……我們通過多邊合作機制達成了很多政治解決辦法?!彼J為,烏克蘭問題不應該通過單邊方式解決,“烏克蘭在歐洲,如果我們真正要實現跨太平洋的安全,就必須要共同努力。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挑燈夜戰,不僅對俄羅斯、烏克蘭,對美國、歐盟都是挑戰。如果失敗,我們就一起失敗,要獲勝就一起勝。在歐洲、亞太,很多問題我們都應該通過多邊方式解決問題?!?/p>
用索拉納的話講,沒有一個國家能解決全球化的問題,即便它是最大的、最強的國家。
聯合國難民署6月27日說,在烏克蘭危機中,已有大約11萬烏克蘭人逃往鄰國俄羅斯,很多人表示終生不愿再返故鄉;另有逾5.4萬人在烏克蘭境內流離失所。
一天后,波黑首都薩拉熱窩舉行一系列活動,紀念薩拉熱窩刺殺事件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請記住,到現在我們仍然不知道是什么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索拉納提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