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郎咸平
美國物價為啥低
◎ 郎咸平
去過美國的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就是美國的衣食住行都比中國便宜,而美國的收入又比中國高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以耐克為例,一件衣服的出廠價為92元,在美國賣 200 元,在中國賣 668元,中國是美國的 3.4 倍,中國的稅比美國高 35%,另外還有 205% 缺乏解釋。美國為了控制定價權,有意制造產能過剩,比如李維斯有 1000 個訂單,中國剛好有兩個代工廠,每個代工廠各有 500 個訂單的產能。美國一定是先讓第一個代工廠生產 1000 個訂單,然后讓第二個代工廠也把產能增加到 1000 個訂單。兩家代工廠為了搶訂單,只有殺價競爭。搞到最后,中國代工廠接近零利潤,甚至是負利潤。中國代工廠生產的產品賣到美國之后非常便宜。
中國的小麥和玉米的價格比美國貴 50%,所以美國的雞、鴨、魚等等都比中國便宜。美國的直接補貼分兩步走,第一步是低息貸款,第二步就是直接給錢。美國政府通過這兩個直接補貼的辦法使農產品和副食品都保持便宜的價格。在中國,只要農產品的價格跌了,政府馬上按照保護價來收購,但是賣到市場也是保護價,所以保護價的收購實際由老百姓買單。
美國地產的價格是中國的 30%。過去 100 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平均每年為3%,房價漲幅每年為 4%,因此在美國,買房可以對抗通貨膨脹,美國在控制通貨膨脹的同時也在控制稅收。過去 10年,中國平均每年的印鈔速度是 18%,房價平均每年的漲幅接近 19%。鈔票印得過多,通貨膨脹嚴重,人們只好買房子來避險。所以,讓房價下來只有一個辦法——不要亂印鈔票。
凱迪拉克·凱雷德在美國售價 48 萬元,奔馳 S350在美國售價 57萬元,賣到中國就成了150萬元。首先,經過計算發現,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等等差不多可以解釋 54% 的差距,剩下的146% 缺乏解釋 ;其次,中國沒有豪華車的本土品牌,這就使得國外的豪華車品牌聯合壟斷,在中國同時推高價格,中國絕對沒有辦法與之競爭。對于汽車市場,美國政府所奉行的是強化競爭、公開競爭,讓汽車廠商不敢加價。(摘自《資本市場》2014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