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衛 杭州夸父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袁 東 杭州市上城區科技創業中心

當前,科技項目是在科技管理部門的主導下進行立項,由項目實施單位實施,在科技管理部門的主導下進行驗收,即采用專家參與下的行政監管方式。行政管理部門由于工作繁多,難以實現全過程管理,具體實施過程主要依賴項目承擔方填報年度項目執行情況統計表和管理部門抽查的方式,往往很難全面深入地了解項目實施過程的真實情況,對項目進度控制、質量控制、風險控制缺乏科學方法。
由于科技項目的實施結果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科技項目的實施存在較大風險,需要通過有效的監管來減少實施結果的不確定性,降低風險,提高科技經費投入的效益,增加社會財富。在責任明確的情況下,科技中介機構提供專業化監管服務,能夠克服目前科技項目監管實踐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能夠對科技項目的實施進行有效的監管,從而實現監管目的;同時,還能夠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有利于科技事業的宏觀管理。
因此,中介機構在參與科技項目監管,改善我國科技項目監管存在的弊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沿海經濟帶的產業轉型和升級,涌現了一批具有綜合管理研發項目、引導科技成果交易、緊接“市場地氣”市場化的、具有較強專業性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這些中介機構采用評估、評審和審計等手段,不同程度地參與了科技項目的立項、檢查、驗收等環節,有力地推動了科技項目監控的科學化進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實施了對科技項目的監管。
目前,中介機構參與科技項目的監管主要分立項前與立項后兩個階段:
科技項目立項之前,由專家對申請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和評估。由相關的科技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和委托有關中介機構進行可行性報告的論證或評估工作,作為立項決策的參考依據。
項目完成后,由相關的科技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和委托有關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和評審,科技管理部門以審計和評審結果作為依據進行科技項目驗收。在這些過程中,中介機構被動地參與科技項目的監管,其參與程度是非常有限和零碎的,只起到輔助的作用,監管效果有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⑴同一個項目在不同階段往往由不同的中介機構參與監管,沒有一個中介機構能對一個項目進行全程監管,因此其監管效果要大打折扣;如果監管失敗,管理部門難以追究監管者的責任。
⑵中介機構由于無法對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主動的有效的監管,故不能及時地發現和糾正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⑶對項目的監管需要具備技術方面、財務方面等多方面專業知識,而當前的科技中介機構很少具備全方位的綜合能力,存在執業勝任能力的問題。
⑷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實施單位往往存在各種各樣的具體困難,需要其他社會力量提供幫助和服務,但由于項目實施單位和科技中介機構在溝通上的脫節,科技中介機構難以及時提供必要的服務,不利于項目的順利實施。
由于上述問題,需要加強科技中介機構在項目監管中的作用,讓科技中介機構在項目監管過程中由被動轉變為主動,由零碎轉變為系統,由單一專業監管轉變為綜合的多專業監管,由單個環節監管轉變為全過程監管,由監管轉變為服務。
這就要求科技中介機構參與科技項目監管模式的創新。如何做到?
科技行政管理部門要進行職能轉變,將具體項目的監管責任交由社會科技中介機構,科技行政管理部門通過監督中介機構對具體項目的監管行為,來實現對科技項目的有效監管。
培育具有多專業執業勝任能力的綜合性科技中介機構,確保其有能力履行職責,承擔相應的責任。
通過市場競爭機制,讓科技中介機構有條件主動地參與科技項目的監管。
制定項目監管標準化程序和方法,采用信息化、網絡化手段,將項目進度控制、質量控制、風險控制等科學方法應用到項目監管中,讓監管和指導服務相結合。從人員安排、組織機構設計、制度設計等方面進行事前指導;采用現場觀察、詢問、檢查記錄資料等方法進行事中監督檢查;采用計算、指標對比、評估、復核、管理建議等手段進行事后監督。
項目立項前,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和科技中介機構簽訂全過程監管協議,首先委托科技中介機構對申請項目進行可行性報告的論證或評估工作,作為立項決策的參考依據。
在立項階段,受托科技中介機構安排人員到項目實施單位進行實地調查,核實項目實施單位實際情況與可行性研究報告所反映的情況是否相符,從人力、物力、基礎條件等方面了解項目實施單位是否具備項目實施的能力,是否能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
在項目實施階段,受托科技中介機構應當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對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和經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具體措施如下:
1.檢查項目實施單位是否按照項目合同的約定,安排合適的人員參與項目的實施。如果發現人員安排是不合適的,提出建議,要求更換。
2.檢查項目實施單位是否建立了必要的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來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如果發現其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存在缺陷將導致項目無法順利實施的,應當提出建議,要求其進行調整,以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3.檢查項目實施單位的財務核算制度、賬簿體系、財務人員的執業能力等,了解項目實施單位是否按要求建立了必要的規范的科技經費管理制度和賬務核算體系,以及其財務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能力。如果發現其財務核算制度和賬簿體系不符合規范,提出建議,應當要求其整改;如果發現其財務人員不具備相應的執業能力,要求其進行培訓,以使其具備相應的能力。
4.檢查項目實施單位的財務報表、資產狀況、經營情況、項目實施的硬件等方面,了解項目實施單位是否具備項目實施的財力。如果發現其不具備項目實施的財力,又無法通過合適的方式增加財力,以使項目順利實施,則向委托單位報告。
5.項目開始實施后,受托科技中介機構應當每3個月定期對項目的實施進展情況和經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每半年形成一次監督檢查書面報告。根據不同項目和項目實施單位的具體情況,安排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如果項目實施單位有需要,中介機構隨時提供指導服務。
6.了解在前一階段工作中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項目實施單位是否對不合適參與項目的人員進行了調整;存在缺陷的組織機構是否進行了調整;存在缺陷的內部管理制度是否進行了調整;存在缺陷的經費使用管理制度和不規范的會計核算制度是否進行了調整;對不具備執業能力的會計人員是否進行了培訓,經過培訓后,執業能力是否具備要求。
7.了解項目承擔單位合同義務的履行情況。從實施時間進度、指標完成情況、關鍵技術研發進度、中期檢查和結題驗收情況等方面了解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從科技經費核算的建賬情況、資金到位情況、預算調整、科技經費開支審批程序和手續完備情況、經費使用和賬務處理的真實性、合理性等方面了解項目經費管理使用情況。
項目驗收階段,由受托科技中介機構對項目實施的績效情況進行評價,主要包括:關鍵技術突破情況、重大標志性技術成果;新產品開發、市場拓展、人才隊伍培養、經濟效益提升等情況;成果的轉化應用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和作用情況。由受托科技中介機構對項目實施過程、經費使用情況和監管情況進行總結,形成書面總結,向委托單位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