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

國慶長假前夕,廣電總局要求各大視頻網站撤下互聯網電視盒的視頻APP(應用程序),否則取消互聯網視聽牌照。早在今年6月份廣電總局便要求清理,但各大網站一直未認真執行,直至不下架牌照不保的最后通牒。事件表明,有線與電信之爭仍在進行。尤記當年廣電部門封殺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網絡協定電視),2010年4月12日廣電總局向各省廣電局發出了一道“41號文”,對未經廣電總局批準擅自開展IPTV業務的地區將依照《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依法查處,全面叫停IPTV。本地有線電視每日發通知要求電信營運商停止IPTV。事實上幾年后的今日,IPTV發展更快。現在看來,當年的發文徒增笑耳。當前的封殺視頻APP,與封殺IPTV毫無兩樣,均是落后打擊先進。一項調查顯示,北京家庭電視機開機率38%,但歌華有線的調查則顯示開機率不低于60%。無論38%,還是60%,證明看電視是愈來愈少人玩的節目——20年前誰家晚上不打開電視?
資料顯示2013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總收入達到3734億元,但中國移動2013年營業收入高達6302億元,中國電信亦有3216億元,排名第三的中國聯通則是2950億元。可見,廣電行業因有線網絡之落后經營而被拖累。倘若處于自由競爭領域,恐怕有線早已玩完。只是廣電行業有政策因素支持,才有喘息機會。然而有線未能融入互聯網時代,反而利用政策及權力處處鉗制網絡影視發展,從4年前的IPTV到如今的視頻APP,均是例證。可是,科技進步,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又豈是落后生產關系所能壓制?
自從本地有線電視改所謂數字廣播之后我便停止有線接收電視節目,改用HTPC(家庭影院電腦)上網獲取資訊及播放電影和其他視頻節目,非常方便。至今3年,并不覺得沒有有線電視對生活有何影響。我相信更多的年輕人會拋棄有線電視,皆因網絡視頻網站提供的影視節目多元化,及更為自由;而有線的所謂數字電視只是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廣播,視頻素質反而降低,但仍升價且每臺電視都要收費,令消費者十分討厭。當然,在政策扶持下及傳統觀眾仍對有線電視感興趣,電視行業仍有可為,各大電視臺廣告收入可見一斑;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絡影視的興起是大趨勢,正如網購一樣,必定會是主流。因此廣電部門的禁令一個又一個,但仍是螳臂擋車之舉。先進的生產力要化解這些落后生產關系之禁令并不困難,目前已有廠商打算推出55英寸平板電腦,繞過廣電禁令。電視機還存在嗎?這只不過是大尺寸的顯示器而已,電視機生產商完全可以將電視機內部的視頻廣播接收線路廢除,以單純性顯示器方式出售,再用小型平板控制(代替遙控器),小型平板則取道互聯網摘取所需視頻及其他資訊。如此再也沒有所謂的電視機了!
再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限購政策解禁,央行亦加入支持樓市穩定的行列。最新的政策是買樓人士若有一個單位但已經結清貸款,再買樓以第一套房計算,如此可以得到3成首付及最低基準利率7折優惠,即所謂的“認貸不認房”。無疑對樓市有刺激作用,個別樓盤有升價行為,但更多的樓盤期待走貨為主。此前我預計快則半年、遲則一年樓市重拾升軌,現時看來成功的機會大增。無他,地產行業相關稅收及賣地收入占整個財政收入40%以上,除非迫不得已,政府不會任由樓市崩潰。寧波市政府為大學畢業生提供置業補貼,購買90平方米以下單位可獲樓價1%補貼,博士生最高可獲長達5年每月3000元貸款補貼。相信很多人都會心動。根據俄羅斯之聲報道,10年前幾千美元就能在朝鮮平壤買到一套房屋,外省一幢樓僅需數百美元,但過去10年不動產價格已上升10倍。近年朝鮮經濟改善,饑荒問題解決,個體經濟活動逐漸活躍,朝鮮擁有資本的人越來越多,主要的投資領域或者說是唯一的投資領域是買樓。可見樓價上升是全球性趨勢。
在中國樓價停滯的一年里,中國股市出現回升行情。在經濟周期的低谷,資金不愿投資,而是游離于各種資產之間炒作,資產價格此起彼伏。倘若明年樓價回升,股市可能會出現最后一跌,最終的牛市展開將在新經濟周期開始之時。以上證A股指數走勢為例,首選的波浪數法是2007年10月結束浪(3),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底為水平三角形浪(4)的子浪A,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為(4)浪B,2009年8月跌至2013年6月底(或者2012年12月初)為(4)浪C,2013年6月底(或者2012年12月初)至今為(4)浪D,相信未來幾個月會結束,屆時進入(4)浪E最后一跌。上證A股指數500日平均線已經兩次下行,且目前已經被突破,且500日平均線掉頭向上,說明長期趨勢已經逆轉。未來的(4)浪E下跌,當觸及500日平均線或者在500日平均線附近,可望結束。再展開波瀾壯闊的浪(5)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