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 胡國宏
(1 白城市月亮泡水庫管理局 吉林 白城 137000)
(2 吉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 吉林 長春 130033)
健康養殖,就是通過采取綜合技術措施,使魚在整個飼養期不發病;而且使養出的魚品質高,讓消費者食用安全。節水,就是在淺水(1.5m左右)且不換水的條件下,用無公害藥物調節水質、改善底質,保持池水環境穩定,從而在節約用水的前提下,取得高產高效。
目前草魚的養殖技術已經很成熟。然而,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魚病越來越嚴重。有的養殖者,在防治魚病的過程中濫用藥物,導致產出的魚品質下降,危害消費者健康。而且放養小規格的魚種,出池規格只能達到1~1.5kg,售價僅為14元/kg。在當前飼料漲價而魚不漲價的情況下,養殖小規格草魚,經濟效益很低,甚至虧損。而規格在3kg以上的草魚,售價高達24元/kg。為了探索池塘健康節水養殖草魚技術模式,并提高草魚養殖的經濟效益,我們于2013年5~10月在白城市月亮泡漁場進行了本試驗。
池塘面積1ha,池深2.5m水深,水深保持在1.5m左右,底泥厚度20~25cm,水源充足,水質符合漁業水質標準。每口池塘配備2.2kw的葉輪式增氧機5臺,投餌機1臺。共用2口池塘。
放魚前12d,每ha用生石灰1500kg進行清塘(水深10cm),3d后注水0.8m左右,以后逐漸加深到1.5m。
本實驗采用主養草魚,搭配鰱、鳙魚夏花的放養模式。5月10日,每池放養平均尾重為1.25kg±0.16的草魚7500尾。放養密度為7500尾/ha。6月26日,每池又放入白鰱夏花45000尾、花鰱夏花15000尾。2口池塘的放養模式相同。
1.4.1 飼料投喂:
日投喂4次,時間分別為08:00、11:00、14:00和17:00。投飼率為體重的2.5%~5.0%。每15d稱重一次,調整投喂量。所用飼料為科菲特飼料長春有限公司生產的草魚專用飼料,用投餌機投喂。詳細記錄各箱的發病情況、死魚數、飼料用量等。
1.4.2 底質和水質調節:養殖中后期,7~10d注水5cm,以補充蒸發量。7~8月每日中午、午夜開動增氧機,提高水體的溶解氧。10~15d,全池潑灑季胺鹽碘復合劑,改善水質,同時拋撒溴氯海因制劑,改良底質。
1.4.3 病害防治:
為預防魚病和保證魚產品質量安全,本實驗使用由吉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胡國宏研究員配制的中藥方劑。剛入池的魚都有不同程度的創傷,使用加速恢復創傷方劑(下文簡稱“傷快好”)做成的藥餌,連喂10d。傷好后,使用提升魚體非特異性免疫力方劑(下文簡稱“抗病靈”)做成的藥餌,連喂20d。定期對魚體進行鏡檢,發現有寄生蟲,使用驅蟲方劑(下文簡稱“抗蟲靈”)做成的藥餌,連喂7d。
共飼養120d,9月8日開始出塘銷售。草魚與鰱、鳙魚的收獲情況見表2。經濟效益情況見表3。

表2 本實驗收獲情況 單位:kg/ha、g/尾、%、kg

表3.本實驗經濟效益情況
實驗表明,草魚喜歡高溶氧的清新水體。因此,調節水質,改良底質和保持充足的溶氧,是提高草魚成活率、促進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和預防疾病的關鍵措施之一。
養殖過程中發現,草魚搶食能力較差。因此主養時只能搭配鰱、鳙等濾食性魚類;而不宜搭配吃食性魚類,尤其是鯉、淡水白鯧等搶食能力很強的魚類。
本研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防重于治”的原則。采取①定期施用光合細菌;②定期潑灑季胺鹽碘復合劑;③定期拋撒溴氯海因制劑;④魚種入塘時對魚體進行嚴格消毒;⑤適時投傷快好、抗病靈、抗蟲靈等中藥藥餌;⑥增設增氧機并延長開機時間。通過采取上述綜合防病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個飼養期沒發病,而且養出的魚符合安全水產品標準,實現了健康養殖。
以前本地區養殖草魚的水深都在2m以上,高溫季節還要換水2次以上。本實驗將水深始終保持在1.5m左右,而且整個飼養期間沒有進行換水,只是少量注水補充蒸發量。這樣每ha水面可節約水資源10000m3。
本實驗總面積2ha,平均每ha利潤高達307939.50元,是主養鯉魚利潤(7500元左右)的41倍。可見池塘主養大規格草魚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