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超

《飛虎》一片講述了香港特警——飛虎隊,與一支脫離了美軍指揮并從事犯罪活動的海豹突擊隊之間的對抗故事。
香港海關的關家慧督察率領手下在執(zhí)行掃毒行動時,意外碰上了由號稱“亞洲冰后”的女毒販帶領的販毒組織。該販毒組織火力強大,立即將海關人員壓制住并順利逃脫。在一片混亂中,關家慧錯將女毒販放走。香港警方得知這一情況后,成立了由海關、掃毒組和由阿當率領的飛虎隊組成的聯(lián)合專案小組,專門偵辦此案。經過一番努力后,警方查明毒販的一個窩點。飛虎隊進行突擊時消滅了部分毒販,但一個活口也沒有抓到,而且“亞洲冰后”也沒有在這里。關家慧等海關人員再次勘察現(xiàn)場時,認為毒品可能藏匿在海關的貨柜區(qū)內。當他們趕去調查時正趕上毒販劫走貨柜,交火中又被毒販的強大火力壓制住,結果對方逃脫。此時,美國禁毒部門的瑞安到達香港協(xié)助辦案。瑞安曾是與香港警察阿當一起受訓時的朋友。據(jù)他說,這次販毒行動規(guī)模巨大,共有4噸冰毒,價值達到25億美元。
警方通過黑道上的人終于得知了“亞洲冰后”的準確位置,決定展開最后的圍捕。這次飛虎隊全體出動,志在一舉解決全部毒販。就在飛虎隊即將進行最后突擊的時刻,一支神秘的強悍部隊卻率先進入核心區(qū)域將除“亞洲冰后”外的全部毒販殺死,并將“亞洲冰后”擄走。阿當立即指揮飛虎隊進行追擊。不料對方卻事先早有準備,先是以狙擊手將飛虎隊的狙擊小組壓制住,然后在山上布設“闊劍”定向雷(即片中所說的Claymore地雷),造成追擊的飛虎隊傷亡慘重,阿當只得命令停止追擊。這次戰(zhàn)斗后,聯(lián)合專案小組被撤銷。因為對手的武器裝備比飛虎隊的更強大,所以人們懷疑有軍隊參與此次事件。瑞安推測毒品已經運到了美國,決定回美國去,但他的手下阿爾伯卻發(fā)現(xiàn)其實是瑞安率領一支脫離了美軍指揮的海豹突擊隊干了這件事——在地下停車場,瑞安殺死了阿爾伯。
關家慧等人在繼續(xù)調查中發(fā)現(xiàn)阿爾伯正在調查瑞安,因此懷疑瑞安與此事有關。她找到阿當一起對可疑船只進行搜查,但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之后,警方通過阿當與瑞安的手機通話確定了其位置——在一個小島上。飛虎隊的潛水隊員首先將瑞安等人的船炸毀,接著全隊在島上登陸。在叢林中的戰(zhàn)斗中,飛虎隊與配合行動的海關人員一起將對方消滅,最終為這一案件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飛虎》一片中,飛虎隊主要展開了兩種類型的戰(zhàn)斗,即室內近戰(zhàn)(CQB)和野戰(zhàn)。飛虎隊在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戰(zhàn)斗中分別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作戰(zhàn)戰(zhàn)術。


進行室內近戰(zhàn)時,飛虎隊基本是在施行強行突入行動。在強行突入時,一般都需要對房間的房門進行破除以打開通道。片中的破門工具主要有3種:海關使用的普通鐵錘、飛虎隊使用的破門槌和霰彈槍。鐵錘和破門槌用于破除木門,實際上就是用力進行撞擊,將門鎖撞壞而打開房門。但是對于金屬防盜門,這樣的工具則無效,需要使用霰彈槍進行破門。片中對金屬防盜門的破除采用了以霰彈槍對門鎖部位進行射擊的方式,也就是將門鎖打爛后再將防盜門拉開,接著用破門槌將里面的木質房門撞開。在海關第一次掃毒遭遇強烈抵抗,飛虎隊趕到現(xiàn)場后,直接撞開門就沖了進去,此時房內已經沒有人了,所以并沒有進一步的行動。第二次破門時,同樣采用以霰彈槍和破門槌結合的方式打開了通道,正當持防彈盾牌的飛虎隊隊員要沖入房間時遭到了房內毒販的抵抗。這時,飛虎隊向房內投擲震撼彈,緊接著突入房內。趁著毒販還沒有從震撼彈的強光和巨響中緩過神來,飛虎隊立即開火將其中2個毒販擊斃,剩下的1個毒販趁亂從窗戶爬出去想通過外面的腳手架逃脫,但卻在阿當?shù)淖窊粝率ё懵湎滤に懒恕?/p>
第一次野戰(zhàn)是在攻擊位于廢棄工廠的毒販老窩時完全處于意料之外而進行的,可以說是打了一場亂仗,導致傷亡慘重。因為完全不知道對手是一支強悍的特種部隊,飛虎隊采取了針對毒販這類較弱的目標時采取的戰(zhàn)術,完全是套路不對。只是第二次在小島上圍殲瑞安率領的海豹突擊隊時才稱得上是運用了有效的戰(zhàn)術。在通過手機定位發(fā)現(xiàn)瑞安等人的位置后,阿當首先派出潛水隊員搞清楚了對手的確切方位。然后,潛水隊員出擊將瑞安等人使用的小艇炸毀,使其失去了交通工具,迫使其不得不留在小島上與飛虎隊交戰(zhàn)。如果當時不采取這一行動,那么一旦海豹突擊隊上船離開海島后就難以在大海上將他們找到了。之后,阿當率飛虎隊的A、B兩隊分別在小島上登陸,并命令一起行動的海關人員留在海邊看住來時乘坐的小艇,以防對方奪取。A、B兩隊在不同地點分別登陸后,立即分成若干小組分散行動。如阿當?shù)母笔职⒆媛暑I的B隊分成了2個小組,其中一個小組是狙擊組。阿祖知道對方想要離開小島必然要奪取飛虎隊和海關人員乘坐的小艇,因此在小艇附近設了埋伏。當瑞安派來搶小艇的2名海豹隊員趕來時就中了埋伏,其中一人被擊斃,另一人逃走。
在向島內推進時,阿祖的那個小組在前進過程中碰上了對方的狙擊手,2名隊員被擊傷。阿祖立即命令投擲煙霧彈,這才掩護隊員撤下來。而在附近交替掩護行動的狙擊組則利用這一機會發(fā)現(xiàn)了海豹狙擊手的位置,但在前進時被對方發(fā)現(xiàn)而被壓制在一塊巨石后面。片中海豹狙擊手使用的是一支非自動狙擊步槍,射程要比飛虎隊狙擊手使用的狙擊步槍遠一些。飛虎隊狙擊組的2名成員發(fā)現(xiàn)這一點后,決定2人同時進行沖擊,以造成對手顧此失彼。海豹狙擊手在連續(xù)射擊沒有命中后,就將狙擊步槍扔掉,改用一支加裝了光學瞄準鏡的M4卡賓槍射擊。飛虎隊狙擊組仍然采取2人同時攻擊的戰(zhàn)術,狙擊手將狙擊步槍交給隊友,自己使用手槍迂回到對方的側面,而其隊友則從正面進行牽制。這一戰(zhàn)術果然奏效,海豹狙擊手無法同時顧及2個方向的敵情,盡管其將2名飛虎隊隊員擊傷,但最終還是喪命于飛虎隊狙擊手的刀下。這次的戰(zhàn)術手段可以說是交替掩護支援的典型,交替掩護支援的完美配合終于達成了圓滿的戰(zhàn)果。endprint


阿當率領的A隊在前進途中,再次發(fā)現(xiàn)對手使用了“闊劍”定向雷。這次因為有了準備,前方的尖兵十分仔細地進行搜索和謹慎地前進,提前發(fā)現(xiàn)了定向雷。在尖兵排除定向雷時,其余隊員則在后面進行掩護。海豹發(fā)現(xiàn)飛虎隊并沒有中定向雷的陷阱,因此立即開火射擊。這時負責掩護的飛虎隊隊員開槍還擊,有力掩護了尖兵的排雷行動。阿當則趁對手被牽制的有利時機迅速進行迂回,繞到了對方的側面將其擊傷俘獲。在關家慧率領的海關人員將小艇弄沉趕來后,阿當讓他們和2名飛虎隊隊員留下組成后衛(wèi)線,以防止對方從后方攻擊,自己則率隊繼續(xù)前進。此時,阿祖的B隊已經在海豹的宿營地與之交火了。通過槍聲的指引,A隊也很快趕到現(xiàn)場從另一個方向向對手發(fā)動攻擊。在這樣的兩面夾擊下,海豹隊員終于支持不住而各自逃命,落單的海豹隊員遂被逐個解決了。在野戰(zhàn)條件下,最好能與敵方進行迂回,然后進行多方向攻擊,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對敵施加壓力,迫使敵多方向交戰(zhàn)而分散其兵力火力,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點兩面戰(zhàn)術”。飛虎隊在這次戰(zhàn)斗中反復運用了這一戰(zhàn)術,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飛虎》一片中海豹與飛虎隊兩次交戰(zhàn),第一次是在掌握足夠情報的前提下進行的有準備的戰(zhàn)斗,而第二次卻是被迫接受的無準備戰(zhàn)斗。
第一次戰(zhàn)斗中,海豹的情報來源是以美國禁毒部門代表身份來港參與此案的瑞安。他們準確掌握了飛虎隊展開行動的地點、時間和兵力部署等情況,因此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相應的部署。海豹首先將其狙擊手部署在飛虎隊狙擊手后方更高的山坡上,這樣就可以掌握更大范圍內的情況,并可以從后方攻擊飛虎隊狙擊手。海豹狙擊手共有2名,從不同方向對飛虎隊狙擊手形成夾擊態(tài)勢,以對其進行確實的壓制攻擊。負責攻擊的海豹小隊則提前潛入目標區(qū)域內發(fā)動攻擊,將“亞洲冰后”擄走。這時,海豹狙擊手從高處監(jiān)視飛虎隊的動向,將其動向隨時通知在目標區(qū)域內行動的隊員。飛虎隊發(fā)現(xiàn)有另外的武裝人員介入后,采取了兩面圍堵一面準備伏擊的戰(zhàn)術,打算將對手逼入伏擊圈內再予以圍殲。但這一切動向都逃不過高處海豹狙擊手的眼睛,因此,就在海豹小分隊接近伏擊圈時,他們得到了狙擊手的警告,從而改變行動路線避開了伏擊。待飛虎隊狙擊手準備進行狙擊時,海豹狙擊手又及時開火將其壓制住,使海豹小分隊順利通過了被飛虎隊狙擊手封鎖的路口而撤往山上。海豹狙擊手隨后留在后面實施阻擊行動,掩護小隊帶著“亞洲冰后”撤離。他們首先開槍阻擊,接著利用事先設置好的“闊劍”定向雷給追擊的飛虎隊造成了嚴重傷亡,最終迫使其放棄了追擊。這一戰(zhàn)術是由狙擊手的掩護支援行動和海豹小分隊的突擊行動組成的,兩者環(huán)環(huán)相扣才能取得最好的戰(zhàn)果。這次行動的核心是抓住“亞洲冰后”,以得知4噸冰毒的下落,所有的行動都要以保護“亞洲冰后”這個核心進行。突擊行動必須趕在飛虎隊行動之前完成,然后在狙擊手的掩護下撤離。應該說,這次行動海豹完成得非常出色。
到了小島上,海豹自認為騙過了香港警方,因此毫無防備。當飛虎隊潛水隊員實施突襲將小艇炸毀時,海豹根本來不及采取什么應對措施,只能眼睜睜看著小艇被炸毀。失去了交通工具已經無法出海與接應的大船會合,瑞安只好決定退入叢林中將追來的飛虎隊消滅,同時派人去搶對方的小艇。這一戰(zhàn)術的核心是以自己的主力牽制住并消滅飛虎隊,而同時奪取船只。其認為自身的戰(zhàn)斗力要遠高于飛虎隊,因此采取了分散兵力的做法。但是,去奪船的人中了埋伏,非但沒有達到目的還白白損失了1名隊員。而瑞安率領的海豹仍然采取與第一次交鋒時同樣的戰(zhàn)術,即布設“闊劍”定向雷和運用狙擊手。然而,這次的戰(zhàn)術配合卻完全失效。狙擊手單獨應付阿祖率領的B隊,在對方2個小組(1個狙擊組,1個5人小組)和狙擊組2人的雙重協(xié)同攻擊下被消滅了。單獨布設“闊劍”定向雷的小組因為對手已經熟知了此類武器的性能而采取了對應措施也陷于被動,終于被擊潰。此時,其他人員包括瑞安在內卻留在后方無所事事。最后,殘余人員被飛虎隊圍困在宿營地,只好各自逃命,最終被各個擊破。
海豹在這次戰(zhàn)斗中的整個戰(zhàn)術運用,可以用“分兵把口,節(jié)節(jié)抵抗,節(jié)節(jié)敗退”來概括,如果當時以一兩名隊員采取靈活機動的動作牽制住飛虎隊其中的一路,集中其他兵力(包括狙擊手在內)先擊破阿祖的一路,可能要效果好得多。在己方兵力不占優(yōu)勢的情況下應該集中有限的兵力,才有可能獲得戰(zhàn)績。
大家知道,隸屬于美國海軍的海豹突擊隊是世界上最好的特種部隊之一,其在各次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盡管《飛虎》一片中的情節(jié)是虛構的,然而仍然可以從中找到海豹由勝轉敗的原因。

第一次戰(zhàn)斗中,海豹無一傷亡就擊敗飛虎隊,其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情報優(yōu)勢、完美的突然性和強悍的戰(zhàn)斗力。首先來看情報優(yōu)勢。指揮海豹的瑞安是以美國禁毒部門的身份出現(xiàn)的,而且是來協(xié)助香港警方辦理這次案情重大的販毒案件。因此,香港警方向其通報案情也屬于正常。這樣一來,瑞安就掌握了香港警方的全部動向,包括飛虎隊的動向,這才有了完全針對飛虎隊圍捕行動的作戰(zhàn)部署,取得勝利也就非常正常了(如果說香港方面的失誤,就是不該向協(xié)助破案的美國人泄露過多內情)。正所謂“一諜臥底弄乾坤,兩軍勝負已先分”。其次是完美的突然性,是指其裝備、戰(zhàn)術的突然性。裝備的突然性是指某種新裝備突然使用于戰(zhàn)場所給敵人帶來的意外震撼。按理說,片中海豹使用的裝備并不是什么新裝備,但卻達成了突然性,這是因為飛虎隊是一支特警部隊,而不是軍方的特種部隊,他們對付的目標都是犯罪分子,而非軍隊。犯罪分子通常不會使用像軍方特種部隊那樣完全配套的武器裝備,如定向雷、狙擊步槍以及MP5沖鋒槍、M4卡賓槍等武器,這樣完備的武器配系突然出現(xiàn)在犯罪現(xiàn)場,完全出乎飛虎隊的預料。相信絕大多數(shù)特警部隊在執(zhí)行抓捕疑犯任務時,都沒有碰到過對方如此完備的火力配系。戰(zhàn)術突然性是指完全出乎對方預料的戰(zhàn)術部署。當飛虎隊執(zhí)行圍捕任務時,其全部戰(zhàn)術想定都是以殲滅一些武裝販毒分子為目的的,完全不會料到有一支裝備超出自身的軍方特種部隊參與其中。因此,當海豹先于飛虎隊突入毒販巢穴時,后者全部作戰(zhàn)部署就要推倒重來。在調整部署的過程中又連續(xù)碰到對方以狙擊手和爆炸性障礙物結合的阻擊,也是完全出乎意料,因此在連對手都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情況下敗得一塌糊涂。此戰(zhàn)中也體現(xiàn)了海豹強悍的戰(zhàn)斗力。眾所周知,海豹突擊隊的選拔和訓練都極為嚴格,其戰(zhàn)斗力是世界第一流的。飛虎隊以往對付的有武裝的疑犯,雖然都是亡命徒,但是其作戰(zhàn)素質非常低下。正因為如此,突然碰到作戰(zhàn)素質與自己不相上下甚至占有優(yōu)勢的強手時就會亂了陣腳。endprint
但其在小島上的戰(zhàn)斗則完全相反,海豹喪失了情報來源。當時瑞安謊稱毒品已被運到了美國,他離開專案小組時就失去了掌握香港警方行動計劃的機會,因此陷入了被動應付的境地。因為飛虎隊已經知道自己的對手是一支軍方的特種部隊,因此采取了有效的應對措施。如加強對人員的培訓,以對付海豹的“闊劍”定向雷;采取更為疏散的戰(zhàn)斗隊形;各個小組之間組織更為協(xié)調的協(xié)同動作等等。這樣一來,海豹的裝備和戰(zhàn)術突然性就完全喪失了,即使其仍然具有強悍的戰(zhàn)斗力,然而從整體上來說已經居于下風,最后免不了落敗的下場。



在這里還有一個因素通常容易被人忽略,這就是特種部隊整體戰(zhàn)斗力的構成。人們通常認為特種部隊都是一些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人組成的,殊不知其強大戰(zhàn)斗力是需要在己方整個作戰(zhàn)體系的支撐下才能發(fā)揮出,如強有力的后勤支援、情報支持、及時高效的空炮遠程火力支援等等。而本片中的海豹卻脫離了美軍的指揮,自然也就失去了整個作戰(zhàn)體系的支持,其綜合戰(zhàn)斗力大打折扣。
另外,一支軍隊能夠在戰(zhàn)場上英勇奮戰(zhàn),必然有其強大的戰(zhàn)斗精神為支撐,如美軍非常強調軍人對于國家的責任感,以及其作戰(zhàn)行動對于美國人民及士兵家人安全的作用。而一支軍隊淪落為一個為錢而犯罪的團伙時,那么這一精神支撐也就完全消失了。片中的海豹就是這樣,當他們發(fā)現(xiàn)被飛虎隊包圍時,就有隊員想要攜帶毒品“腳底抹油”了,結果被惱羞成怒的瑞安打死。
再者,海豹初戰(zhàn)輕易取勝,產生了很強的輕敵情緒,認為飛虎隊只是一群不堪一擊的“童子軍”,這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后果。在宿營地與飛虎隊交火時,2名海豹隊員一邊射擊還一邊開著玩笑,問飛虎隊是否需要一些射擊課程。結果,其中一人貿然將頭伸出來,被早已嚴陣以待的阿祖一槍擊斃。海豹狙擊手在阿祖的戰(zhàn)斗小組已經釋放煙霧的情況下,看不到目標還在不斷開槍,多半也是出于輕敵的原因,因為按照他們的作戰(zhàn)經驗是不應該亂開槍的。海豹分兵抵抗的糟糕戰(zhàn)術運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輕敵所造成的。
片中,香港警方的聯(lián)合專案小組是由掃毒組、海關和飛虎隊組成的,其中海關人員的戰(zhàn)斗素質最差,當然,這是由他們的工作性質決定的。在阿當追擊爬上腳手架企圖逃跑的毒販時,在下面的關家慧沒有看清目標就向上面開槍,結果槍彈劃傷了阿當?shù)牟弊樱纱丝梢钥闯觯jP人員的訓練水平是不適宜進行高強度對抗的。此外,海關人員的裝備也不適應這樣的戰(zhàn)斗,他們使用的轉輪手槍射速慢,在毒販AK47的強大火力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后來阿當對其裝備的轉輪手槍進行了改裝,使得射速有所提高。他們在進行破門作業(yè)時根本沒有專用工具,而是使用普通的鐵錘將門撞開。為了能夠應付強悍的海豹,飛虎隊對海關人員進行了一定的培訓,如使用MP5沖鋒槍等等,這樣的培訓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島上海關人員組成的后衛(wèi)線在遭到海豹黑人隊員襲擊時,能夠進行一定的自衛(wèi)行動,為飛虎隊隊員使用“闊劍”定向雷將其制服創(chuàng)造了條件。就在阿當制服瑞安的時候,一名海豹試圖進行偷襲,要不是及時趕到的關家慧使用MP5將之擊斃,恐怕阿當就性命不保了。
《飛虎》一片中有一個小細節(jié)值得注意,就是MP5沖鋒槍在射擊時槍托是否展開的問題。片中的MP5沖鋒槍都是伸縮式槍托,一般說來在射擊時需要將槍托拉開以進行抵肩射擊,這樣有利于提高射擊穩(wěn)定性和射擊精度。但片中的飛虎隊和海豹隊員在很多時候都是在不打開槍托的情況下進行射擊。如果在房間內進行戰(zhàn)斗的話這可以理解,因為這樣全槍長較短,在房內更為靈活,而且交戰(zhàn)距離非常近,對精度要求較低。然而在室外的野戰(zhàn)行動中,仍然這樣做就有些讓人不明白了。
狙擊手在特警部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執(zhí)行對重要目標的擊殺任務。但《飛虎》一片中,飛虎隊狙擊手卻沒有執(zhí)行過真正意義的狙擊任務。在海關第一次遭遇毒販的現(xiàn)場,部署在對面樓上的狙擊手首先擔任了觀察員的角色,向阿當報告了目標房間內的情況(那個爬上腳手架試圖逃跑的疑犯也是被狙擊手發(fā)現(xiàn)并報告的)。在發(fā)起攻擊時,阿當命令狙擊手先開槍,其目的是吸引房內可能存在的毒販的注意力,使其不再緊盯著危險性最大的房門,以為突入房間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而在飛虎隊配合海關對瑞安指揮的一艘可疑船只進行搜查時,狙擊手則占領船上的一個較高位置,其目的是能夠更好地觀察整個甲板上的動靜,隨時準備支援其他隊員的行動。在與海豹的第一次較量中,飛虎隊狙擊手負責控制毒販所在的廢棄工廠的一條道路。就在海豹接近這個路口、飛虎隊狙擊手準備實施狙擊時,卻遭到了事先埋伏在后面的海豹狙擊手的突然襲擊。飛虎隊觀察員被擊中,飛虎隊狙擊手也被對方的2名狙擊手壓制住,從而錯過了進行狙擊的機會。最后一戰(zhàn)中,狙擊手也沒有采用慣常意義上的狙擊戰(zhàn),而是以近戰(zhàn)形式將海豹狙擊手殲滅。可以說,本片中飛虎隊狙擊手的運用與我們平時的印象有很大不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片中飛虎隊的狙擊手使用了2種不同的狙擊步槍:一支PSG-1狙擊步槍和一支SG-1狙擊步槍均為半自動狙擊步槍。在與海豹第一次交戰(zhàn)時,飛虎隊狙擊組攜帶了3支槍,除了上述2支狙擊步槍外還有一支M4卡賓槍。這樣的火力配備非常強,但是卻不適于所有情況,因為3支槍對于2個人來說有些太重了。而當時的情況卻是可行的,因為狙擊組事先布置在這里。至于同時使用2種狙擊步槍,可能是為了適應不同的狙擊目標情況。

《飛虎》一片表現(xiàn)了兩支特種部隊之間的戰(zhàn)斗,一支是特警部隊,另一支是軍方的特種部隊,從這部影片也可以看出軍警特種部隊之間明顯的差異。從對目標的殺傷程度上來說,特警部隊的控制更為嚴格。片中,阿當在總結2名毒販為什么被擊斃的原因時,說過這樣一段話:“他們(指被打死的毒販)是疑犯,沒受法庭審訊,更沒有被判死刑。……我們是警察部隊,不是軍人,我們的職責是保護及服務市民,減低傷亡,死亡是我們的失職,哪怕死的是犯人。”這段話清楚說出了特警部隊行動中要最大限度避免人員傷亡的特點。而軍方的特種部隊則不強調這一點,為了達到作戰(zhàn)目的,人員傷亡是不會過多考慮的,正因為如此,在廢棄工廠內的毒販除了“亞洲冰后”外全部被擊斃。從作戰(zhàn)手段和裝備來看,特警部隊更多使用非致命性武器,如片中飛虎隊使用的震撼彈以及閃光彈和催淚彈等等,基本上不用殺傷性手榴彈和地雷;而軍方特種部隊則更多使用殺傷性武器,如手榴彈、地雷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