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澤江
廿載未了情
蒙澤江
紅棉怒放的暮春時節,站在美麗的鴛鴦江畔,思緒萬千,二十四年的審計情緣縈繞心間,揮之不去。
猶記得,第一天上班的場景。作為桂林龍勝審計局的新兵,我興沖沖地與同事走進某單位財務股,沒想到迎接我們的竟是緊鎖的大門。原來,這個單位的財務人員對審計有抵觸,回避審計組。首次上班就吃“閉門羹”,這讓我剎時間明白到,審計平凡而又特殊,要讓別人認識它、接受它,這注定是段不輕松的歷程。
猶記得,第一次長時間外出學習的點滴。四個多月的基本建設概(預)算培訓,意味著當時剛滿兩歲的女兒將有一百多天見不到媽媽。我舍不得女兒,但我知道審計要有扎實的基礎和工程業務知識。離開女兒的日子,心總是揪得緊緊的。當時沒有手機,我和家人只能約好時間通長途電話,聊解思念之情。每當我在電話里聽到女兒的呼喚,淚水總會潸然而下。
猶記得,第一回獨立進行項目工程結算審計的辛酸。現場核對丈量、核實工程數量、對照檢查定額、進行工料分析、核對材料價格。當時沒有工程定額軟件,能用得上的工具是皮尺、圈尺、算盤、計算器,做一份工料分析就得兩三天。辛苦忙碌了一段時間,任務總算完成了。最后,建設、施工、監督單位三方認定項目總投資290多萬元,核減近40萬元。首戰告捷,讓建設單位節約了資金,這讓我更讀懂了審計工作的意義。
有過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那一回,我連續兩月加班加點,只為做好異地的全國糧食財務掛賬審計;
那一天,我與項目單位據理力爭,只為捍衛國家利益;
那一月,我通過公選來到陌生的鴛鴦江畔,只為拓展成長空間;
那一年,我反復學習鉆研,終獲高級審計師的資格,只為提升工作能力……
回首與審計工作相伴的二十余載,自豪充溢于心,只為,做好經濟衛士的諾言從不放棄;只為,用心血澆灌出的一朵朵審計之花,歷經歲月洗禮,依然煥發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