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商會能否健康發展,會長的人選很關鍵。如何當好一個商會的會長?2003年,我在青海省浙江企業聯合會主持工作的時候,當時浙江省經協辦主任姚少平說了三點,我記得很深刻。他說:“第一,當會長要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第二,要有與政府協調的能力;第三,還要肯付出。”
如何創新辦會,強化商會的各項服務功能,并利用商會平臺促進會員企業發展,這是商會工作者時常要遇到的問題。結合本人的實際體會,在這里分享一下我個人的幾點思考。有些想法和做法是經過長期檢驗的,也有些現象是我在商會圈子里觀察到的,希望能夠發揮一些拋磚引玉的作用,更希望商會同仁們一起來探討和指正。
商會創新必須有法可依
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以及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等政府職能轉變的系列措施,異地商會、行業協會迎來更好發展機遇同時,也要注重完善和規范自身的治理體系。
這其中,首先要完善和規范的是異地商會、行業協會的章程。
我認為按照國際商會的發展經驗,結合國內商會發展的需要來看,將來我國的商會、行業協會是必將會立法的。我在2009年曾經提出商會工作者一起呼吁全國人大啟動《商會法》立法程序,但是當年時機尚未成熟。我相信最終商會立法是遲早的事。
之所以首先強調商會立法,是因為利用商會這個平臺推動政府、金融行業和企業互動,促進企業發展對商會的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但商會創新目前還是個新課題,因為無法可依。
商會工作無法可依的時候,大家都去進行摸著石頭過河式的創新,將會出現什么問題?我在這里談一點自己的擔憂。
比如說現在世界金融危機還在蔓延,中國金融危機也很突出了。最近國務院給溫州批了一個金融改革試驗區,這個也是形勢發展的需要,因為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存在一些問題。
我個人認為,像溫州這樣早期開放的沿海城市,都有原始資本的長期積累,包括原來叫地下銀行、錢莊等,現在叫小額貸款公司,這些機構多數的錢來源于民間集資,并不是來源于銀行。現在全國小額貸款都放開了,不知道諸位的企業能夠從銀行拿到多少貸款,是不是也需要擔保公司擔保才能貸到款?
這就存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在沿海發達的城市當中,中小企業主要資金來源于原始積累,小部分是地下錢莊的資金。而現在小額貸款公司利息這樣高,企業收支會平衡嗎?
我也干過企業,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有些企業由于銀行的貸款到期了,而產品的資金一時未能回籠,只是需幾天資金周轉,拿高利貸尚可以接受。但是現在形成一個各地都在推廣的做法,全國都這樣,以致于在青海,有一次分管金融的副省長提出來,“希望根據地區差別,青海小額貸款利息要放低些”,卻遭到了很多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反對。
為什么這些公司要反對呢?因為觸及到了他們切身經濟利益:一個小額貸款公司從銀行貸出一個億轉手貸給企業,就是銀行利息的4倍。如此高的利息,正常企業是負擔不起的,現在市場競爭這么激烈,企業利潤都很薄,拿高利貸作為企業運作資本肯定要虧本。
西北、東北地區靠銀行的企業,我擔心至少一半以上會出現融資問題。因為他們不像沿海開放城市的企業,有那么多自有資金的來源。今天在座的生產型的企業恐怕占的比例不多,而營業性的企業占的比較大,我想請問一下在座的各位企業家:除了高科技企業之外,超過30%的利潤的企業占比能達到20%嗎?
你們在座的誰敢舉手嗎?肯定是沒有,除了高科技企業,以及一些能夠獲取暴利的之外,一般企業的利潤有超過30%的嗎?我看有15%-20%就不錯了!我相信,就企業的盈利現狀,這里每個人心里都有數。即便一家企業能有15%的利潤,按照高于銀行四倍的利率,從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作為企業資本運作的,我看也是要倒閉的。
如果這種融資趨勢再蔓延下去,目前對這些小額貸款公司的政策,是不是引發一些問題?小額貸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一定是取決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和還款能力。如果拿小額貸款公司的錢,企業有30%利潤你最多才保本,付完20%利息,再加上支付員工工資,扣掉企業各種經營成本后,企業出資人就虧大了,投資的紅利從哪里來?
所以作為商會工作者,當我們看到這些現象時,應該一起來呼吁。
希望國家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政策,能夠落實到企業。如果企業拿不到銀行貸款,而銀行的錢又流入到少數人手里放高利貸,企業負擔的利息太高就會發生惡性循環。
我在西北有一次參加相關的討論會,因為我也有擔保公司,但是我不是大股東,原來法定代表人是我,后來因為企業增資了,由大股東進來當了董事長。我們也是這樣想,你作為一個生產型企業要想搞純利20%以上的項目是很難的,尤其在西部地區如果長期依賴小額貸款,企業是沒辦法正常運行的,沒有辦法生存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對于這一點,我想既然組織這次學習培訓班,尤其在企業界當中,對金融改革向中小型企業傾斜,支持中小微企業的政策,大家能否呼吁政府加大金融改革力度?三年前,浙江省民營經濟研究中心聘請我擔任高級研究員,但是我只參加過一次會議。這個問題一定要向主管部門的領導反映,盡量讓中央的政策能直接落實到中小微企業。如果能切實推動這些工作,我們國家經濟復蘇的愿景就會清晰得多。
如何當一個好會長?
一個商會能否健康發展,會長的人選很關鍵。如何當好一個商會的會長?2003年,我在青海省浙江企業聯合會主持工作的時候,當時浙江省經協辦主任姚少平說了三點,我記得很深刻。
他說:“第一,當會長要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第二,要有與政府協調的能力;第三,還要肯付出。”
據我個人觀察,當會長的有幾類人:一、企業做大了的;二、企業剛起步,沒有平臺想借會長榮譽搭建自己的平臺,這種情況下企業老板也想當會長。但是你當會長畢竟要付出啊,付出一些錢是不夠的,還要付出一些心血,那才是真正付出。不是你當會長,一年付個一百來萬元,付一些經費就可以當好會長的。endprint
也有些會長搞得很好,他聘請一個好的秘書長,自己只是出錢就可以。但更多的商會,如果沒有得力的秘書長,會長一定要舍得投入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同時,商會的會長還要具備一定的工作閱歷、組織能力。比如說,協調一個刑事糾紛或者民事糾紛,你如果不懂法律,一件事情搞不好,牌子就給人家摘掉了。當然你也可以請一位專職律師來把關。
我開始在2003年3月份任青海省浙江商會會長的時候,曾經有當地人要把我們的牌子摘掉,也是有頭有面的,結果沒有摘掉。
所以,要把商會的平臺發展起來,首先商會領導班子要團結。商會的領導者都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商會就有凝聚力。我認為在座的會長、副會長,包括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只要你積累了一定社會經驗和處事能力,只要你肯付出,愿意抽出一些時間無私奉獻,你就有可能當好一個商會的會長。
我認為會長應該是會員的公仆。就我個人當會長的經歷而言,我們商會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的調解報告,8年來正副省級領導批示了85次,廳一級領導批示幾百次。我明天早上就要趕回去協調一起大糾紛。我們溫州人收購了一個大商場,出資人很年輕才三十幾歲。他收購了一個大型商場后就想把商場經營戶二三四層轉賣出去,才幾個月,前幾天由于經營戶鬧事,把商場大門關掉了。這是大事,我當會長的就要趕回去協助調處理。
所以說作為商會不僅要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搞好商會工作,還要配合當地政府維護社會的穩定。
這些年,我基本成為了職業會長,大家不用問就知道,我的企業肯定做得不大。在青海我才十年,但是也有在青海奮斗了四十幾年的人,早期都是做木匠擺地攤發展起來的,企業做大了,為社會也做貢獻了。
一個人待到事業成功,多數已年過花甲,后半生要用的錢兩三千萬就夠了,所以有人總結說:賺小錢是為了生計,賺大錢是為社會作貢獻。像我這樣一把年紀還能干多少年,有吃有穿有住房就可以了。
有人問我“你圖什么啊?”,我說就是想為社會做貢獻,體現人生的價值,因為真正的吃和穿不需要多少錢。我想在座的多數人,已經連后半輩子的錢都有了,那接下來就是為社會作貢獻了,大家要想得開!
以黨建促會建,實現和諧發展
“以黨建促會建,以會建服務黨建,帶動工青婦,構建和諧”是我們商會的特色和創新文化。接下來,我就青海省溫州商會“科學引領抓黨建、創先爭優促發展”歸納一下,講幾點主要體會,跟與會同仁們共同分享:
一、商會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主動接受各級黨委的領導,與黨中央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商會工作才能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健康前行,不使“商會”變成“商幫”,非公經濟人士才能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二、商會工作必須樹立“服務立會”的意識。服務是商會立會之本,牢固樹立服務立會的理念,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增強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就要緊緊把握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緊貼實際為會員企業科學發展提供服務,圍繞會員企業發展的需求從政治上把關提高服務,為維護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提前服務,才能履行好商會章程賦予的職能,不斷增強商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三、商會必須注重營造“活動”平臺。采取黨群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方法,以開展各種活動為載體,利用開展“承諾踐諾講演會”、“評選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誠信企業、守法經營戶”和“評選優秀共產黨員、先進黨支部”以及參與“光彩事業”等群體活動適時營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動”平臺,活動能使商會工作具有勃勃生機,在規范化建設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商會必須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企業黨支部、共青團、工會組織是做實工作的神經末梢,是聯系群眾、服務會員的第一線;是履行職責、發揮作用的前沿陣地。加強企業黨工團組織建設,形成“統一戰線”,才能使黨建工作實現“兩個覆蓋”落到實處。商會的功能、作用才能堅持改革創新,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黨中央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五、商會必經用制度來規范“會長班子”的行動。常言道:“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商會作為一種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面對不同層次和價值取向各異的人群,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不斷創新,做到讓會員信任,讓社會認可,讓政府支持,要靠自身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成效作為支撐。而支撐服務質量和實效的關鍵在于會長班子的團結,形成影響力和凝聚力。要做到這一點,最關鍵還要靠會長的“執政”能力,通過民主協商,能夠廣開言路、廣集眾智、廣求良策,把各方面的分散意見、愿望和要求進行系統綜合的反映,聽到各種真知灼見,各種真招實招,使商會的工作安排和行動決策,更加符合實際,順應時代潮流和民心民意,做好了,商會才會有生命活力。
(此文節選自溫端稿會長在 “2012杭州356工程——商會管理創新總裁高級研修班”上的講演稿。)endprint